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了数均摩尔质量为2000~13000g/mol的活性端基聚氨酯弹性体,并与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混合、共固化以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测试了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弹性体共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马丁耐热和收缩率,并探讨了增韧机理及低收缩机理。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聚氨酯弹性体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相容性好;树脂固化时,聚氨酯弹性体以一定粒径的胶粒析出,均匀分布在树脂中。MAPU弹性体能降低UPR的固化收缩率,MAPU摩尔质量越大,用量越多,对UPR的收缩率补偿越高:MAPU-2的总体改性效果最好,当用量为15%时,UPR的;中击强度可提高55%以上,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马丁耐热温度的保持率也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2.
3.
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徽观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博  张林文  潘则林  王才 《化工学报》2006,57(12):3005-3009
利用与天然纤维具有良好亲和性的聚酯聚氨酯(PU)改性不饱和聚酯(UP),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和力学性能等,研究了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微观结构、反应程度和主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引入PU提高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韧性,增加了与天然纤维的界面浸润性,降低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收缩率.所得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冲击断裂截面表现为韧性断裂;与天然纤维的接触角随着聚氨酯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改性不饱和聚酯与天然纤维的浸润性增强.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PU含量为5%时,其冲击强度可提高80%,弯曲模量降低小于20%,固化收缩率低于4%.  相似文献   

4.
李相权 《上海涂料》2012,50(8):20-22
为了提高不饱和聚酯木器底漆的低温打磨性,采用聚氨酯对不饱和聚酯进行改性,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结构,通过IPN协同效应,结合聚氨酯涂料和不饱和聚酯涂料的优点,获得干燥速度快,易打磨,性能优异的漆膜,聚氨酯用量为30%~5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利用4,4^ -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MD)作为共聚单体与不饱和聚酯(UP)进行共聚改性,对这一共聚体系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马来酰亚胺的引入对UP树脂的力学性能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显著提高了共聚物热分解温度和热变形温度。从BMD的分子结构来看,BMD是四官能度,而且BMD具有优先与苯乙烯反应生成交替共聚物的倾向,提高了网络交联密度,在宏观上表现为共聚物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变化。另外,红外光谱的分析表明双马来酰亚胺与不饱和聚酯固化形成交联网络。  相似文献   

6.
7.
用苯乙烯和丙烯腈对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进行改性,考察了中间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对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影响。以改性聚酯多元醇(或改性前的聚酯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丁二醇等为原料,制备了密度分别为0.4 g/cm~3和0.5 g/cm~3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试片,对比改性前后聚酯多元醇制得的试片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改性聚酯多元醇可有效提高弹性体的硬度、撕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相似文献   

