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研究耐辐射球菌PprI蛋白对哺乳动物急性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为一种新的抗辐射蛋白的作用机制。将PprI蛋白或生理盐水注射入小鼠肌肉内,观察辐照后第1、7、14、28天小鼠外周血象以及小鼠骨髓、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注射组相比,PprI蛋白注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于照后第28天显著增高(p〈0.05);外周血小板数和淋巴细胞百分率于照后第1、7天显著增高(p〈O.05);PprI蛋白注射组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在照后第1、7、14天明显降低(p〈0.05);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率于照后第14和28天明显降低(p〈0.05);骨髓细胞凋亡率在照后第1、14和28天明显降低(p〈0.05);并且骨髓细胞凋亡率于照后第28天基本恢复正常。上述结果初步表明,耐辐射球菌PprI蛋白对哺乳动物急性放射损伤有着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用SD和Wistar大鼠为研究模型。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6和12 g/kg给药组,给药组动物安多霖连续灌胃30天,100 mW/cm2微波全身照射10分钟,照后24小时取全血分离血清,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睾酮和卵泡刺激素(FSH)活性。将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3、6和9 mg/kg给药组,给药组动物安多霖连续给药7天,以100 mW/cm2微波照射15分钟,照后继续给药至照后3、7和10天,取血分离血清,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显示,照后SD雄性大鼠血清睾酮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给药组降低的幅度低于模型组,如12g/kg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从CAT、GSH-Px和GSH的分析结果看,安多霖可不同程度地提高Wistar大鼠血清CAT、GSH-Px活性和GSH含量,尤其是照后7天,6和9 mg/kg给药组GSH-Px活性较模型组有明显的提升(p〈0.05)。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安多霖对微波辐射损伤的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重离子辐照小鼠头部对脾脏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为重离子放射治疗癌症和太空防护提供基础数据。80MeV/u能量的^12C^6+对BALB/c小鼠头部给以0、0.5、1、2、4、10Gy的照射,用流式细胞仪测脾脏细胞周期分布。重离子辐照后36h,小鼠脾脏细胞S期细胞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显著减少(p〈0.05);0.5Gy组、4Gy组和10Gy组出现G0/G0期阻滞明显阻滞(p〈0.05),1Gy组和2Gy组无显著变化(p〉0.05);0.5Gy组G2/M期细胞显著减少(p〈0.01),其它剂量组明显阻滞(p〈0.05)。重离子辐照小鼠头部对小鼠脾脏细胞周期分布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1950MHz GSM-Talk信号对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贴壁生长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液中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后,消化制备成1.5×10^3个·mL^-1的细胞悬液,接种于35mm培养皿中,每皿接种3mL,接种12个皿。细胞接种后24h更换新鲜培养液,然后将培养皿随机分为假辐照组和辐照组,每组6个皿。将2组细胞分别置于辐照装置的2个小室中,其中一个小室产生GSM-Talk信号,1950MHz连续波,比吸收率为3W·kg^-1,辐照时间为5d;另一个小室不产生GSM信号,用于假辐照。辐照结束后1-5d,采用CCK-8和Br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干细胞因子(SCF)和小鼠胶质细胞系来源的神经生长因子(GDNF)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辐照组TM4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佃〈0.05),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的表达亦有减弱趋势,细胞上清中SCF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GDNF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结果提示,GSM-Talk连续辐照5d可抑制TM4细胞的增殖并影响其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
电离辐射诱导P21蛋白表达及对细胞周期解偶联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2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P1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测定细胞周期并分析细胞倍体的变化。观察电离辐射对EL-4细胞P2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对细胞周期解偶联的作用。时效实验结果显示,4.0GyX射线照射后2—72h,EL-4细胞中P2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p〈0.001)。量效实验结果显示,0.5—6.0GyX射线照射后24h,EL-4细胞中P2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p〈0.001)。结果还显示,1.0-16.0GyX射线照射后,EL-4细胞的8倍体细胞数在各剂量组均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可诱导EL-4细胞P21蛋白表达,但不诱导EL-4细胞周期解偶联。提示P21蛋白可能参与细胞周期解偶联的分子调控。  相似文献   

6.
