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已有虚拟现实(VR)硬件技术基础和软件开发技术基础上,本文针对现有的虚拟现实(VR)平台上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系统不能适应我国复杂地质构造解释的情况,提出了VR环境下多学科专家协同勘探平台的概念,初步建立了小型虚拟现实的硬件系统,并对平台的软件系统进行了重点研究。研制成功的VR环境下三维立体空间智能交互解释的软件能运用体绘制技术,通过透明化处理等手段直接寻找河道砂、三角洲等地质异常体;采用鼹鼠隧道技术和多种数据体的综合分析技术进行探井和生产井的仿真;可把频率数据体、相干数据体及反演数据体的解释成果在三维空间叠加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以及把地震和井孔两类数据结合起来开展油藏描述等。有关此项目的其他配套研究正在实施中。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三维数据进行快速的浏览、透视和透明显示,通过时窗的移动、层拉平技术可以迅速发现地层岩性反射异常体,通过多种针对性的属性处理,对地质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描述;通过自动追踪,子体雕刻等实现对目标体的追踪解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进行复杂断块解释、深潜山解释、地质体解释、区带评价、目标优选,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地质成果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三维可视化环境下潜江凹陷Eq341砂体展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oxelGeo软件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了真三维综合解释,成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断裂体系研究、沉积相研究、地震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等研究中强有利的技术手段.以江汉盐湖盆地潜江凹陷新农地区Eq341砂岩组为例,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了该区Eq341砂体展布规律的沉积地层学解释,综合其他资料寻找了钻探目标,在勘探开发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Voxel Geo软件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了真三维综合解释,成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断裂体系研究、沉积相研究、地震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等研究中强有利的技术手段。以江汉盐湖盆地潜江凹陷新农地区Eq314砂岩组为例,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了该区Eq314砂体展布规律的沉积地层学解释,综合其他资料寻找了钻探目标,在勘探开发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三维解释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地震解释技术,该技术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平台,以强大的运算功能和良好的图像处理技术,把地下地质体的地震响应,通过全三维虚拟现实的方法逼真地展现出来,极大地推动了地震解释的发展。随着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地质目标日益复杂,低幅度构造、隐蔽构造圈闭、岩性圈闭逐步成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采用全三维解释技术,以达到提高勘探效益,降低勘探风险的目的。目前全三维技术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系列,在大量的区块研究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胜利探区高精度地震资料解释应用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自1997年实施二次采集,已完成20多块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并投入资料解释应用,基础资料和解释应用对比效果显示,高精度地震资料比常规三维地震有大幅度提高。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勘探目标,开发应用了高精度地震精细标定技术、精细构造解释技术、高精度地震隐蔽岩性描述技术和高精度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技术。而高精度地震资料对岩性解释和复杂地质体的精细描述,在复杂断块、岩性、深层和潜山等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歧口凹陷西斜坡(滩海)岩性圈闭成藏条件分析与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歧口凹陷西斜坡东营组各层段发育大型岩性圈闭,勘探程度低、勘探潜力大,是滩海区重要的后备勘探战场.运用坡折带控砂理论,根据研究区具体的地震地质条件及勘探程度,利用不同的地球物理技术识别砂体;唐东地区东营组利用全三维反演技术开展储层预测工作;白水头-驴东地区板0、板1油组利用属性技术开展砂体分布研究;歧口凹陷凹槽区利用地震地层学解释技术研究砂体分布.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优选出4个成藏条件优越、可供钻探的大型有利岩性圈闭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果.本次工作取得的多项地质新认识,可有效指导相似地质条件地区岩性圈闭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地震勘探在隐蔽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桩海地区特殊的地表地质条件和复杂的油气藏类型,高精度地震勘探在地震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等技术方面形成了关键技术,地震采集针对地表条件设计和改进观测系统,资料处理关键技术围绕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资料解释侧重如何突出微幅构造、地质体和进行储层预测,高精度地震勘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王集复杂断块群油藏断裂系统复杂、物源多、地震品质较差,滚动勘探开发难度大,要想提高该区钻探成功率,必需做到地震地质有机衔接。首先是发挥专业优势,分别开展全区断裂系统空间解释及地质上的油组统层对比;其次地震地质紧密结合,在层位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地质连井大剖面相互验证,进一步确定断裂解释及油组界限的合理性;然后开展全区的精细构造解释,并结合测井、试油、试采及生产动态资料,对小断层、小断块及小砂体分布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搞清全区已知各类井的油水关系;最后研究总结全区油气分布及聚集规律,开展圈闭综合评价,提供钻探目标。这套研究方法科学指导了王集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部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黄土塬区非纵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源于常规非纵地震勘探方法,并借鉴了三维地震勘探中非纵观测能够避开部分干扰波的技术优点。本文论述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黄土塬非纵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实施过程中,以非纵地震技术为基础,针对探区地质目标特征进行非纵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和论证,通过基于山地微测井表层结构调查的激发因素设计,并利用该设计的非纵三维观测系统完成了地震数据采集,获得了高质量三维数据体,促进了该区的油气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1.
