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是声音、画面结合的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声音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视觉造型相结合,共同参与着影视审美价值的创造.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是将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然后将近期发生或者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报到出来,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时效性与真实性.电视新闻的后期画面编辑工作是一项艺术工作,也是一项技术工作,通过一定的技术在拍摄后期将画面进行艺术制作,提高电视新闻画面的艺术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编辑工作,以期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画面的艺术性,最终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创新革新、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精神世界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在媒体信息互通、文化产业日渐壮大的大背景下,各种艺术娱乐产品应运而生。优秀的广播剧可以使听众仅凭声音就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仿佛身临其境,所以声音设计的真实性在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笔者的作品广播剧《革命》为例,从广播剧声音艺术真实性的体现形式与实现方式两方面来分析广播剧中声音创作的思路及真实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广播艺术是一种基于声音的艺术,声音是广播之魂,一部好的广播作品需要在声音的处理上作精心的设计。本文以一部广播作品的录制为例,介绍了录制过程中人声、音响、音乐和场景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是由画面和声音两大基本元素构成的一种视听综台艺术。声音作为视听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声音的艺术创作中,包含各种声音构成元素——语言、音乐、音响效果之间的组接,以及如何选择录制声音的工艺等等,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影片是由画面和声音两部分组成的,所以影片的节奏也是由画面和声音节奏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声音对影片节奏的控制作用是极为微妙的,声音对影片节奏控制作用的大小并不是与其本身的节奏成正比的.这种控制作用是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从影片的各个部分(剪辑点、段落、整体)来看看声音是如何对影片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节目后期编辑利用实景拍摄所得到的素材,通过线性或非线性的方式剪辑,再添加特效镜头,进行配音与组接,形成完整的影片.电视节目后期编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线性编辑,另一种是非线性编辑.在电视中,不仅视觉的画面要加以艺术和技术的修饰,听觉的声音也是经过了艺术与技术的加工.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电视字幕是画面形象和声音补充,对画面或解说进行强调。说白是声音语言的主要构成,视听艺术中的说白包括对白、独白(内心独白)和旁白(解说),说白字幕是将说白形象化的重要形式。在电视专题片、科教片节目的非线性编辑中需要制作大量的说白字幕,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闭上眼睛.会发现声音来得更真实,耳朵和心脏的距离更近。电影是声画艺术,它是用来看的,同时也是用来听的,我们无法判别声音和画面孰重孰轻 但如果一部电影的声音不好,那么电影就是失败的。 现实情况是 无论是行内人还是行外人 更偏颇画面忽视了声音。殊不知 不那么舒服的声音直接影响观景效果 。  相似文献   

10.
谈字幕在有线电视节目中的运用任光俊,周红军(湖北当阳有线电视台444100)从广义上说,电视节目是一种声像艺术,即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体。近几年来,随着电视表现手法的不断进步,随着字幕在电视传播媒体中的广泛运用,严格地说,电视节目已经成为画面、声音和字幕...  相似文献   

11.
李炯 《移动信息》2020,(2):00059-00061
电视节目是由画面与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制作音频信号时需要考虑与画面对应的问题,当电视画面由大全景转换到中景或是近景时,听音位要跟着变换到场边甚至是场内,才能满足我们声画一致原则。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作为视听艺术的纪录片,不论是画面语言还是声音语言都是为纪录片的真实性服务的。纪录片从黑白无声发展到彩色有声,从胶卷拍摄到数码拍摄,其声音表现力的地位逐渐上升,并且与画面语言承担同等重要作用。纪录片中的同期声可以增强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和亲近感,丰富了纪录片的层次,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生动性和现场感。  相似文献   

13.
电视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种视听艺术,是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当你听不到伴随图像的声音时,绝大多数画面就会失去现实性和感染力。那种认为“视觉为主,声音为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在某种意义上,声音也可以具有更大的艺术空间。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剪辑是音视频作品后期制作中一项集多种艺术创作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化创作过程。剪辑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音视频作品的优劣。剪辑艺术化应用中最关键的元素当属节奏和声音。对节奏感的恰当把握,可以有效奠定一部作品的基调;对声音的合理运用,可以极大拓展画面内涵。基于此,介绍剪辑的艺术创作要求,分析节奏的把握要点,探讨声音的运用方法,阐述剪辑的艺术化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3D立体技术在电影创作领域迅猛发展,而声音技术的应用范围基本还集中于5.1声道。为了配合3D立体画面的发展,电影声音创作开始不断探索并尝试着更多声道的声音制式,尽量使立体视觉的画面与声音同步,3D声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从论述了3D声音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并预测了3D声音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电视是由声音和画面两大符号系统组成的,与报纸、广播等媒体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声画合一的形式,对信息进行更加直观的传达.电视新闻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以视觉(画面)为主,声音为辅、并用音乐、解说和各类同期声来补充画面的不足.作为一线编辑记者,在电视新闻的采写中,必须对同期声加以充分运用和重视.因为生动、典型的现场同期声,特别是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和其他典型性的背景声,在电视新闻中不仅能产生逼真的艺术效果,而且能让节目产生立体化的运动感和透视感,使节目显现丰富的层次和色彩,既有利于表现主题,同时也给被采访者话语权,能够实现电视新闻声画互补、水乳交融的整体宣传效果.但是,如果在电视新闻中一味地追求强调同期声的作用,运用得不恰当也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影响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电影是一种带有艺术气质的市场化的工业产品。这个产品的方方面面都是制作者精心设计出来的,从故事到人物、到画面声音、色彩光线、服装道具等等都是各个部门的创作者悉心雕琢、相互配合、从无到有的设计之作。观众需掏钱买票才得以观之,所以,在电影院的黑屋子里,观众要观赏的就是视觉(画面设计)、听觉(声音设计)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讲的“画外音”.不是指影视作品画面外的讲话或音响的声音,而是在电视节目中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即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综合.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节目质量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为何关注纪录片的声音?近日,《舌尖上的中国》Ⅱ又掀起了一股纪录片收视的热潮。《舌尖》系列的风靡,不仅在于食物的画面和制作手法令人垂涎欲滴,还在于通过对普通人和食物情感之间的关系描述,达到一种人文气质上的升华。《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不仅勾起了人们对美食纪录片的热捧,也对以纪实手段进行表达的节目(纪录片、真人秀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纪实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特征,相较于纪录片的画面呈现,纪实类作品的声音制作(包括同期声、音乐、音效)在纪录片的主题表达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声音作为视听艺术的一部分,不仅能带给观众真实的感受,更能在控制节奏、表达情绪  相似文献   

20.
“大声音”不是指大的音量,它是基于“声音设计”的一种全局性的创作方式和理念,是真正用声音语言去架构、创作、制作广播剧.本文作者试图以分析借鉴当代电影的声音制作、国外优秀广播剧制作的方式,结合我们自己的广播剧制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说明广播剧创作应有的根本性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来贯穿整个创作过程,通过“声音设计”的方法,不断实验、挖掘、发现、扩展声音的表现力,这样才会使广播剧作品在具有社会价值的同时兼具美学与艺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