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岩心分析为基础,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提取分析,在南屯组内识别出扇三角洲沉积、湖泊相浅湖一半深湖沉积.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揭示了沉积相及微相的发育及分布,物源方向主要为东部、北东部隆起区.建立了该区的4种有利储集相带发育模式:发育断裂坡折带下高位体系域和低位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成的构造-岩性圈闭;层序界面下的...  相似文献   

2.
博湖坳陷是焉耆盆地的主要油气勘探区域,但长期以来,该地区都以寻找构造圈闭为主要勘探目标,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寻找构造油气藏的难度不断加大,为进一步打开油气勘探局面,故迫切需要寻找隐蔽圈闭。为此,通过对八道湾组底部层序(SQ1)开展地震相-沉积相分析,结合已有钻井岩性资料,预测油气富集相带。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存在山前复合扇体、主水道、扇三角洲;废弃的三角洲平原、沼泽、三角洲平原;强制水退、低位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等相带。强制水退期间沉积的倾向湖盆的前积砂泥互层,极有可能发育孤立砂体,形成隐蔽的岩性圈闭,是最为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3.
沉积物源分析是沉积相分析、砂体分布预测及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研究的核心内容。前人研究认为,南堡凹陷柳赞地区储集相类型单一,物源仅来自于NE向边界断层,然而钻探揭示的相序特征与NE向扇三角洲唯一物源的观点并不完全相符,导致砂体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油气勘探。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高频层序地层分析、地震相和地震属性分析、有色反演等技术,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内对沉积物源分布、充填演化及砂体迁移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新认识:(1)柳赞地区沙河街组三段除扇三角洲沉积以外,存在第二种有利储集体——近岸水下扇;(2)根据前积地震相反射特征分析发现,沙河街组三段中—晚期陡坡带物源方向变化剧烈,受构造沉降控制明显,呈现"顺时针旋转"演化:即SQIII沉积期,湖盆整体北高南低,发育来自NW向物源的扇三角洲相;SQIV沉积期,NE向剧烈抬升,形成NE向的扇三角洲相;SQV沉积期,湖盆东部开始抬升,发育来自东部物源的扇三角洲相;(3)建立了南堡凹陷柳赞地区沙河街组"三级控砂"模式:断层差异活动控制沉积物源发育特征;坡折带和湖平面变化控制储集体类型;沉积相类型控制砂体类型和分布。研究深化了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强烈构造变动控制物源迁移的理论认识;同时,对于南堡凹陷老区的进一步挖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丹Fula坳陷白垩系AG组为典型的湖相裂谷盆地沉积。白垩系AG组油气资源丰富,随着勘探和开发的深入,需要分析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展布规律。为此,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在层序地层划分基础上,开展岩心分析、测井相及单井相分析,根据地震相确定沉积相,建立沉积模式,进而寻找油气勘探有利区。研究发现,AG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湖相砂岩、泥岩沉积,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和浊积扇等相带的砂体可作为有利储层,是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的有利勘探区域。该成果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风城组发育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多类型油气藏勘探区域与各沉积相带分布地区密切相关,而钻遇风城组的井比较有限,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预测各沉积相带分布就具有重要意义。对井下岩心、测井响应、单井沉积相与井旁地震反射特征开展了对比分析,建立了风城组不同沉积相类型与地震相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分频重构与波形分类地震相边界识别方法,指出风城组主要地震相平面分布范围,并结合古地貌对风城组主要沉积相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预测。所提取的地震相平面分布规律性强,与井下沉积相及岩性符合程度高,能够反映玛湖地区风城组沉积相平面分布规律,扇三角洲平原—内前缘亚相砂砾岩主要分布在玛湖凹陷西、南与北缘斜坡上倾端,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云质砂岩类主要分布在下斜坡区,并连片分布,凹陷区为大范围滨浅湖—半深湖相泥岩、白云质岩类和泥质页岩分布区,这为玛湖地区风城组下一步多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区域部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等7种沉积相类型。从沉积相平面分布来看,沙三早、中期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相,南部缓坡带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东西轴向发育东营三角洲和高青三角洲沉积,盆地内部半深湖—深湖环境内发育湖底扇相。沙三晚期湖盆萎缩,深湖、半深湖范围缩小,各类骨架砂体自盆缘向盆内形成有利的油气储集体。   相似文献   

7.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三工河组下段地震相—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在地震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波振幅、频率、连续性、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等特征,在研究区目的层划分出6种地震相类型。通过井-震结合,将地震相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沉积相。结果表明:三工河组下段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浊积扇、半深湖等6种沉积相(亚相)类型;同时该区发育5个规模较大的沉积体,大体上对应着北西、北东及南部3个物源区。综合分析认为,三工河组下段整体上岩性圈闭发育条件较差,局部发育的河口砂坝、滨浅湖滩坝、浊积扇等可以形成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8.