英台地区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解释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英台地区是中国东部近几年勘探成效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该区地层物性条件好、产能高,油气成藏受断层断距、断层延伸长度、砂体厚度影响明显,油气富集区主要位于小幅度构造圈闭内,油气藏主要以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本文根据该区的石油地质特点,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应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相干体和地层倾角检测技术、多属性模型约束反演储层预测技术对主要目的层进行了解释和圈闭评价。经钻井验证,所应用技术实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火山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及开发挖潜的一种重要油气藏类型,而火山岩体的识别是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油气勘探的关键。利用该区钻井资料及岩性解释结果,对车排子连片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标定,划分出3个火山岩喷发序列,并应用Epos3.0地震解释系统对划分出的3个序列进行精细解释,再应用高分辨率本征值相干算法落实断裂组合,利用多属性划分的地震相图确定火山岩相的平面分布,通过独特的异常体雕刻技术确定火山岩体的空间分布,最终发现和落实12个火山岩体圈闲,Epos3.0地震解释系统在该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东濮凹陷文南三维区块200km2范围内,经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取得了以下主要地质成果:1.在断层解释方面,纠正了以往利用二维地震资料对走向断层、横断层解释的不合理性,提高了断层的解释精度,使解释的断层与钻井钻遇断层符合率提高了22.3%。2.在地质构造解释方面,进一步落实了该区的构造形态,提高了解释的地质构造与钻探的符合率;而且还新发现断鼻构造和小潜山三个。3.在地层与岩性解释方面,纠正了文113井钻井分层资料的错误,S2地层新增含油砂岩面积26.9km2。这些地质成果说明,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在解决细致地质问题方面确实比二维地震勘探效果要好。因此,在二维地震资料不好,但有可能拿到相当油、气地质储量的地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含油气构造带已经基本完成了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为了能够按现代层序地层学理论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些断陷盆地,开展断陷盆地大面积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是一项必然的选择。本文以南堡凹陷为例,重点对叠前时间偏移连片处理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南堡凹陷取得的处理效果表明,在陆相断陷盆地实施大面积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连片处理,对于深化地质认识、挖掘老区潜力、突破新区勘探、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及需求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现代物探技术的发展总趋势是主要针对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各向异性的地区和开发生产两大领域,以数据库为基础,在卫星及网络支持下,突出以三维数据体为对象的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以叠前资料为基础的多域、多属性目标处理解释综合分析,以地震、非地震联合反演为核心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以地质模型为核心的地震、测井、地震多学科综合研究以及以油藏为目标的勘探开发一体化。当前,我国面临着大面积低丰度岩性、复杂山地山前高陡构造区、高成熟区的小断块、台盆碳酸盐岩、复杂岩性体油气藏等的勘探领域,针对油气藏勘探开发需要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3D3C—VSP、随钻VSP、井间地震等井中物探技术以及时间推移地震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活跃和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导向钻井信息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现实(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交互解释、储层模型建立、钻井轨迹设计以及海上平台设计等领域。为此,尝试将其应用到导向钻井领域中来解决导向钻井中地层、井眼轨迹、靶点、设计轨道以及实钻轨迹等钻井对象的三维可视化问题,以期提高钻井人员对地层构造及储层特性的判断力、钻头在储层内轨迹的控制能力等,进而提高钻井成功率。为此,详细阐述了钻井对象的虚拟现实建模方法及其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技术,并给出了一个三维可视化的示例。  相似文献   

17.
地震勘探技术应用可以分为以二维地震研究构造为主的地震勘探初级阶段、以地震地层学为主的地震勘探中级阶段、以三维地震油藏静态描述为主的地震勘探高级阶段、以地震储层研究为主的开发地震妆级阶段和以四维地震进行油藏监测为主的开发地震高级阶段。针对5个不同阶段的地质条件和地质任务,选择使用合理的地震勘探技术是有效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焉耆盆地的勘探开发体现了以地震勘探为主的思路,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视了针对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和不同的地质 地震技术,因此,在早期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应用振幅的调谐作用探测地层厚度小于1/4波长地质目标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由于大地吸收作用和干扰波的影响,在一个地区地震采集能获得的成像主频往往有一个极限——1/4波长的分辨率限制。但是,地震勘探的1/4波长极限却难以满足地质家对探测薄互层地质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开发地震中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存在储层尖灭(埋深为5100m、厚度为0~35m)条件下的实际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研究了厚度小于1/4波长的储层尖灭线的识别问题。通过采用保持振幅和提高分辨率处理,并在声波测井、VSP数据的标定和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进行沿层振幅提取、沿层波形识别、正演模型和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振幅的调谐作用可以识别厚度小于1/4波长的薄砂层透镜体、岩性尖灭等地质体。这套处理和解释方法特别适合我国陆相沉积环境下的岩性油气藏勘探。  相似文献   

19.
李剑峰  董宁  关达 《石油物探》2005,44(5):471-473
在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结构的地震属性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①通过分析研究区内钻井、测井、地质和物探等资料,建立高孔隙储层发育带的预测模式.寻找相对较厚的河道砂体;②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浏览三维数据体,研究河道沉积的反射结构;③在地震属性体上,对河道砂地质异常体进行三维雕刻,预测砂体空间展布及纵横向叠置关系。根据预测结果,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部署了9口开发准备井,已完钻的7口井都钻遇了早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1段-盒3段砂岩,并均获工业气流,平均产能为16.9×104m3/d,其中1口井的产能达58×104m3/d,为本区最高产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