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节能的重要性,针对蒸压釜各项热耗特点,介绍了有效利用蒸压釜余汽及冷凝水的方法,为蒸压釜余热利用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3.
河南省南阳市灰砂砖厂为了充分利用蒸压釜余汽,自行对K_4锅炉的进水进行了革新,由原来的进冷水改为进热水,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即把蒸压釜剩余的废汽通过管道送入用17毫米钢板卷焊成容纳10立米水的热水罐里,然后经软化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密实砌块生产中,为防止制品表面疏松,需在搅拌时加热水,提高混合料温度。一般加热水量由原材料中粉煤灰及煤渣含水量多少而定,按我厂目前二跨二班制日产700立米计算<每立米需加水100~300公斤左右,则日用水量为70~210吨左右;同时其水需用蒸汽加热到80℃左右。另一方面在我厂加气混凝土制品蒸压养护及密实砌块蒸养养护过程中排出的废水  相似文献   

5.
将PHC管桩生产过程中蒸压釜冷凝水以一定比例替代混凝土搅拌用水,试配C80新拌混凝土,测定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蒸养混凝土抗压强度及蒸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用蒸压釜冷凝水制备的新拌混凝土,其混凝土坍落度可以满足管桩生产要求,蒸养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60MPa以上,蒸压混凝土强度达到80MPa以上,分析了冷凝水配制混凝土强度增长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蒸压釜是硅酸盐建筑制品厂的主机设备之一,目前已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重新设计,并由沈阳水泥机械厂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新蒸压釜。目前制造的蒸压釜有以下几种规格:φ2.85×39米、φ2.85×26米、φ2.0×21米、φ1.6×21米。  相似文献   

7.
8.
正本刊讯5月5日,台州市墙改办组织浙江德鑫新材料有限公司、台州市南洋建材有限公司两家加气混凝土砌块公司到台州临港热电厂,考察研究蒸压釜余汽循环利用问题。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底前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未来加气混凝土砌块企业将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蒸压釜是生产加气混凝土、灰砂制品的主要工艺设备。它长期在反复内、外压力和不同湿度、温度的不良条件下工作,又由于它体积庞大、制造难度较高,一次性投资也大,因此,确保蒸压釜的长期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两台目前国内设计、制造的直径最大(Ф3500mm)的蒸压釜日前在浙江嘉兴一日资企业试车成功,这是常州锅炉有限公司为该用户从日本进口的整条大规格高档墙体板材自动化生产线配套的唯一国产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14.
蒸压釜是硅酸盐建筑制品厂的主要设备,使用安全和操作方便是对蒸压釜的基本要求。本刊特请马家赏同志撰文介绍这方面的知识,篇幅较长,分期连载。内容包括有:蒸压釜的基本构造,主要部件的设计计算,密封圈,指示和安全装置,水压试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蒸压釜超速腐蚀问题,在理论分析和工况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热喷涂铝涂层(酚醛树脂类封孔剂封孔),为蒸压釜在恶劣的腐蚀环境中,提供了一种寿命长且经济有效的防护涂层。  相似文献   

16.
蒸压釜防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自北京西郊烟灰制品厂蒸压釜发生爆炸事故后,沈阳水泥机械厂于1984年10月试制成功的第一台φ2.85×39米蒸压釜已通过鉴定,并投入了小批量生产。该产品是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最新设计的,较过去设计有许多重大的修改,在结构形式,技术条件以及选材等方而均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的有关标准,并大大增加了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建材企业中采用的蒸压釜使用4~5年之后,釜体便受到腐蚀损伤,其中主要是腐蚀裂缝。就工作条件来说,蒸压釜体经常处于内部压力变动、温度变化等周期性荷载及由于常常违反使用规程而造成的附加荷载作用之下,并且釜体底部负荷最大。应当指出,蒸压釜釜体底部  相似文献   

19.
苏联硅酸盐混凝土研究设计院研究出一种防止蒸压釜被腐蚀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使带凝结水的蒸压釜的金属质釜体极化,产生200~300毫伏的电压。这种极化作用是靠敷设于釜底的防腐层来完成的,因为处于凝结水中的此种防腐层的电位比已变成了阳极的釜底表面的电位负得多,因而产生极化作用。这种防腐蚀方法已在爱沙尼亚(如硅酸盐生产联合会)的一些工厂中进行了试用。就其结构来说,这是一  相似文献   

20.
蒸压釜是加气混凝土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如何操作使用将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安全。文章就发挥釜的利用效能,提高蒸压养护压力和安全使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