电离辐射所致肾损伤引起的骨代谢异常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剂量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后诱发骨代谢异常的细胞分子机制。以15Gy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3个月后分析骨骼的病理形态、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的改变。肾辐射致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分别降低13.2%、18.3%(p〈0.05)和20.1%(p〈0.05),骨小梁间距增加34.8%(p〈0.05),骨吸收表面提高20.2%(p〈0.05)。骨骼RANKL/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 ligand,RANKL;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mRNA比值提高52.2%(p〈0.05)。TGF—β(转移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OPN(骨桥蛋白,Osteopontin)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明显升高。结果表明:大剂量γ射线照射大鼠肾脏可导致明显骨代谢异常,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肾1α羟化酶活性降低致活性维生素D减少及PTH升高,成骨细胞表达的RANKL/OPG比例失调,以及TGF—β、IGF—Ⅰ、OPN表达明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硫酸镁对大鼠神经干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取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进行培养,用免疫荧光法进行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后用含有不同浓度硫酸镁的培养基培养神经干细胞,选择出硫酸镁的合适浓度为0.00125g/mL。将神经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照射)和实验组(照射+硫酸镁)。分别用2和4Gy ^10Coγ射线对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照射,分别于照射后24、48和72h用流式细胞仪对各组神经干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透射电镜对神经干细胞凋亡形态进行观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各时间点神经干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t(2Gy,72h)=30.60,t(4Gy,72h1=31.85,p〈0.05),细胞呈现出明显的凋亡形态,并可见凋亡小体。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时间点神经干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t(Gy,72h)=9.08,t(4Gy,72h1p〈0.05),且细胞形态损伤明显减轻。硫酸镁能降低电离辐射对神经干细胞的凋亡率,减轻电离辐射所致神经干细胞核损伤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陈小琳  徐焱成  雷幼蓉 《同位素》2009,22(4):213-217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RNAi介导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沉默小鼠体内物质代谢变化。构建了含Mfn2短发卡RNA(shorthairRNA,shRNA)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24只BALB/c小鼠分为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各12只,转染组经尾静脉注射Mfn2干扰质粒,对照组注入阴性对照质粒。质粒注入5d后,将氚水(^3H2O)或氚标记葡萄糖(3-^3H—Glucose)经腹腔或尾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留取血标本和组织标本,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标本放射性浓度,计算小鼠组织脂肪酸合成率和肝脏葡萄糖生成率,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显示,Mfn2基因转染组小鼠肝脏葡萄糖生成率为49.43±16.31,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24.91±4.07(P〈0.05),肝脏、肌肉、心脏、脂肪组织的脂肪酸合成率分别为0.10±0.00、9.12±1.90、1.18±0.28、11.11±1.31,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0.79±0.07,70.52±13.95,53.88±9.90,45.43±5.91。以上结果表明,Mfn2基因在体内葡萄糖和脂肪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Sirt1蛋白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受照射后产生的炎症因子IL-1β的影响,探讨Sirt1蛋白在辐射防护中的作用。shRNA体外沉默间充质干细胞Sirt1基因转录,检测细胞内Sirt1 mRNA表达证实基因沉默效果;同时给予间充质干细胞200μmol·L^-1白藜芦醇,经4Gy照射后,用ELISA、Westem blot和RT-PCR等方法检测Sirt1沉默对IL-1β分泌和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射前沉默Sirt1基因并给予间充质干细胞200gmol-L1白藜芦醇,与照射前单纯给予200gmol·L^-1白藜芦醇相比,辐射引起的IL-1β分泌显著升高(t=-18.57,p〈0.05),同时细胞内IL-1β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t=8.078,p〈0.05)。沉默Sirt1后可明显抑制白藜芦醇的辐射保护作用,提示Sirt1蛋白在辐射后产生炎症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 -1α,HIF-1α)和生存素(Survivin)基因联合X射线照射对乏氧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抑瘤效应,利用双靶向HIF-1α和Survivin基因载体,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MMC-7721细胞,经乏氧培养36h后,分别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分别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分数及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转染质粒pGenesil-Survivin-HIF的SMMC-7721细胞中,HIF-1α和Surv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和阴性干扰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也未检测到HIF-1α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单、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存活分数较照射组明显降低(p〈0.01),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存活分数较其它组也明显降低(p〈0.01)。单、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凋亡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凋亡细胞百分数较其它组也明显升高(p〈0.01)。结果提示,质粒pGenesil—Survivin—HIF可有效地干扰乏氧SMMC-7721细胞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双干扰联合放疗组对乏氧SMMC-7721细胞的体外抑瘤效应明显优于单干扰联合放疗组。  相似文献   

11.
