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钢中加入微量的硼(0.0005—0.005%)能显著增加钢的淬透性.因此,可以认为,硼能够作为贵重合金的代用品,例如:镍、铬和钼,而降低合金钢的生产成本.本题研究的目的是要找出18ХГТ钢的代用品,减少铬合金的消耗。将渗碳后的硼钢及18ХГТ钢作淬透性及心部机械性能的比较,选出一种可以代替18ХГТ钢的渗碳级硼钢,其中合金含量,铬少于0.30%,钢少于0.15%,镍少于0.30%.硼的硬化因子随着碳分的增加而减低。在本题的研究中得出,碳分与硼的硬化因子之间的直线关系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探讨准解理断裂的本质。联系多晶材料的典型应力一应变曲线,对不同钢的断裂韧度试样的断口分析表明,准解理断裂可以看作是一种过渡的断裂机制。首先,一系列微观解理裂纹在高拉伸应力集中地方生核,然后这些裂纹各自沿着它本身已变形晶粒的解理面上扩展,最后借助于微观塑性聚合方式,这些微裂纹彼此连接。根据上述断裂模型可以认为:解理裂纹与塑性变形间的相互作用是准解理断裂的一种重要性质。借助于断口定量分析方法,有可能把断口形貌和一些力学参数间关系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高铬不锈钢的生产中,影响质量最严重的是钢锭中的轴心裂纹和钢材中的髪纹。本文的研究结果指出,这两种缺陷属于同一来源,没有轴心裂纹的钢锭在锻成钢材后也没有髪纹。 钢锭中轴心裂纹是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冷凝条件对它有影响。利用耐火材料做锭模可以得到内部坚实的钢锭,减小锭模模壁厚度,增大钢锭圆锥度或降低浇铸温度等只能减轻而不能完全消除裂纹。 熔炼过程中的脱氧方法对钢中夹杂物的性质和形状分布有影响。改善脱氧方法并采用薄模浇铸,可以大大地减少轴心裂纹和髪纹,从而提高钢的收得率。我们认为夹杂物的性质、多寡及其形状分布可能对钢液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有影响;改善钢液的流动性或减小其表面张力可以促进钢液的充填性能,从而弥补凝固过程中由于冷凝收缩而产生的缺陷。 在一定压力以下的真空中熔化和浇铸可以得到内部良好的钢锭。通过真空熔铸所得到的钢锭,其柱状晶区大小缩小,而柱状晶的缩小对避免钢锭中轴心裂纹有利。得到这种效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真空有去气作用,在真空中钢锭的凝固散热与在一般情况下有所不同,真空作用使钢液的性质发生变化等等。虽然,上述几方面的理论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从目前实际效果来说,真空熔化和浇铸应该认为是提高不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生产研究了碱性电炉冶炼30航空结构钢材中的发纹问题。大量生产检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指出:发纹的平均长度与钢材尺寸有密切的关采,钢锭锻轧成材后,钢材直径越小,则出现的发纹也越长;340×340公厘见方的钢锭当加工成60~70公厘直径的钢材时出现发纹的机率最大;同时钢材中发纹分布与钢锭原来部位也有一定的关系。产生发纹的原因是由于链状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如铁尖晶石(AL_2O_3·FeO)和铁尖晶石与刚玉的混合物(Al_2O_3·FeO;Al_2O_3)之类。生产试验证明:改善脱氧、采用不同的锻造比以及在锻造过程中进行扒皮可以大大减少以至完全消灭钢中发纹。 相似文献
5.
