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卢玉东 《中国酒》2013,(10):39-39
现今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着痛苦地调整,白酒企业出现了普遍的战略迷失,可谓乱局重重,但必将英雄辈出。 在天恩金茅(北京)营销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宝明看来,“负面影响只是短期的,只要保证酒品品质和企业发展的战略得当,中国白酒业一定会持续稳健增长。  相似文献   

2.
白酒文化生命周期表明:中国白酒市场仍然处在成长阶段;白酒的特殊文化属性和民族价值决定了其特殊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在多元化文化并存、发展的当今时代.吸收了其他行业文化精华和富集中华民族文化的白酒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白酒文化竞争经历了从大区域到小区域的过渡;白酒文化的竞争战略也经历了文化素质到标歧立异,再到核心竞争力树立的不断提升。文化竞争是一种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的竞争,是非常重要的竞争手段;对此,白酒业的振兴需要白酒企业打出文化大旗,将白酒市场优势与白酒文化优势紧密相连,一方面积极建设良好的酒文化氛围.提升整个白酒行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产品竞争优势。(孙悟)  相似文献   

3.
简论中国白酒生产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白酒技术经历了启蒙、成长、提高和发展几个阶段,现正走向现代化。当前白酒酒种的发展主要有:1.固态发酵的传统白酒。固态法白酒是中国白酒的脊梁。2.新型白酒,它是白酒工业的技术进步。3.功能性白酒,它是“药食同源”健康思想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王健 《新食品》2012,(9):47-47
正如郎成平教授所言:只要看到泡沫,就是更大危机的前兆。我的判断是中国白酒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因为,中国白酒正处在全行业的迷茫阶段:行业内的迷茫,行业外的泡沫加剧。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为中国名酒60年活动事宜,新食品杂志社社长汪歌带领我们一行人在南京拜访了中国白酒技术权威、业界泰斗沈怡方先生。专访中,除了回顾名酒评选历程外,沈老还提到了当前白酒行业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制约着中国白酒的发展。他同时指出,白酒工艺技术的市场化仍然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听听这位白酒泰斗是怎样看待目前的中国白酒业.以及对其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怎样的建议和期许。  相似文献   

6.
庄名扬 《酿酒科技》2007,(2):95-99,103
中国白酒酿造微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其种类主要包括原核生物中的细菌、放线菌,真核生物中的酵母菌、霉菌。中国白酒特殊的传统工艺引导着中国白酒、酿造食品等的科学及技术进步。适量饮用中国白酒有益健康的佐证,中国白酒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低分子有机酸、高级脂肪酸及乙酯、酚类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等。(孙悟)  相似文献   

7.
中国白酒行业现正走向理性和成熟。酒度中低度化、传统固态白酒高档精品化已成为白酒发展的主流。著名白酒专家高景炎先生针对目前白酒市场特点、发展趋势和白酒生产领域中表现出的特点,精辟地概括为两个“六多六少”。对于市场的变化,企业的营销核心应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营销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发展,引导市场消费新潮流。(丹妮)  相似文献   

8.
马勇 《酿酒科技》2004,(3):19-21,26
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于2004年元月9日至10日在京隆重召开。改革开放以采,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中国白酒工业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全国白酒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801万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中国白酒工业正在经历着大有作为的发展时期。发展白酒工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同时,白酒生产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升值,为饲料生产或畜牧业直接提供原料,为国家财政积累做出贡献并能大量安排劳动就业人员。中国白酒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始终依赖于科学研究的突破与工艺技术的创新.白酒工业是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与工艺技术发展的行业,是坚持与时俱进,积极采用当代高新技术,促进中华民族传统食品产业发展的典范。这次召开的首届白酒科学技术大会,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影响,是创造史流与学习机会的一种方式。目的是在全国白酒行业推动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同时,大力表彰和宣传为中国白酒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做出优异成绩的科技专家,在全行业树立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基础,以文化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理念,不断引导白酒工业在积极健康的发展道路上胜利前进。(小雨)  相似文献   

