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陵江 《新食品》2007,(25):38-38
作为经销商。虽然和黄酒厂家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从长远角度,我看好黄酒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皮开国 《新食品》2009,(20):I0001-I0001
在黄酒市场遇冷、销量下滑的状况下,几乎所有人都以为看到了黄酒的宿命:全国化运动退潮、回归区域酒种、退守传统市场……然而,作为最早经营黄酒、且直到现在还在坚持经营黄酒的经销商,我却看到了冰面下潜藏的暖流。  相似文献   

3.
纵横论黄酒     
黄炎远 《中国酒》2008,(1):72-73
2004年11月18日,随着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古越龙山在央视广告黄金段招标会上的创世纪一拍,古老而神秘的黄酒终于撩开面纱,拉开了全国营销的大幕。在一片“黄酒春天到了”的欢呼声中,黄酒销售热情空前高涨,企业争相推出新品,经销商频频圈地、下单,消费者踊跃尝试。两年多过去了,我们盼望的美好局面却并未如期而至,黄酒销售普遍进入了一个徘徊不前的瓶颈,于是,  相似文献   

4.
李青峰 《新食品》2005,(13):6-6
从去年开始,贵刊和许多媒体都对黄酒行业做了许多相关报道,但是我觉得这些报道更多侧重于在市场、营销层面。而我觉得其实黄酒作为一种区域化色彩很浓的产品,在外埠市场的普及程度很低.不要说消费者.大多数经销商对黄酒的营养价值、饮用方式、文化内涵等基础知识都没有了解.建议贵刊从这些方面多多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浙江人.能从事黄酒的销售工作是我从没有后悔过的选择。从2003年偶然进入黄酒界,5年来我见证了黄酒在重庆启动、发展、高潮、阔整的整个过程。虽然现在重庆黄酒市场的品牌比前几年少了很多,但是古越龙山的名气却越来越大。单从我公司的情况来看.2007年的涨幅也接近30%.今年古越龙山在重庆的酒店终端以及团购渠道依然是十分强势的品牌,有望继续保持这个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近来与很多净水器经销商交流,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要么不做市场调研,要么做点很浅显的市场调研(相对而言也是一种进步了),就一头扎进"水"中,也有很多经销商根本就不  相似文献   

7.
张静 《新食品》2008,(18):88-88
在2006年的唐山市场上,黄酒因为适应了唐山消费者猎奇、跟风的消费心理,加上当时各大黄酒企业对唐山市场进行了大力度的市场投入。一时之间引起了消费者以及经销商的追捧。但在随后的两年之中,黄酒的消费却在唐山市场上表现出了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8.
张静 《新食品》2008,(18):87-88
黄酒在成都的销售历史可以追溯到20年前,成都聚垒商贸公司首先将古越龙山带进了四川。随着多年的市场培育,以及前几年众多经销商对黄酒的追捧,到目前,成都已经拥有了部分固定的黄酒消费群体,他们是来自江浙一带的常驻人口以及年龄较大的成都消费者。习惯和对健康的追求是这部分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洲同 《新食品》2008,(14):18-18
黄酒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酒类,在一阵喧嚣之后,开始淡出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视线了,如中国足球之于中国球迷一般。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投入了太多的期许,如今却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感慨。如果黄酒再不振作起来,重新梳理产品、价格、市场、推广,中国足球的今天就是中国黄酒的明天。为什么黄酒之风如此之快刮过?除了《新食品》罗列出的种种关于厂家、经销商的原因外,  相似文献   

10.
虽然黄酒走全国化的路径已经5年了.但是对于大部分外埠市场来说,黄酒还处于品牌建设期。这个时候需要全行业对黄酒进行一致的宣传推广.在市场上进行合理有序的竞争。然而。我们看到在快速上升了两三年之后.黄酒却陷入市场下滑的迷局.追问原因。  相似文献   

11.
肖竞 《新食品》2008,(22):56-57
占上海市场主导地位的海派黄酒,正面临绍兴黄酒的全面进攻.一场信心、耐力和意志力的比赛在上海重新展开。  相似文献   

12.
龚学斌 《新食品》2010,(4):39-39
很多厂家和经销商不重视大众产品的营销,一味以价格取胜,这是不理智的。成本始终是一个定值,价格一低再低只能更加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降低服务质量。也满足不了终端对利润的要求,最终只能将自己推到绝路。  相似文献   

13.
李建祥 《新食品》2012,(18):38-38
十年前.当我们在河南省会郑州推广绍兴黄酒时,北方城市的人们还只是把黄酒当作调料用,并没有真正把黄酒当成酒。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培育,许多消费者逐步认识到黄酒的价值,观念在悄然地改变,现在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黄酒的影子。黄酒的热度,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黄酒必然会以燎原之势蔓延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4.
冯社浩 《现代家电》2012,(15):41-42
本文作者之前一直在总部从事渠道开拓工作,经常与卖场谈判。最近他被调往市场一线,被任命为区域经理。市场操作更是明刀明枪,一不小心就是伤痕累累。看到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市场一线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但是作者善用自己的优势,保持一颗不服输的心,从弱到强,步步为赢。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是黄酒行业走进大众视野的一年,先是中央电视台率先提出为黄酒企业广告宣传提供优惠政筑然后是黄酒企业在资本市场狂飙突进。这不禁让大众审视,为何这一传统的区域性酒类拥有如此火的市场爆发力。  相似文献   

16.
黄酒之困     
姜晓云 《新食品》2013,(19):J0010-J0012
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页。在改革开放初期,黄酒与其他酒种的产业规模和商业化程度还没有太大差异。如今,白酒、葡萄酒在市场规模、产品普及率和消费者认知方面都超越了黄酒。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困住了黄酒产业的发展?黄酒困局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龙晓敏 《新食品》2013,(11):89-89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聚焦点已从安全升级到健康营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养生健康著称的黄酒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呢?今年4月。记者在浙江之行中对黄酒的多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大家一致认为,黄酒要振兴发展首先就是攻破消费壁垒。  相似文献   

18.
杨沐春 《中国酒》2011,(4):12-21
傅祖康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作为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自入主"会稽山"以来,就没有"消停"过。他以大开大阖的手法试图改写黄酒产业的格局,以大无畏的精神树立了"会稽山"在行业的威望,以顽强的意志奠定了会稽山今天稳居前三甲的地位;他是开拓者,更是引领者。他是这个行业的"异数",前有"狂人"之称,后有"搅局者"之誉。  相似文献   

19.
《新食品》2008,(13):20-23
时间倒推到五年前.作为食品行业“担当道义、洞察先机”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本刊曾经为黄酒那激动人心的一跨而兴奋.这种兴奋.源自于我们对黄酒行业复兴的期盼.以及为经销商增添新商机而发出的由衷高兴,由此,在那一刻,我们相信.黄酒的春天就在不远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