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21)
经济学的数学化和定量化是经济学迅速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以计量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应用为着探讨点,通过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现状分析与背景意义、最终提出启示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迎来了城市化大发展时期, 但城镇水平的提升使得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空间 重构的问题。为了城市空间的高质量发展、优化 已有的空间品质,城市空间的形态和活力间的关 联问题逐渐被学界所重视,但是目前大多数的 研究在与空间活力关联的研究中的角度上使用 的均是回归分析,其结论仍是对于回归结果的定 性解读,往往可能会因内生性问题而呈现出一定 的虚假相关性。本文尝试借助计量经济学中因 果推断的方法来探究空间形态和活力两者间进 一步的因果关系,选择合肥市金大地1912、罍街 和淮河路步行街三个特色商业街区为案例地,借助ArcGIS平台结合实地调研法和街景图片语义识别法获取道路网、建筑和POI以及绿视率等 控制变量,使用“WIFI嗅探”方法获取人群活力数据,最后通过文献调研法设立“工具变量”的 选取程序,选取“形状因子”和“风载体形系数”作为工具变量,之后在STATA软件中将数据进 行逐次回归。研究结果发现,三个街区的物质空间形态和人群活力具备显著的因果关联性,且显 著性受道路整合度、穿行度、建筑形态测度和业态丰富度等多种要素共同影响,具有“系统性”特 点,同时也发现特色商业街区在城市中作为“孤岛”的定位。研究结果证明了两者的关联性中存在 一定的内生性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缓解方法,其对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以及活力的提升研究具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起伏较大,社会经济系统的变动使得小城镇空间结构频繁调整,不断进行空间重组。小城镇的空间重组既有市场下的组织特征,也具有规划控制下的计划性特征,但不论是计划性的地域开发还是市场引导下的地域之间及其内部的整合,其内应力均源于小城镇社会经济系统的涨落作用。  相似文献   

4.
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公共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苏徽  陈蛟  阳旭 《山西建筑》2010,36(18):16-17
通过对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核心地段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空间界面、空间构成要素对行人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城市设计层面不同的空间设计手法在实际使用层面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京祥  唐爽  何鹤鸣 《城市规划》2021,45(1):9-19,29
创新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空间生长、利用的基本逻辑.面对创新型经济形态的新需求及城市空间发展的新逻辑,通过空间供给体系和治理方式的改革来促进创新活动与功能的蓬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本文解析了创新企业、创新网络、创新人才三类创新要素对城市空间的新需求特征,进而结合近年来的典型地方实践探索,提出城市空间供给与治理创新的主要策略,包括探索适应创新不确定性的分层控规体系,鼓励促进功能混合的用地管控方式,完善吸引创新项目的土地精准供给方式,支持促进持续创新的存量空间盘活方式,建构促进创新交往的共享空间营建方式,为城市创新发展转型及创新空间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试论科学构建温州现代城市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从自然要素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方面分析入手,来思考、探索21世纪温州的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提出依托山水海自然要素、地理区位优势与温州特色经济,以现代流通城市格局进行功能布局和空间构建的设想,并阐述对温州市中心城市和全市空间布局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社会空间分异指各种社会要素在空间上明显的不均衡分布现象.学术意义上的"分异"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差别".一般而言,城市要素在空间分布上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没有必要甚至也不可能追求所谓的均匀.城市社会要素往往也存在空间上的差别,但当这种空间差别不断明显、突出,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产生城市问题的时候,便可称之为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8.
对长沙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利克 《规划师》1998,14(4):106-108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化的空间地域系统。马克思曾精辟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城市作为人和活动聚集的场所.也必然是以此作为凭借和依托的,没有城市空间的支持,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便无以展开。  相似文献   

9.
城市魅力空间的研究是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魅力空间的研究包括对特色要素的评价和对评价体系的理解。文章在对黑龙江边境口岸城市的特色和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抚远市总体城市设计的实践,制定了城市魅力空间研究方法体系以体现城市空间要素的复合性和城市结构的层次性,并分析了其在规划设计策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空间使用成效评价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振宇 《新建筑》2005,(6):50-52
就当前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水平而言,还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尝试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其加以评估,挖掘影响公共空间使用成效高低的深层因素,同时致力于树立科学、理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中的“文化线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靖  张伶伶  戴晓旭 《华中建筑》2010,28(7):148-150
对遗产保护领域的文化线路概念进行解读,分析其核心理念,并借鉴于城市线性空间文化性的表达过程中。指出依托城市自然线性条件、强化独特线性要素、延展历史轴线以及在线性空间中植入文化主题等方式,将城市线性空间塑造为阅读城市的独特"文化线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转型期空间的发展逐步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增长,转向注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政府和开发商对滨水空间资源利用的不同价值导向,更加集中地反映到项目实施层面.以上海、青岛的滨水区工程项目实践为例,从空间资源分配的角度,对现阶段滨水区项目规划理念、开发模式和技术创新进行初步探讨,为城市滨水地区项目的规划管理和设计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金江  戴淑虹 《规划师》2007,23(4):62-63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的形式、风格、布局的物态表现,是城市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始终处于一种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适时总结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点、发展动因、影响因素等,对于把握城市发展脉络,构筑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城市空间形态框架,有效引导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肌理作为城市形态、尤其是城市空间形态的表征,它既是城市发展的结果,又可以作为人们干预城市发展方向、介入城市环境形成进程的手段。对城市空间肌理的控制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城市文脉延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空间肌理的控制要素,并探讨对其要素的控制方法,以期望对城市空间肌理的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市民空间为切入点,引入城市微空间的概念,并从马斯洛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分别对其进行分析,为营造良好的城市微空间环境提出城市设计视角下的思路和理念,以期广大专家学者重视市民空间的设计和使用,强化城市文化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5)
基于2005—2012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出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31个省区市城市化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各省区市城市化效率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和明显的空间集聚及溢出效应,说明城市化效率在空间上存在相互学习和模仿行为;在纳入空间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化效率影响为正,政府的作用、非公有制占比对城市化效率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空间发展演化态势研究--以福厦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群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一般认识。在此基础上,以辐厦城市群为例,对其发展条件、形成机制与空间范围的界定及发展阶段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其未来空间发展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山地中心城市空间具有多元化特征,这与城市整体功能之间形成互动影响关系。在深入剖析中心城市特征与山地城市形态矛盾的基础上,遵循山地中心城市多组团、多中心、多维度、多层次特征,从宏观层面构建了山地中心城市多元化空间特性与中心城市整体功能发挥的理论模型,搭建了“四多”特征与城市整体功能的联系,解构了山地城市整体功能受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关系,模型将特征与功能关系进一步数理化和抽象化,是在山地特征规划科学性的基础上,对山地空间与整体功能发挥理论的发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9.
地下空间开发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大明 《地下空间》1996,16(3):139-142,148
本文针对“现代城市综合征”及目前“城市园林化”和“山水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与城市园林化、山水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地上、地下协调发展,以便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特色的思想;并略述了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与城市园林化、山水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一些主要方面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景华 《江西建材》2014,(14):32-32
本文即分析了城市滨湖区空间形态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核心要素及相关的设计手法作出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