AN INVESTIGATION ON AN AUSTENITIC Fe-Mn-Al HEAT-RESISTING STE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本文作者以前的结果,对一种成分为29.4%Mn,3.8%Al,1.9%Mo,0.5%V,0.4%W,0.015%B,0.03%N,0.1%C的奥氏体耐热钢进行了下述研究: (1)热加工塑性:Fe-Mn-Al奥氏体耐热钢的高温可塑性类似于1Cr18Ni9Ti。 (2)持久强度:在600—700℃,数千小时的持久强度接近于ЭИ257T(14%Cr,14%Ni,2.15%W,0.5%Mo,0.5%Ti,0.1%C)的水平。 (3)时效过程的变化:观察并测定了在600—750℃,保温长达9500小时时效过程中的金相组织变化、沉淀相的类型、冲击功及硬度的变化。在时效过程中顺序沉淀出V_4C_3,M_6C及Laves相,时效变脆的倾向不很大。 各种实验结果表明,为节约铬与镍,Fe-Mn-Al奥氏体耐热钢有研究发展的前途,但最大弱点是抗电化学腐蚀能力差,这有待进一步寻求解决途径。 同时,指出由Fe-Mn-Al系发展出在630℃左右使用的奥氏体耐热钢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微合金化15MnNbRE钢的热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5MnNbRE钢持久强度与材料热处理状态的关系,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和长时期组织稳定性。结果表明,该钢的高温持久强度比锅炉用低碳钢20G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7.
AN INVESTIGATION OF 15Mn26Al4 LOW-TEMPERATURE STE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期比较系统地研究铁-锰-铝系合金钢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完全不含镍、铬的低温用新钢种——15Mn26Al4.它具有十分稳定的奥氏体组织,满意的力学性能,可在液氢温度下使用而不变脆。对照以前研究的Fe-Mn-Al系相图,考虑到铝有抑制高锰奥氏钢发生低温马氏体型相变和稳定低温组织的作用,以及锰和碳是稳定奥氏体的合金元素,通过实验确定钢的成分范围为(%):C 0.13—0.19,Mn 24.5—27.0,Al 3.8—4.7.与一般常用的1Crl8Ni9Ti不锈钢相比,15Mn26Al4钢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等,均有显著的优越性。 在工业生产实践中,研究出“钢温高、渣温高、模温高”和“浇注快”的“三高一快”的炼钢经验;研究出压力加工工艺必须掌握750一850℃和1150—1250℃间有两个塑性区的规津,已成批生产出各种规格的板、管、棒、丝材和锻件;还研究出不同规格的焊条和焊剂,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加工工艺。 15Mn26Al4钢经制成容器在液氮温度下进行爆破试验,情况良好,表现为明显的塑性断口,是典型的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8.
离心铸造不锈钢空心管坯裂纹缺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离心铸造1Cr18Ni9Ti钢管坯产生的裂纹形态;从理论上探讨了裂纹产生机理并提出了预防和消除裂纹的措施及较佳的铸造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低碳钢在粘土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动电位扫描法及电子计算机曲线拟合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低碳钢在含水35%的粘土中的腐蚀行为,得到了实验周期内的腐蚀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回应关系式,提出了腐蚀过程的等效电路及腐蚀机理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基本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的前提下,采用增加钢中Mn含量的方法提高冷轧碳素结构钢板St37—2G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13.
Joint Res. GP. of Institute of Iron Steel Research Shanghai No. Steel Works 《金属学报》1977,13(3):175-244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Ca~(45)作为示踪元素,研究了轴承钢冶炼过程中混渣夹杂物的形成和上浮规律,以及钢中混渣夹杂物的残留量与其分布于钢中的状况、颗粒大小、形貌和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混渣是造成轴承钢中点状夹杂物的来源之一。但是,通过适当的工艺措施,大部分夹杂物特别是大颗粒夹杂物可以排除。 相似文献
14.
15.
三峡站低碳钢土壤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埋藏在三峡土壤腐蚀试验站已33年的2种低碳钢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件以局部腐蚀为主要特征。腐蚀产物主要由FeO(OH)、FeCO3、Fe2O3、Fe3O4及铁的硫化物和一些铁盐所组成。焊缝及钢中的夹杂导致局部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本文叙述在某低碳钢板材夹层所观察到的非金属夹杂物的特征,并对夹层的来源进行了分析。金相检查结合X射线鉴定结果指出矽酸盐夹层与受钢液侵蚀过的粘土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大致相同,主要为莫来石(3Al_2O_3·2SiO_2)及方石英。根据钢的生产过程,夹杂物的特征及粘土耐火材料受钢液侵蚀后化学成分改变的情况,认为矽酸监夹层的来源可能与钢液中的MnO或MnO·FeO侵蚀粘土耐火材料有关。这种分析并得到了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