以L-半胱氨酸为原料,经取代和酰化两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N-乙酰基-S-烯丙基-L-半胱氨酸(N-acetyl-S-allyl-L-cysteine,NAc-SAC)。以~(137)Csγ射线照射至不同剂量的ICR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0 d存活率实验、血相和免疫系统实验、各项脏器指数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实验,研究目标化合物分别在200、400、600 mg/kg给药剂量下的抗辐射活性。ICR小鼠经伽马射线照射至致死剂量7.5 Gy后,其存活率由单纯照射对照组的41.6%,分别提高到NAc-SAC给药组的58.3%、50.0%和66.7%,平均存活天数明显延长。~(137)Csγ射线照射至亚致死剂量6.0 Gy后,NAc-SAC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受照小鼠的脾指数、脾结节数(CFU-S)、骨髓DNA含量和白细胞数。彗星实验中7.0 Gy伽马射线照射联合NAc-SAC给药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尾长、尾矩、Olive尾矩和尾部DNA百分含量明显低于7.0 Gy伽马射线单纯照射组(p0.01),提示NAc-SAC可明显降低辐射导致的DNA损伤。本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NAc-SAC具有一定的抗辐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出生前氚水照射对仔代小鼠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卫民  周湘艳 《辐射防护》1998,18(4):280-289
妊娠12.5d的成年C57BL/6J小鼠腹腔单次注入氚水,各组仔鼠氚累积吸收剂量分别为0.036、0.071和0.213Gy。观察氚β射线对仔鼠出生后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0.036Gy氚水照射即可使仔鼠体重发育受阻,张耳出现延迟,听觉惊愕发育延迟,痛觉反应潜伏期延长,转体发育延迟,足展开距离增大,Y迷宫刺激单向回避反射逃避时间延长;0.071Gy氚水照射即可使开眼发育延迟,断崖回避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在妊娠期以单次腹腔注入氚水,宫内受到累积剂量分别为0、0.05、0.10和0.30Gyβ射丝辐射后,对雄性仔鼠行为、学习及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0.10Gy以上剂量组对旷场行为,跳台学习及记忆能力、食物迷宫、水迷宫和孔板探究等多项测试指标均有影响,表现为早期兴奋性增强、晚期抑制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结果提示阈剂量大约在0.05和0.10 Gy之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3种不同低剂量(L组0.04 Gy/d、M组0.12 Gy/d、H组0.2 Gy/d)辐射对3组Balb/c小鼠进行连续5天的照射(分别累积照射0.2、0.6、1.0 Gy),设立对照组(NC),照射结束后测定小鼠体重、外周血象、脏器指数、小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细胞因子(IL-1β、IL-2、IL-6、TNF-α)、DNA损伤、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变化。通过比较不同低剂量辐射下小鼠肠道损伤指标的变化,以探讨低剂量辐射小鼠肠道损伤最佳照射剂量,为低剂量辐射小鼠肠道损伤模型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连续照射5天后,各照射组相比于对照组,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脾脏指数L组p<0.05、M、H组p<0.01);小肠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L组p<0.05、M、H组p<0.01);SOD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TNF-α、IL-2、IL-1β和IL-6作为代表性促炎因子呈剂量依赖性升高(IL-1β:M、H组p<0.05,IL-2:M组p<0.05、H组p<0.01,TNF-α:M、H组p<0.05);M、H组有明显DNA损伤及细胞凋亡。通过以上结果得出本次低剂量辐射小鼠肠道损伤模型的最佳照射剂量及方法为0.12 Gy/d连续照射5天累积0.6 Gy。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醇(HEMA),在室温下进行辐射聚合制备呋哺氟脲嘧啶(FT-207)缓放制剂的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接受18.72kGy照射后其红外紫外光谱来见明显改变,说明FT-207受18.72kGy以下的辐射对其结构没有影响。HEMA所固化的ET-207体外释放稳定而持久,小鼠皮下包理实验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凝溶胶蛋白(Gelsolin)在辐射损伤中的作用,以6、8和12Gyγ射线分别照射BALB/c小鼠和人小肠上皮隐窝细胞(HIEC).