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7,(35)
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叫做未成年人犯罪。由于未成年犯罪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特性,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上,也应该有别于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不实施死刑、相称、双向保护四个基本原则是未成年人犯罪惩罚原则,适度从宽,从轻或减轻处罚也应该在具体案例中加以施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2)
当前我国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主要是指年满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我国刑法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免于刑事处罚。从本质上讲,犯罪与刑事责任两者之间有着引起与被引起的内在关系。如何合理有效、科学准确的追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特别是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界定和划分上,法律体制不完善,立法、司法活动中对刑事责任的界定模糊不清,存在明显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4)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日益增多,刑法"一刀切"式的模式划定的14周岁为刑事责任年龄下限难以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的趋势,笔者认为,面对未成年人身心成熟加快的社会现状,我国应当将刑事责任年龄下限降低至12周岁。本文将从社会责任、未成年人本身、刑罚的效果和目的、刑法修正的趋势四个角度表明当前我国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相似文献   

4.
教育: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交通: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未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刑事:刑法规定,已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不适用死刑。民事行为能力: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继承:我国继承法规定,胎儿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7)
社会各方以及学术界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调整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但是"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这一提法本身就存在伪命题之嫌疑。基于刑事政策、非理性的民意因素,以及缺乏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数据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刑事责任年龄不该进行调整,应维持现有刑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8):75-77
如今,伴随着校园欺凌事件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焦点,其中是否应当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成为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作者从刑法的目的出发,区分了刑法责任和刑罚责任,论证了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后续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7)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时常进入公众的视野,而且多数是低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教唆他人犯罪的恶性事例,比如2019年10月20日,某地一名10岁女孩被一名13岁男孩伤害,由于男孩还差两个月才满十四周岁,受法律保护,不需要负刑事责任,警方决定只收容教养三年。我们不得不思考针对未成人年犯罪我们应如何预防、如何保护、如何惩罚。因此,有必要从未成年人犯罪产生的原因、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制度的相关问题、对立法司法的建议等三个方面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1)
各类校园暴力事件的曝光,使人们越发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的特点。面对这样的现状,学界存在赞成和反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两种观点。但应当看到,仅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来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效果有限。因此,应尽快完善法律,构建合理的少年司法制度,并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发力来防范、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4)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社会令人最为担忧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问题,仅仅依靠家庭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对待那些实施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我们必须用法律加以规范用法律加以惩戒。法律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而进行适当修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机制,给更多未成年人以警示。本文通过对我国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现状的分析,总结出我国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成因,并提出于我国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
《刑法修正案(九)》对我国1997年《刑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评论不一,迎头抨击者有之,沉默不语者有之。在内容上,共有52个条文,其中增设的现行刑法分则的罪名总共是24种,对现行刑法分则已经明确规定的10种犯罪增加了新的犯罪行为方式并且将其犯罪情节规定在内,将部分预备行为明确规定为刑罚处罚的对象,对现行刑法分则明确规定的罪名补充了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和并处罚金的情形,极大的扩大了犯罪圈的范围。因此有学者认为刑事立法与刑法修正违反了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其实并不然,刑法谦抑性并不代表刑事范围的限缩,刑事范围的扩大并不代表是对刑法谦抑性的冲击或者抵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