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全三维纵波资料进行裂缝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裂缝性油气藏预测是当今世界石油界公认的难题。出了多方位角二维分形技术检测裂缝方位和密度方法。本文根据裂缝系统的自相似性,针对全三维纵波资料提其处理流程为:①扩大面元处理,形成超级512次CMP道集;②形成9个方位道集;③分别进行NMO校正;④按方位进行振幅标定及AVO叠加;⑤按方位进行属性检测和分析。对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用于裂缝检测具有稳定性好和分辨率高的优点,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
由纵波和转换波资料估计横波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张山  张振国  杨军 《石油物探》2011,50(6):612-619,529,530
非零偏三分量VSP记录中普遍存在着由下行纵波转换而来的下行横波,它们携带着所经过地层的裂缝信息,可以用来检测储层裂缝.针对多个裂缝系统同时存在的情况,在横波分裂理论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方位非零偏三分量VSP资料研究储层裂缝的方法.该方法分为3个步骤:一是通过水平旋转、垂直旋转和上、下行波波场分离等预处理,获得研究裂缝所需的高质量下行横波;二是进行横波分裂处理,获得独立的快、慢横波记录和初步的裂缝发育方位;三是对快、慢横波记录进行可靠性分析,剔除不合理数据,最终获得裂缝发育方位和快、慢横波时差,评估裂缝密度.辽河油田HW潜山构造带HG-2井多方位三分量VSP资料储层裂缝检测结果与成像测井结果总体上一致,且与井旁构造有着合理的对应关系,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多分量转换波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分量转换波地震勘探既具有纵波勘探深度大,资料采集相对容易和投资少的特点,又能反映地下介质的横波速度变化,该技术的这一特点,使岩石和油气的直接识别成为可能,同时,由于多分量的数据采集可以利用横波分裂产生的快慢横波时差,反映裂缝发育的主方向和发育密度,使得裂缝油气藏的勘探成为可能,如今,二者紧密相连的各向异性理论方法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地震勘探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建立与完善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系统,是这这项技术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利用S波源VSP四分量检测裂缝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利用S波源VSP四分量资料进行裂缝检测。首先利用非零偏P波对S波源进行定位,再利用Alford旋转分离出快、慢横波,并求出快、慢波时差;最后用快、慢波时差计算各向异性因子以及裂缝密度。处理结果与钻井资料对比证明,S波源VSP四分量资料是研究岩体应力和裂缝结构的有力工具.也是进行裂缝方位探测和裂缝性储层描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三分量VSP资料在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利用纵波震源零井源距三分量VSP资料的下行横波信息对井旁裂缝进行检测的原理和实现方法.首先采用能量最大法对水平分量检波器重新定位,获得P-SV波和SH波剖面;然后采用中值滤波法将下行横波从P-SV波和SH波剖面中分离出来,并拾取下行P-SV和SH波初至,进行下行横波拉平处理,得到下行横波拉平剖面;最后在下行横波拉平剖面上取一段时窗进行快、慢横波分裂,并进行分析,确定裂缝的发育方位和裂缝密度(以快、慢横波时差表示).实际资料处理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地层裂缝的主体方位和密度,结合测井资料可以对储层进行综合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8.
从宽方位P-P反射地震数据中获得裂缝信息变得很普遍。获得的裂隙密度不受地震数据相位的影响。获得的裂缝方位对地震数据相位和岩石性质敏感。除了地震数据的振幅和NMO速度外,为了唯一确定裂缝方位还需要其它信息。本文讨论了裂缝的多解性和如何解裂缝方位。Todorovic-Marinic等人(2004年)讨论了裂隙密度的稳定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讲,利用纵波地震资料反射振幅随方位角的变化可以对近似定向排列的地下裂缝导致的方位各向异性进行描述和预测。研究区的主要目的层为中浅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地震资料具有宽方位、高覆盖、高信噪比的特点。为保持地震波的方位AVO 振幅特征,减少采集和处理因素对地震波振幅的改造和畸变,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采用精细的振幅保持处理,并使用宏面元和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高目的层的成像质量。通过对5 个不同方位角叠前时间偏移结果的分析,对研究区的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进行了预测。并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资料和方位AVO 的技术特点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了各种地震方法估计位于委内瑞拉西南部的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裂缝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对沿三个不同方位采集的2D P-S数据作2D旋转方析,对同样三个方向的2D P-波数据作AVO分析,并对同一2D数据作NMO分析,同时还对在同一区块记录的3D P-波数据分别作3D方闰AVO分析及NMO分析。将几种方法的分别与在本区块4个不同位置由地层微扫描仪得到的测井数据求得的裂缝方位,最大水平应力的区域及局部  相似文献   

