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和总结了2005年我国电信资费改革的历程和特点,对2006年和以后的电信资费改革进行了展望。认为2005年的资费改革在资费管理方式,差别定价,固定资费的多样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是电信资费改革关键性的步骤,呈现了运营商从价格竞争步入竞合时代和基础电信资费模式全面趋于多样性选择的特征,今后的电信资费改革应进一步调整电信资费监管的职能和重点,调整电信资费监管的方式和领域,协调好事前管制与事后管制的关系,主导运营商与非主导运营商的关系,以及零售资费与结算价之间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2.
资费作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策略制定与电信企业的总体业务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也深受政府电信资费政策改革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全球电信资费的改革历程入手,详细解读了我国电信管制政策及电信资费发展趋势。其次,选取了北京联通及各运营商有代表性的3类产品资费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对运营商之间的资费策略进行了比较,深刻揭示了电信运营商的资费策略演进路线,在全业务竞争时代,运营商的资费策略已经由单纯降价逐渐演变为全业务深度渗透捆绑,同时指出了针对不同微分市场开展全业务资费策略设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尹趣 《世界电信》2004,17(12):30-35
欧洲主要电信运营商所处国度的经济和人口布局情况不同,竞争环境也有差别,在专线资费方面的做法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考虑到地区之间竞争的差异。目前多数国家都取消了地区交叉补贴的做法,但还有一部分国家仍然坚持统一费率。在资费方面的基本促销手段为接合同年限和用户的支出额打折。从2000年到2003年资费演变的基本情况是;接入费扣2Mbit/s以下较低速率的专线租费保持平稳略有下降,较高速率专线的租费则有较大的下调幅虚。  相似文献   

4.
电信网络是一种集成网络,可以提供多种具有不同网络特性的应用和服务,这对电信运营商产品资费模型及计费数据模型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究竟要从哪些角度考虑资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在网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制定资费策略以实现阻塞控制,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设计灵活的计费数据模型,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从电信资费基本原理出发,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为电信运营商设计灵活的计费数据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信运营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语音资费的持续下降,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特征,让电信运营商开始走上转型之路,整合网络资源、发展自身优势、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类似短信的”杀手级”业务或许不再存在,而众多的增值业务形成的利润”长尾”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回顾和总结了2005年我国电信资费改革的历程和特点,对2006年和以后的电信资费改革进行了展望.认为2005年的资费改革在资费管理方式、差别定价、固定资费的多样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是电信资费改革关键性的步骤,呈现了运营商从价格竞争步入竞合时代和基础电信资费模式全面趋于多样性选择的特征.今后的电信资费改革应进一步调整电信资费监管的职能和重点,调整电信资费监管的方式和领域,协调好事前管制与事后管制的关系,主导运营商与非主导运营商的关系,以及零售资费与结算价之间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7.
辛探 《世界宽带网络》2005,12(10):101-101
价格大战山雨欲来 日前,继固网运营商的日租套餐被允许之后,信产部和发改委再次出台《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进一步把电信资费定价权交给企业。其中,国内长途电话通话费、国际长途电话及台港澳地区电话通话费、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和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以现行资费标准为上限,六大电信运营商可以自主定价,IP电话仍由市场调节。值得注意的是信产部在几乎全面放开电信资费的同时,保留了对手机本地通话资费的监管,这意味着手机从双向收费改成单向收费,资费降到固话的水平仍然不被允许。  相似文献   

8.
2004年06月24,笔者获知,就目前电信资费竞争局面,信产部将召集相关专家讨论制止的相关条款。这将是电信主管部委对国内移动资费价格战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据悉,今天相关部门将会在北京召开有关电信资费的高层研讨会,相关专家和运营商的代表将悉数出席。  相似文献   