深水区钻井稀少,且钻探深度浅,仅利用少量的钻井资料无法完成深水区深层砂泥岩分布以及沉积相分布预测,影响烃源岩及深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以中国南海北部深水区D凹陷渐新统为对象,利用地震速度谱和钻井资料,通过速度岩性分析,预测砂泥岩分布特征,并综合分析地震相与单井沉积相、凹陷砂泥岩分布的匹配关系,划分D凹陷渐新统沉积相。结果表明:L组为海陆过渡沉积,Y组为滨浅海沉积。整个渐新统在凹陷中部和南部的浅海相以及Y组在凹陷边缘局部发育的海岸平原相等富泥沉积相,为有利的烃源岩发育相带,而Y组在凹陷边缘的扇三角洲相、滨海相以及L组在凹陷北部的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滨海相等富砂沉积相为有利的储集相带。该方法克服资料不足的困难,降低传统地震相转沉积相预测方法的多解性,为深水区深层烃源岩以及有利储集相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卢春红  纪友亮  潘春孚 《特种油气藏》2012,19(5):38-41,152,153
莱阳凹陷发现了大量的油气显示和油砂,说明该盆地有油气生成和油气的聚集,但钻孔未取得突破。为改变此现状,充分应用盆地内钻井取心资料,编制了岩心单井相分析柱状图。结合水南段沉积期特点,将莱阳盆地白垩系莱阳组水南段的沉积相划分为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滨浅湖、深湖半深湖、近岸水下扇6种沉积相类型。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将地质研究与地球物理手段相结合,对莱阳组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对地震相进行分析及对地震属性进行提取,再综合考虑原型盆地类型和区域构造背景,得出水南段的沉积相分布特征,对取得勘探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渐新世涠三段是该凹陷最主要的储集层,因此对其沉积体系发育规律的研究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研究区钻井岩心精细描述入手,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特征,确定了涠三段的沉积相并建立了断陷湖盆背景下的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碟状—席状反射、前积反射、水道充填反射是涠三段最富砂的地震相。涠三段发育滨浅湖相、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4种沉积相类型。在滨浅湖背景下,受控于南缓北陡的半地堑湖盆结构,海中凹陷整体呈现出南北分异的沉积特征,表现为在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在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同时坡折带、断裂样式、沟渠古地貌等因素控制着来自三大不同方向物源的三角洲,南部企西隆起物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并受坡折带控制在平面上划分出平原与前缘,中部涠西南低凸起物源受断裂控制在西侧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西北部万山隆起物源的沉积物通过远距离搬运在研究区西北侧湖盆边缘形成辫状河三角洲。  相似文献   

11.
川东北元坝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属于扇三角洲沉积,其中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控制着砂体的发育,裂缝能改善储层的物性,两者共同控制着储层的分布和发育.研究区构造复杂,且扇三角洲沉积通常由于河道摆动迁移导致地震层位对比难度很大.基于此,研究应用了基于地震分频技术的地震层位对比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震相分析及地震属性切片分析,并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布,子波重构后的地震数据能够清晰地刻画小断裂的发育.最终确定水下分流河道与断裂发育带的叠合区域为储层有利发育区,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西藏伦坡拉盆地东部始新统牛堡组为例,借助最新地震和钻井资料,根据盆地不同演化阶段首次将牛堡组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明确了层序要素特征及构成样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相、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将沉积体系划分出水下扇、扇三角洲、湖泊和冲积扇4种类型,明确了各层序发育期沉积相展布特征及其对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总结出断控陡坡带前端砂砾岩体、缓坡扇三角洲砂体、洪水密度流砂砾岩体和湖相透镜状砂体4类储集砂体。综合认为:断控陡坡带前端砂砾岩体是最有利砂体;缓坡扇三角洲砂体是最具勘探潜力的砂体。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北部宋站地区深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可作为深部勘探的备选领域。以宋站地区达深2井区沙河子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心、测井与录井以及三维地震等资料,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与沉积相类型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沉积演化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达深2井区沙河子组可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在三级层序内部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火山碎屑岩等4种沉积相类型,沉积相带东西分异明显。宋站地区达深2井区沙河子组沉积过程受到盆地边界断裂的控制,在徐西控陷断裂的持续活动下,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扇三角洲向徐西断裂带迁移,辫状河三角洲向断陷东部扩展,浅湖沉积在Sq4时期范围达到最大,表明沙河子组具有典型的断陷湖盆沉积特征。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及类似小型断陷湖盆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的沉积特征,通过对岩芯、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结合粒度分析手段,对柯坪塔格组上、中、下三段进行了沉积相识别与划分,在该层段识别出扇三角洲、有障壁滨海以及浅海3种沉积相,划分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潮坪、陆棚4种沉积亚相及9种沉积微相。