11.
P波资料反演裂缝方法及实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根据Grechka和Tsvankin(1998)导出的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与 NMO速度的方向关系式,对介质裂缝进行了预测。首先,在实验室进行了模型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在裂隙介质层上方的NMO速度方位变化呈椭圆状,长轴方向代表裂隙走向,长短轴之比正比于裂隙发育密度。然后,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塔里木盆地北部A区有限方位的三维地震资料中,所预测的裂隙发育带展布方位与成像测井揭示的结果一致,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这表明用本文方法识别裂缝方向和密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合肥盆地复杂地表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华勇  顾庆雷 《石油物探》2003,42(1):89-92
以合肥盆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为例,研究了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总结了一套适合该区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与流程,其中包括了静校正技术、去噪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动校正修正技术等。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证明,这些技术实用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双曲时距方程对地震资料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是建立在双曲时距理论基础之上的。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双曲方程的速度分析和动校正方法对叠加速度和t0时间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的办法。首先从理论上证明水平层状介质中基于双曲方法的动校正速度随着炮检距的增大而增大;然后以水平层状介质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曲速度分析会导致所计算的叠加速度偏大,动校正后的t0时间也偏大;反射波的炮检距越大,计算的叠加速度和t0时间偏差越大。采用非双曲时距方程可以减小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应用于复杂油气藏勘探的3C-3D、9C-3D等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裂缝性储层预测中的优势日益受到业界关注。相比于传统的纵波(PP)勘探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可以直接引入对岩性、裂缝等敏感的横波(PSV)信息。基于美国Marcellus页岩区3C-3D纵波-转换横波勘探地震资料,在简述快/慢转换横波(PSV-1/PSV-2)法微裂缝探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纵波-转换横波(PP-PSV)联合反演天然张性微裂缝识别及含气性检测过程,指出基于纵波-转换横波联合反演出的密度、纵横波速度比等组合属性参数能有效地识别天然微裂缝的开闭性,预测有利含气区带。  相似文献   

15.
储层中裂缝的存在必然引起地震波传播特征的变化,波场特征的变化同储层中裂缝密度和裂缝方位有关,因而这种特征变化可以作为检测裂隙存在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物理模型方法研究了裂缝密度和方位角变化对地震波传播特征的影响。实验发现:裂缝密度较高时,可以观测到明显的横波分裂现象;而裂缝密度较低时,仅能观测到微小的速度异常。同时快横渡与慢横波在振幅和频率特征上也具有明显差异。这些波场特征的分析对于裂缝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综合利用纵波和横波信号进行勘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以弹性波理论为基础,依据资料处理流程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①基于标量波波场理论的波场分离多分量处理技术,该技术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处理流程并进入实用阶段,其中主要包括波场分离、横波静校正、转换横波速度分析及转换横波偏移成像等核心技术.②基于矢量波波场理论的多波联合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地保持地震数据的原始信息,但目前尚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与其相配套的相关技术仍不完善,对于多分量地震实际资料的处理没有形成完整的处理流程.多波多分量技术是解决目前复杂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手段,是地震勘探发展的必然趋势.参67  相似文献   

17.
转换波三参数速度分析及动校正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转换波时距方程的精度直接影响到转换波的速度分析和动校正的精度。现今应用较多的转换波时距方程中有双曲线方程(本文称为单参数方程)、双平方根方程(或称双参数方程)及高阶非双曲方程。本文从纵波大炮检距方程出发,针对转换波传播特点,推导出了能反映介质垂向非均质性的转换波三参数时距方程,其中三参数分别指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垂向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转换波三参数速度分析及动校正方法。为了比较单参数方程、双参数方程和三参数方程的精度,利用这三种方程分别对合成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转换波三参数方程的精度高于其他两种方程。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致密砾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贡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致密块状砾岩作为油气储层比较少见,其裂缝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尚不清楚。为此,以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下侏罗统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为例,根据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在研究砾岩储层裂缝成因类型和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就裂缝对该类储层及产能的贡献大小进行了评价。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主要有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原岩裂缝3种成因类型,并以构造剪切裂缝为主,可分为东西向、近南北向、北西西向和北东东向4组裂缝;裂缝非常发育,岩心裂缝面密度平均为31.4 m/m2,溶蚀以后的裂缝在地层围压条件下的平均开度为221.28 μm;裂缝及其溶蚀孔洞的平均总孔隙度为2.26%,占该区岩心总孔隙度的67.4%,裂缝的渗透率主要分布在20.0~160.0 mD,比储层孔隙的渗透率高2~5个数量级,说明裂缝及其溶蚀孔洞是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和主要渗流通道,控制了该区天然气藏的分布和单井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以往利用三维纵波地震资料无法准确预测川西地区深层致密砂岩裂缝,特别是网状发育的规模裂缝系统的难题,在川西地区实施了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充分利用三维多分量地震纵横波地震属性、方位各向异性以及横波分裂现象估算裂缝发育的方位和密度,较好地解决了川西新场气田须家河组超致密砂岩裂缝网络系统的预测问题,为勘探和开发井位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形成了针对不同尺度裂缝的预测方法和技术流程。钻探证实,三维多分量地震技术在川西新场地区深层致密砂岩裂缝预测中效果显著,钻井成功率由过去的50%提高到了89%。  相似文献   

20.
川西彭州地区雷四段储集层构造裂缝发育,但其分布特征不清楚,严重影响雷四段天然气的高效开发。利用露头、岩心和岩石薄片观测,描述了储集层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构造应力场,基于岩石破裂准则和弹性应变能预测了雷四段储集层构造裂缝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储集层构造裂缝以剪切裂缝为主,裂缝走向主要为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裂缝延伸长度主要为10~70 m,构造裂缝密度主要为5~10条/m,喜马拉雅运动期生成的裂缝大都未被充填。喜马拉雅运动期雷四段最小水平主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以及差应力分别为72.30~106.50 MPa、126.00~183.47 MPa和48.51~92.46 MPa。研究区断裂带预测构造裂缝密度远超过15条/m,雷四段预测构造裂缝密度主要为5~11条/m,背斜高部位的构造裂缝密度较两翼低,说明研究区裂缝的分布同时受构造位置和断层的控制。构造裂缝密度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为4.2%~10.7%,预测结果可靠,为彭州地区雷四段碳酸盐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