9.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于5月24日联合下发《关于调整移动本地电话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文对象包括各地通信管理局、发改委、物价局,电信、移动、联通公司。意见稿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鼓励降低资费,单向收费;二是移动本地电话业务资费由电信运营商自主定价。而酝酿资费新政的指导思想,是旨在鼓励电信市场竞争,促进资费水平下降,并推动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目前,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向六大电信运营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4号文件),对电信资费实施更为严格的管制。文件明确要求,未经审批或备案的电信资费,各级电信企业不得宣传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曾宪敏 《通信世界》2007,(27A):30-30
每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电信资费问题都会进入消费者投诉排行榜前列;每次网络上电信资费的声讨,都会获得满堂喝彩;每次与电信圈外的朋友聊到电信资费,他们的反应都是“太贵”、“比国外资费高很多”等。如果在几年前,这些评价毫无疑问是客观真实的,可如今随着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价格战,随着2005年10月《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对资费实行上限管理的实施,听到这么多的负面评论就让人有些费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世界电信日"前后,两大通信运营商先后调降语音业务资费。5月17日,中国移动宣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下调全球通资费。按照调整后的资费方案,全球通用户在全国范围内的长途、市话、漫游主叫通话资费标准将实现统一,被叫通话全部免费,月费门槛从88元降至58元。在此之前,中国联通下调了国际间的通话资费,平均降幅高达45%。长期以来,中国电信资费居高不下的怪现象一直遭受社会诟病,外界呼唤运营商"手下留情"的声音从未中断过。在最近几年,运营商偶有资费下调,不仅降幅不  相似文献   

13.
李琦 《IT时代周刊》2004,(8S):56-58
一纸通知,电信资费重回风口浪尖!6月底,国内六大运营商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204号文件):7月1日起,未经监管部门审批或备案的电信资费标准,各级电信企业不得擅自宣传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彭绍华 《移动通信》2003,27(9):101-103
1 手机资费下降大势所趋 进入2003年,国内的电信市场就失去了风平浪静:“小灵通”搅局移动通信市场,使历经数年冲击而始终岿然不动的中国移动通信资费标准在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强烈挑战。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四大运营商的资费大战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比比皆是,而“5·17”电信日则为  相似文献   

15.
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05年前11个月全国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传统固话本地通话量首次惊爆负增长。此外,VoIP、互联网技术(MSN、QQ)、广电对宽带业务(IPTV)的影响,都对固网运营商的客户资源和业务发展提出挑战。在固网领域,ARPU值持续下降,市场容量日益萎缩,“增量不增收”,2005年1~11月,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时长比2004年同期增长0.1%,固定本地电话和长途电话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比2004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52%和1.18%,各大运营商在推出新业务的同时竞相推行固话资费新政策。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双寡头”进行着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形式多样的资费套餐,对固话形成“异质分流”。移动电话的资费优惠,加上其移动的优越性,需要固话运营商更多灵活的政策来增强竞争力。同时,绝对数与移动电话平分秋色的固话用户也有选择多种资费标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4月27日,信产部联合发改委召开电信资费座谈会。会上表示,将于4月底启动手机国内漫游费上限评估程序,12月底公布上限下调方案。届时,电信运营商可在规定的上限以内自主定价。  相似文献   

17.
丛亮 《通信世界》2007,(23A):9-9
近日,著名电信专家吕廷杰教授表示,手机通话资费下调后,将有可能对以话音业务为主要收入的固网运营商构成生存威胁。一家移动运营商曾向通信管理部门报批的调价方案中提出了降价幅度很大的资费标准,但遭到来自固网运营商的强烈抵制,结果导致该方案无法出台。对此,吕延杰点评说,舆论对于北京手机资费偏高的指责在一定程度上“瞄错了目标”。笔者对此持有相同看法,我国电信资费的制定不仅需要从成本、市场需求及产业层面上来考虑,还需要联系到全程全网的通信产业特性,综合来衡量,不可以偏概全地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经过前一段"随意打"等2G资费降价风波之后,今年的"5.17"三家运营商更胶着于终端备战和资费比拼,语音资费优惠被淡化。每年的"5.17"不仅仅是人文节日,更是电信运营商们进行促销活动、争相亮相的舞台。相比往年,在经过前一段"随意打"等2G资费降价风波之  相似文献   

19.
《信息通信》2008,21(6)
12月4日消息,近期种种迹象表面,苦喊多年的3G牌照即将发放,三大运营商也已经开始完全发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工信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包括携号转网、共建共享以及取消短信网间资费差价,这三把火分别烧向了运营商品牌建设层面、电信网络基础建设层面和电信资费层面。  相似文献   

20.
面对移动通信资费的快速下降,移动对固话的分流和替代效应越发强烈。固网运营商以往的自费政策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固话的进一步降价或包月对电信运营市场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