于照后不同时间抽提HIEC全蛋白,Western blot半定量法检测胞浆型Gelsolin(cGSN)蛋白相对含量.照射后24h给受照小鼠注射重组人源Gelsolin蛋白,不同照后...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雄性昆明小鼠为对象,探讨低聚壳聚糖和岩藻低聚糖对其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辐照对照组、低聚壳聚糖低剂量组[每天0.9 mg/kg(体重)]、低聚壳聚糖高剂量组[3 mg/kg(体重)]、岩藻低聚糖低剂量组[0.9 mg/kg(体重)]和岩藻低聚糖高剂量组[3 mg/kg(体重)]6个组,采用灌胃方式,连续灌胃25天。空白对照组和辐照对照组则给予等量去离子水。在第17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接受一次性全身4 Gy的 60Co γ射线照射。照射后第1天和第7天,对小鼠的免疫、遗传和抗氧化三方面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灌胃低聚壳聚糖和岩藻低聚糖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显著升高,未表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两种多糖可能对辐射损伤小鼠的器官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灌胃多糖的小鼠股骨骨髓DNA含量显著增加,低聚壳聚糖高剂量组表现更突出,表明两种多糖能够减轻辐射诱导的遗传损伤;灌胃多糖的小鼠肝脏、心脏和肾脏的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两种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低聚壳聚糖和岩藻低聚糖对辐射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为保健品开发可能性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电磁辐射对小鼠学习记忆和大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模拟网吧环境的计算机电磁辐射(Computer radiation,CR)对小鼠学习记忆及大脑神经递质的影响,采用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短时组(CR6h/d)、中时组(CR12h/d)和长时组(CR18h/d),各辐照组小鼠放置在模拟网吧环境开机运行的计算机正前方20cm处(电场强度0.9V/m),连续30d辐照,对照组被安排在无辐射区。第31天采用Y型迷宫试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小鼠大脑三种神经递质。结果发现,计算机辐射可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大脑组织乙酰胆碱(Ach)含量下降,一氧化氮(NO)含量和谷氨酸(Glu)含量升高,乙酰胆碱脂酶(Ach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升高,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下降。以上结果说明,计算机电磁辐射降低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其影响了小鼠脑部的神经传递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克隆外源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小鼠肠腺细胞修复的相关基因。建立BALB/c小鼠电离辐射后给予外源RNA与生理盐水治疗的6、12、24h,4d和8d的模型,收集空肠组织标本后采用消减杂交基础上的LD-PCR技术,获取与受照射小鼠肠腺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克隆,对其进行全自动测序与GeneBank检索,新基因递交给基因库。获取了90个与肠腺修复相关的基因,杂交证实在核酸治疗组与生理盐水治疗组之间呈差异表达,其中18个是新基因,GeneBank接受号为AF240164-240181。获取了90个可能与外源核酸促肠腺修复相关的基因克隆,其中18个是新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20.
2.0 Gy X射线照射雄鼠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与超数排卵处理的正常雌鼠交配,制备受精卵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雄性原核染色体畸变量以精细胞>成熟精子>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的顺序发生,其中前二者与自身正常对照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国外有关报道相一致。照后170d的精原细胞易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且与照后140 d观察的显性致死突变明显相关。[实验证实用受精卵技术检测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损伤是良好的实验手段,而观察精原干细胞易位,用精母细胞实验更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