8.
弹性体增韧不饱和聚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液体橡胶、弹性体等增韧不饱和聚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各类液体橡胶、弹性体增韧UP树脂及相应的增韧机理。发现增韧效果取决于分散相与UP间的相容性及界面间作用力大小,相比较而言,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增韧UP树脂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是UP增韧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普通不饱和聚酯树脂脆性大,故有必要对其进行增韧改性。本文合理选用丙烯酸酯对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增韧及其他性能改性,制备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表明,随着丙烯酸丁酯(BA)的用量增加,不饱和聚酯的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增加;但不饱和树脂的弹性模量减小、拉伸强度急剧降低,当BA的用量为10%时,弹性模量减少至1.0 GPa左右;耐水分析表明树脂的耐水性能优良;DSC差热分析表明,改性树脂的Tg值在61℃左右,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相权 《中国涂料》2013,28(1):51-53
利用二步法由二元醇、二元酸及TDI合成一种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第一步由二元醇和二元酸合成以羟基封端的不饱和聚酯,第二步利用不饱和聚酯的—OH与TDI的—NCO反应合成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使得树脂分子链段上既有不饱和链节又含有聚氨酯基团,结合了聚氨酯涂料和不饱和聚酯涂料的优点,使其涂膜性能优异。试验发现TDI加入量为1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玻璃钢废料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玻璃钢边角废料加工成60μm以下的粉末(FRP),作为低收缩添加剂加到不饱和聚酯(UPR)中,对FRP粉末填充的UPR的体积收缩率和其浇铸体的轴向拉伸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FRP粉末后UPR的体积收缩率降低;其浇铸体的拉伸弹性模量升高.拉伸强度变化不大。可将玻璃钢边角费料制成粉末加到UPR中,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2.
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群  梁国正 《塑料工业》2006,34(10):1-3,6
综述了主链结构、接枝引入柔性链段、交联剂对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性能的影响和进一步提高UPR柔韧性的一些途径,如弹性体增韧、无机物增韧、互穿网络(IPN)增韧,并对柔性UPR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不饱和聚酯的主要性质及用途;研究了以废聚酯瓶片为主要原料,辅以多元醇和多元酸制备新对苯型(XDB-1)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原料组成和配比等对反应过程及产品主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步法由二元醇、二元酸酐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合成了一种不饱和聚酯型聚氨酯(UPPU)。第一步由二元醇和二元酸酐合成出以-OH封端的不饱和聚酯(UP);第二步利用UP的-OH与TDI的-NCO的高反应活性由UP与TDI合成UPPU。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对UPPU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二醇: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摩尔比为1.2:0.7:0.3,反应温度为205℃,反应时间8h,酸值在40mgKOH/g以下时,得到UPPU涂膜性能较好,硬度6H,附着力1级,柔韧性0.5mm,抗冲击性35cm。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PET废料制备101—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工艺,确定了配料及反应温度。对该不饱和树脂的热稳定性及腐蚀性进行了实验。其性能优于市场上通用型(邻位)不饱和树脂。  相似文献   

16.
强伟  王吉贵 《塑料工业》2006,34(Z1):238-239
研究了纳米TiO2在UP基体中的分散性。研究发现,采用单一的分散工艺,纳米TiO2在UP体系中均有大量团聚体的出现,而通过复合分散工艺,则可以使纳米TiO2在基体中达到一种均匀的纳米级的分散。  相似文献   

17.
不饱和聚酯树脂微乳液的固化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磺酸盐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油包水型微乳液,研究了芳叔胺对其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芳叔胺的促进活性顺序为N-甲基-N-羟乙基对甲基苯胺(MHPT)>N,N-二甲基对甲苯胺(DMPT)>N,N-二甲基苯胺(DMA),UPR侧链上的磺酸盐基团对芳叔胺的活性顺序没有影响;水和醇的存在对MHPT的活性影响较大,不宜用作固化的促进剂。  相似文献   

18.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增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鹏飞  陆波  李梅 《辽宁化工》2001,30(6):241-242
用不同摩尔比的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合成不饱和和聚酯树脂,并对增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己二酸或一缩二乙二醇增韧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相似的增韧效果;而用己二酸和一缩二乙二醇共同增韧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更显著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9.
DCPD改性UPR的合成新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辉  叶芳胜  李树岗  张龙 《塑料工业》2007,35(11):15-17,25
采用催化水解加成法研究了“工业级”双环戊二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新工艺及性能。双环戊二烯的含量低于80%,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得出主要工艺条件:加成温度为120~140℃,酯化温度为170~180℃,n(顺丁烯二酸酐):n(邻苯二甲酸酐)=(5~6):1,n(DCPD):n(顺丁烯二酸酐)=(0.5~0.8):1,催化剂用量为0.1%~0.2%,树脂收率达93.5%~94.8%。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目前不饱和聚酯(UPR)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UPR增韧改性的方法,包括分子结构改性、互穿网络结构增韧改性UPR、基于第二相材料共混改性;讨论了含磷阻燃剂和无卤阻燃剂对UPR的影响;综述了低收缩研究发展的4个阶段。并指出了UPR改性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