利用地震属性信息并结合砂地比,分析了柯坪塔格组各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对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岩性油气藏已成为莫里青油田的重要勘探目标,其中双一段又是重点目的层段.通过详细观察双一段井钻取的岩心,进行了岩相划分、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及测井相分析,进而将研究区双一段划分为扇三角洲相和湖相沉积.通过研究区地震属性和融合属性的对比,认为融合属性能较好地反映单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双一段研究区的沉积相平面图.研究表明:受物源和古地貌控制,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沉积相存在差异.层序Ⅰ时期,沉积活动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层序Ⅱ时期,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研究区西部,其他地区以湖相沉积为主.该研究成果为圈闭评价和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富烃凹陷坡折带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清水河组富烃凹陷共发育4级坡折带和6期坡折带控制下的地层超覆带,为了研究清水河组坡折带砂体的成因与分布,利用钻井、岩心、地震属性等资料刻画出目的层沉积相,并结合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等技术,探讨车排子地区清水河组规模砂体发育成因与主控因素,落实砂体富集区带及勘探有利区。结果表明,清水河组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和滨浅湖2种沉积相,总体表现出"贫砂富泥"的沉积特征;有利储集砂体分布局限,主要受4个因素控制,即幕式挤压形成的"二元"(冲断挤压—应力释放)体系域、沉积相带、沟谷地貌、坡折带。坡折带之下沟谷地貌中低位体系域发育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是有利砂体富集带,也是规模油气发现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7.
惠州凹陷深层古近系文昌组(Ew)处于勘探初期,钻井资料稀少,因此通过对惠州凹陷A井区A-1井古近系文昌组NA油组(EwNA)的岩性统计及钻井取心的沉积构造进行观察,证实了该井钻遇的EwNA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地震相进行研究,识别出了楔状地震相、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及下凹充填地震相;并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划分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相,确定了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为该地区Ew地层以后的勘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变位,针对该区风城组沉积体系的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系统分析哈山地区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对哈山地区不同区域风城组进行构造演化分析,恢复其原始地层位置,开展沉积相类型分析与对比研究,恢复该区风城组原始沉积体系。结果表明,哈山地区由西向东构造挤压强度逐渐减弱,西部、中部和东部下二叠统从早二叠世至现今的挤压缩短距离分别为33.0~40.0 km、25.0~30.0 km和15.0~20.0 km;风城组发育扇三角洲、滩坝和湖泊3种沉积相,发育一定规模的火山岩。风一段沉积时期,哈山地区北部发育大规模扇三角洲和滨浅湖,中—西部发育小范围分布的半深湖—深湖与滩坝,中—东部有火山岩发育;风二段沉积时期,半深湖—深湖沉积范围明显扩大,发育厚层白云质泥岩,扇三角洲砂砾岩和火山岩分布范围减小;风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供给能力增强,北部和西部发育大规模连片分布的扇三角洲砂砾岩,局部发育半深湖—深湖和滩坝沉积。  相似文献   

19.
地震沉积学是当今国际沉积学研究热点,是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进行高频层序和沉积体系研究的有效工具,在薄层砂体勘探和开发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根据泌阳凹陷深凹区地震资料质量高、断层少、发育滑塌浊积扇的地质特点,依据地震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将核桃园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和8个四级层序。进而,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中,通过90°相位转换、分频处理、地层切片、岩心刻度等工作,开展了地震岩性学和地震地貌学研究,确定了核桃园组多物源供给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滑塌浊积扇的发育明显受控于三角洲的发育演化,明确了滑塌浊积扇砂体的形态、分布及其与油气关系,指出核桃园组SQ2—SQ4是深凹区岩性油气圈闭的有利勘探层段,三角洲前缘和浊积扇砂体为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0.
宋玲 《断块油气田》2014,21(5):597-600
对于多物源、多沉积相类型、古地貌复杂的地区,常规地震属性储集层预测技术的预测精度会明显降低。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不同物源体系及沉积相类型分区域精确描述的储集层的预测方法,并在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进行了有效验证。春风油田沙湾组一段1砂组具有西北和西南2个物源区,主要对应发育近源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远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针对西南物源远源辫状河三角洲地震强反射砂体,主要采用了振幅类地震属性特征进行储集层的识别和描述;针对西北物源近源扇三角洲地震空白反射砂体,在"坡折控砂"理论约束下利用地震资料拓频处理技术,实现地震资料有效高频成分的增强,提高地震分辨率,达到追踪描述超覆带砂体边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