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概述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山岭地区、地质复杂地段等逐步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崎岖的山岭公路被高速公路代替。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在地质复杂地段,在建设中可能出现隧道与既有道路交叉现象,影响隧道正常施工进度,本文以冷都坡隧道进口浅埋段下穿老G214国道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洞口浅埋段下穿国道时施工与沉降控制技术。冷都坡隧道为分离式小净距隧道,全隧最大埋深约385m,隧道上方有老G214国道通过,老  相似文献   

2.
结合老中铁路芬果二号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超前、开挖、支护、防排水、围岩监测、二衬等,该隧道浅埋段安全顺利地完成所有的施工工序,具有良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浅埋暗挖法在铁路隧道浅埋段施工中的基本应用,阐述了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理、适应范围和施工原则,对浅埋暗挖施工方法中各道工序的施工要点、施工参数进行了详细说明,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埋、围岩风化严重、泥石流堆积体、老黄土层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输水隧洞洞口施工经常会出现坍塌、洞脸滑坡、洞口段冒顶等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结合几条浅埋隧洞洞口的洞脸、锁口、洞口地质复杂段的临时支护等施工方法,研究在浅埋、偏压、地质条件复杂的洞口合理、有效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5.
任少辉  唐刚 《小水电》2007,(4):60-62
浅埋、围岩风化严重、泥石流堆积、老黄土层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输水隧洞洞口施工经常会出现坍塌、洞脸滑坡、洞口段冒顶等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结合几条浅埋隧洞在洞口的洞脸、锁口、洞口地质复杂段的临时支护等施工方法,研究在浅埋、偏压、地质条件复杂等情况下合理、有效的施工措施。图3幅。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穿越浑河上游河谷浅埋段工程,针对该浅埋段输水隧洞的突出特点,提出了适应浅埋段不同地质构造、不同地表环境的经济节约型浅埋隧洞开挖、支护的设计理念。同时,结合广泛应用的“新奥法”和“新意法”两种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理论,以“浅埋暗挖法”为基础,创新研究出一套适合该工程的浅埋段复合施工工法,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安全,节约了工程投资,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安全稳定是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位移监测数据常作为现场围岩稳定判定的重要依据,在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唯一依据。作为隧道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浅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位移监测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运用或处理不当,特别是洞口薄弱段,经常会造成较大面积的塌方。以端西隧道浅埋段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际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而对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浅埋段软弱围岩自稳能力较差,隧道开挖时受到扰动较显著,当支护没有充分保障时,浅埋段发生延伸至地表塌陷灾害事故的可能性远高于深埋段。文章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对围岩压力的浅埋段有效影响范围进行了推导,得到了浅埋段围岩压力随位置变化的变化规律,本次研究的评价方法在隧道施工中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适应性,能够为其他砂泥岩隧道工程施工设计提供相应指导,能确保隧道建设与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
结合川藏铁路成雅段金鸡关2号隧道施工实例,介绍了该隧道出口浅埋段、大断面位置坍塌区域采用的CRD法、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隧道开挖的安全性始终是隧道建设者面临的重大而又艰巨的难题,隧道围岩的好坏对隧道开挖的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隧道浅埋段较长、围岩风化破碎和含水量较大、稳定性较差时,采取一定的预支护加固措施来保证施工安全尤为重要。依托深茂铁路某隧道工程开展了在隧道洞身浅埋段帷幕实施注浆预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达到了快速、安全施工的目的,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隧洞出口段属于强风化的浅埋、偏压不良地质洞段。为保证安全进洞,掌握浅埋偏压隧洞围岩受力情况及变形规律,本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隧洞开挖过程,分析了偏压隧洞开挖后的应力分布状态、围岩变形及稳定性,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施工对策,顺利地通过了浅埋、偏压的洞口段,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湾水电站右岸低线隧道浅埋段的基本情况,并叙述了其施工方案、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浅埋暗挖法适用于较弱地层隧洞施工,施工竖井是隧洞施工中常见的结构,常采用的工法俗称倒挂井壁法,也叫逆作法,也属浅埋暗挖工法。在其施工监理控制中,主要要做好对小导管打设及注浆、土方开挖、钢格栅安装、喷射混凝土等关键工序的控制,确保竖井开挖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以中部引黄工程某浅埋段施工为例,从地质条件、超前预报、施工方案比选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引水隧洞浅埋段开挖及支护措施,为浅埋段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成都地铁18号线太平隧道为单线隧道,全隧岩体为V级围岩,隧道为进口向出口单向施工,采用矿山法施工,出口端为缓坡出洞,埋深5~10 m,洞段岩体为软弱土质围岩。在隧道施工到出口浅埋段时,左右线均出现沉降变形且变形较大,造成部分初期支护侵限二衬,现场对变形侵限部位的拱架进行了更换与加固处理。浅埋隧道软弱围岩初期支护侵限换拱加固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终监控量测结果证明:在进行初期支护支护换拱后,结构稳定,达到了结构安全要求,保证了隧道净空和二衬混凝土厚度。针对太平隧道软弱围岩段初期支护变形侵限换拱技术进行了阐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端西隧道浅埋段边坡工程为依托,对浅埋段边坡的治理进行研究。首先使用软件对相应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参数,同时结合在施工过程中的边坡监测数据,将两者对比分析,即时反馈施工方,确保安全生产和日后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高速公路沈海复线漳州段宝丰隧道施工过程为例,介绍了在浅埋、偏压、Ⅵ级围岩、地下水丰沛且泥浆裹夹大量孤石等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采用的特殊施工工艺,实现了安全生产、质量合格和进度达标的目的,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吴润龙 《中华建设》2011,(11):142-143
针对宜万铁路齐家湾隧道DK156+000~+040超浅埋段围岩软弱、浅埋偏压及山体开裂、下陷、滑移等地质条件,提出地表注浆加固方案及施工工艺。经实践,该方案成功可行,安全可靠。宜万铁路齐家湾隧道全长130m,洞身DK156+000~+040超浅埋段地面距隧道开挖轮廓顶部仅1.2m,且线路右侧山体明显对隧道形成偏压。根据监控量测分析结果,经研究决定采取地表注浆和洞内注浆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软弱地层浅埋隧道是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难题,3台阶7步法、双侧壁导坑法等作为工法已大面积推广使用,贵广铁路标第十标段共32个隧道,大部分为浅埋隧道,通过施工总结,对3台阶7步法进行改进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隧道临近下穿水库段埋深浅、围岩差,水库水与洞周地下水间易形成水力联系通道,导致隧道临近下穿水库段施工条件十分复杂,风险较大。隧道施工与水库间相互作用影响复杂呈现明显的"二元"关系,"一元"体现在水库对隧道施工安全性影响,另"一元"体现在隧道施工对水库水环境影响,施工中需对相关影响进行深度分析和控制,才能有效保障相关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以东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