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2):188-189
作为一种民事行为,善意取得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获取财产所有权方式,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规范是所有权取得的方式范畴。在所有权制度中,根据我国的相关司法实践和解释,善意购买者可以取得对其依法可以转让的财产的所有权。为了保护市场经济稳定运行,快速发展,善意取得制度,能够让受让人预防不测损害。善意第三人建立在公信力基础上,受到法律保护,能够达到交易的诚实信用和公平公正。善于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可以限定在动产质权,不动产留置权。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对于善意取得制度的界定上不够完整。因此应该进行善意取得质的论证,以带动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等的完善和改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6)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意在保护双务合同中的善意受让人,与之相联系的有无权处分和无权代理,这三者概念性质需仔细区分。定义不动产的冒名处分行为,在民法中应属于无权处分,首先应当将其与无权代理相区分,其次针对该处分行为中的善意受让人应当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救济而非表见代理制度。分析不动产冒名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规则社会交易行为,进而构建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106条首次在我国确立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用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统一规制不动产善意取得和动产善意取得。此种构造模式虽有创新,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实行过程中的诸多难点也不容忽视,如不动产善意取得构成要件模糊,法条规定并不周延、可操作性较弱,不容易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等。应采取合理界定善意构成要件、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构建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等措施,不断完善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3):206-207
我国法律对交易安全的维护实质上是确定一种稳定的物权状态,包括物权动的安全和静的安全。物权的静的安全是通过物权公示原则进行维护的,动产为占有,不动产为登记,而动的安全则是通过物权行为理论和善意取得制度进行保障。我国立法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因而善意取得制度担负起保障动的物权安全的重任。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中为保护非法律行为条件下第三人的正当利益而设的理论和制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后来逐渐演变成一切物权变动条件下对第三人保护的理论和制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8)
就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来说,其涉及内容以及影响因素非常繁多且复杂,凭借在传统民法法律内容可知,善意取得仅仅适用于动产,而几乎不涉及不动产方面的内容。在我国物权法中却这样规定:动产和不动产皆适用善意取得。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所施行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可以说是对于传统民法的完善、改进以及创新。不管是最终的目的,还是最初的使用理论都有相同、互通之处。但是,他们之间在有些规则上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随之带来的差异就是适用善意取得的要件必有区别了。在本次毕业设计中,主要是凭借物权法为基础,来深入探究了不动产善意取得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以及影响因素,进而期望能够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尤其是不动产善意取得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4):228-229
冒名处分不动产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理论界众说纷纭,司法实践中也是同案不同判。本文从冒名处分行为的法律性质出发,否认了冒名处分不动产行为直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观点,认为其应当类推适用无权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典当行收当赃物是典当制度备受道德责难与法律严控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典当制度以管制规范主导,典当行收当赃物的私法效果未臻明确。因此,有必要从自治规范的视阈确立典当权的独立担保物权属性,并据此区分典当行主观是善意或恶意来决定是否适用物权法上善意取得规则,确定当物的归属。而至于"善意"的认定标准,可以借鉴我国香港地区的《当押商条例》(1984)和司法裁判经验,从典当行与当物所有人主观过失的大小、行为的可预见性确定典当行是否可以善意取得赃物典当权,当物所有人是否可取回当物、是无偿取回还是有偿取回,构建典当行必要的审查义务规则和程序,该审查义务应介于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之间。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形成债权是否可以转让以及受让人是否可以取得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两个基本问题。指出施工合同债权与其他债权相比较具有特殊性,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应为承包人的专属权利,并设计了施工合同债权转让的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33):95-96
赃款赃物能不能善意取得一直以来都在实务和理论中不断较量,2014年新出台的司法解释肯定了赃物的善意取得,这虽然有利于刑事案件的高效解决、实现了同案同判,看似已经万事大吉了,但是从法学理论和法律精神的角度来看,仍然有太多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171-172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增加,各国对加强知识产权的合作有着强烈意愿。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体系,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互通时,我们发现,受到经济强国品牌的冲击,我国法律对商标权的保护不够完善;政府对品牌扶持力度弱;企业自身对品牌缺乏创新意识。因此,本文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的贸易往来中,对我国如何进一步加强商标权的保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商标权的保护工作尽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