9.
《新食品》2011,(18):150-151
中国白酒灿若星河,千百年来的地域文化背景与物质口味的不断衍变,使得其始终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受广阔的地域文化、气候环境、原料水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白酒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形成了各香型流派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消费者对白酒口味日趋个性化的差异需求。提升白酒香型竞争力已成为未来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刘彬  郭斌 《新食品》2005,(15):44-44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最典型的白酒香型之一,浓香酒一直牢牢占据着全国白酒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整体市场份额达80%以上,说是浓香一统,绝不为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白酒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川省作为酿酒大省其白酒的质量安全关系着人民的健康与经济发展。白酒质量监管体制在规模以上企业较为健全,在中小酒企中存在一些问题,白酒质量可能存在一些隐患。该文通过现有的文献,结合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方式,针对白酒生产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监管部门当前形势下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进行整合分析,旨在保护人民的健康权益,降低白酒安全质量风险,促进白酒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雪莲  罗月婷 《新食品》2006,(A02):67-67
金六福企业作为一家白酒经销商,旗下的金六福酒已成长为中国白酒新锐品牌的老大,其“春节回家”的品牌营销策划正引领着一场新的民俗文化运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邓波  王朝成 《新食品》2006,(24):48-48
经历数年培育,2006年中国高端白酒全面复苏。截至年底,除了水井坊、国窖1573原有超高端白酒全面飘红,五粮液年份酒、茅台年份酒、红花郎酒也成后起之秀,纷纷迈过数亿元大关。地方名酒企业也纷纷进入高端和超高端白酒价位,并取得不俗业绩。  相似文献   

14.
小酒青春考     
《新食品》2014,(22):44-51
序 调整下的白酒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意识形态上的风暴——新观念和新尝试彼此作用,接踵而来,以至于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其形成统一的认知。“大众酒”是这样,“定制酒”是这样,而近来风头正盛,褒贬不一的“青春小酒”同样如此。青春小酒究竟应当怎么定义?答案可能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5.
向宁 《新食品》2007,(25):82-82
红星、牛栏山、皇家京都俗称二锅头“三驾马车”,这么多年过去了,“三驾马车”之一的皇家京都聚集了一大群部队里走出来的精英,正引领着时尚与传统相融的京派白酒文化。频频亮剑全国白酒市场。  相似文献   

16.
张卓东 《中国酒》2003,(4):24-25
很多人都说现在中国白酒市场混乱一团,我想市场本质不是这样,时代的演进预示着中国白酒市场正从感性走向理性消费。炒作和投机行为将慢慢被市场所抛弃,企业现实整合能力将决定着产品的市场销售状况。我感觉文化是白酒产品的灵魂,决定着消费群。白酒企业是艺术家调控着市场的完美性。暂且把文化、企业称为白酒市场的势能量。产品终端价值、渠道价值决定着市场的大小,暂且称为动能量。能量在物理学上分为势能和动能,市场的操作也需要一个能量的转换过程,变内部企业竞争力能量为外部市场销售的能量。  相似文献   

17.
尹爱玲  罗月婷 《新食品》2006,(A03):46-46
近年来,白酒消费呈现出新的趋势,一引起传统香型的白酒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白酒界自主创新成为中国白酒发展的旋律,在2005年中国白酒专家论坛上,与会的五粮液、茅台、洋河等酒界重量级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要振兴中国白酒,必须自主创新、做好“味”的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向宁  郭斌 《新食品》2006,(22):19-21
在板块竞争得到众多白酒区域势力认同的当前,苏鲁豫皖四省的白酒企业正以黄淮流域白酒产业带为核心,以“板块共振”的形式向川、黔等板块发起挑战,他们能否把中国白酒消费的“仓库”变成黄淮白酒板块的黄金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胡承  应鸿  许德富  刘向阳  胡永松 《酿酒科技》2004,(4):101-101,100
中国传统白酒的必由之路是向低度、低毒、低损害方向发展。现代白酒则依托了高科技,结合传统酿酒工艺,在酒中添加了无色、无味并具有保肝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液,使口感仍保持传统白酒的风格。所以。传统白酒是现代白酒的基础,现代白酒是传统白酒的继承和发展。开拓有机食品是现代白酒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白酒机械化发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发展阶段,但成效仍然不容乐观。对中国白酒生产的包装、制酒、制曲、酒库管理机械化发展进行总结,并与台湾白酒生产机械化程度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差异和借鉴之处。中国白酒生产机械化发展势在必行。目前一些大企业正在进一步加大生产机械化的研发和建设力度,相信再经过10年、20年的努力,中国白酒酿造机械化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