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坪溪土石坝安全复核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朱晟  曹广晶  张超然  周良景 《水利学报》2004,35(11):0124-0128
利用施工期的现场监测资料,应用非线性粘弹性有限元仿真分析,对茅坪溪土石坝进行了安全复核。采用邓肯E-μ模型作为坝体填料的本构关系模型,沥青混凝土材料参数根据监测资料反演求得。大坝的安全复核分析结果揭示了分区填筑的高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变形和应力特性。结论认为:水库蓄水后沥青混凝土心墙不会产生水力劈裂,大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大竹河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渗漏分析及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竹河水库大坝为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石渣坝,水库蓄水过程中坝体渗漏量偏大、浸润线偏高。蓄水至1 212.2 m时,下游坝坡高程1 182~1 185 m出现平行坝轴线的散浸带,并在局部形成流淌状。鉴于水库大坝渗漏问题严重,采取物探检测、连通试验以及对坝体渗漏进行反演计算,结合坝体安全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得出坝体沥青混凝土心墙存在渗漏;针对坝体结构特点,对大坝渗漏处理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后,从有效、可靠、安全、经济等综合分析比选,推荐混凝土防渗墙方案,此工程的渗漏分析及处理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病险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变形观测资料,以坝基地质条件为基础,分析茅坪溪防护大坝基座段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变形与坝基弱风化岩体的对应关系。讨论和分析了2003年5月20日三峡水库开始蓄水至135.9m,最高蓄到139m以后大坝基座段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到高程135m时其变形量远小于设计变形量,总体趋势是弱风化带上部岩体厚度大的地段其变形量也相对大,说明变形符合客观规律,但是,相邻两点间垂直变形量之差都为毫米级,对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变形影响较小,不会导致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4.
泥质粉砂岩湿化变形明显,官帽舟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首次尝试在上游水下填筑区采用泥质粉砂岩填筑,软岩开挖料占总填筑量50%以上。工程已经蓄水运行19个月,坝体渗透稳定;坝体表面和内部变形稳定,说明官帽舟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采用软岩筑坝技术是成功的。通过合理的坝体分区设计,控制泥质粉砂岩的压实标准,首次提出了初期蓄水前预沉降稳定期,成功解决了坝高100m级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软岩填筑坝壳的变形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等效线性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在建的某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进行了理论计算,重点研究了大坝在运行期各工况水位下的渗流,以及施工期、蓄水期大坝的应力变形分布,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施工期大坝安全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蓄水期大坝渗流、坝体及心墙应力变形进行了预测分析。分析表明:其施工期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监测资料基本一致。大坝防渗效果较好,沥青混凝土心墙及防渗帷幕起到了主要的阻水作用。坝体应力变形分布规律较为合理,心墙与过渡料及填筑料间能协调变形,工作性态良好,符合土石坝应力变形规律,为下一步水库蓄水验收及蓄水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铜场水库大坝为黏土心墙堆石坝,2010年7月15日填筑至设计高程,该工程2011年12月10日下闸蓄水。文章通过对初期蓄水监测资料的分析,初步揭示了铜场水库大坝在上游水位的作用下,坝体渗透水位上升的原因。监测成果表明:1初期蓄水对大坝沉降影响不大;2 0+090 m与0+145 m断面的倾度为0.01%~0.07%之间,说明心墙沉降比较均匀;3坝体渗流监测点的渗透水位随上游库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成屏一级电站面板堆石坝坝高74.6m,该工程分期蓄水,1988年12月当坝高填筑至325m高程,第一期混凝土面板铺筑至320m高程时,水库即开始蓄水,同时继续填筑坝体,初次蓄水(1989年4月—12月)水库最高水位达338.52m高程,约为86.5%设计水头,坝体监测设备已正常运行。并取得了各项监测成果。本文介绍了该坝初次蓄水前后的监测成果,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该面板坝监测成果在国内尚属首例,对于类似的其它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凝土心墙作为土石坝的一种防渗结构,具有防渗效果好、施工便捷等诸多优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型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该坝型填筑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的质量控制体系,并探讨了如何开展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填筑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对大坝填筑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可以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31日,糯扎渡电站大坝心墙填筑至575m高程、垫层混凝土全面浇筑至610m高程,标志着糯扎渡电站年度施工任务圆满完成。上游坝壳区填筑到615m高程、下游坝壳填筑到607m高程,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0.
1工程概况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属1级建筑物,最大坝高108m,坝顶长362m,坝顶宽度12m,心墙底宽为67·8m,上游坝坡1∶2·5,下游综合坝坡1∶2·33。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上采用宽心墙,以满足抗震要求和坝体安全。坝址区河谷狭窄呈“V”形,两坝肩为沟梁相间的梳状地形,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尤其在坝体回填高峰期干扰大。大坝工程于2002年4月10日开工;2002年10月9日截流;2003年4月24日完成上游围堰填筑;2004年10月17日坝体填筑至高程980m;2005年4月28日坝体填筑达至高程1001m。坝体填筑总量336万m3,填筑月强度39·45万m3,大坝…  相似文献   

11.
目标大坝填筑:8月17日,大坝心墙填筑达到230m高程,比计划提前44d完成。截止到8月底,大坝累计填筑总量达4097.7万m3,占大坝设计填筑量5185万m3的79%。小浪底大坝达到230m高程时,坝前库容达37亿m3,为小浪底年底发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标进水塔工程:截止到8月11日,进水塔混凝土浇筑达到283m设计高程。浇筑混凝土89.05万m3,历时3年的进水塔混凝土浇筑全部结束。目前,进水塔金属结构安装已完成70%。目标金属结构安装:孔板洞和发电洞的事故闸门、启闭机和埋件均已安装完毕。…  相似文献   

12.
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大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该工程于2005年6月25日下闸蓄水,蓄水后的安全监测成果表明,帷幕和心墙工作正常,防渗效果良好,心墙渗流逸出点高程低于设计要求,绕坝渗流很小;心墙沉降均匀、基本稳定,单点和累积最大沉降量均小于设计要求,大坝运行性态正常.  相似文献   

13.
新疆呼图壁河石门水电站地处于我国西北高寒地区,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是大坝的主要防渗体.本文从为满足高寒地区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设备配置、摊铺碾压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和比选,确保了各设备、工序等配置合理,满足施工进度,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冶勒大坝位于四川省南桠河流域上游,是亚洲最高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并且建在复杂地质条件上。从2005年1月1日蓄水以来,已经3年蓄水运行的考验,埋设于大坝内部各种监测仪器对大坝的运行状态提供了详细的监测资料。在5.12汶川大地震后,通过对监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初步认为,地震对其影响较小,对大坝安全未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西域砾岩区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设计、施工及监测成果,对施工期、蓄水期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变形及应力应变的安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大坝及心墙变形和应力、心墙温度、大坝渗流和坝后渗漏等关键监测内容。分析表明大坝及其心墙现阶段变形稳定,应变、应力测值和温度变化正常,工作性态良好。其中关于大坝及绕坝渗流场形成的过程及渗漏情况分析,可为今后大坝的运行安全及同类地质条件下大坝防渗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象山水电站大坝心墙裂缝处理方案选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山水电站大坝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当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坝体堆石分别填筑至282.3m、282.8m高程时,由于资金未到位被迫停工,8个月后复工,发现沥青混凝土心墙两坝肩处分别出现裂缝。经与设计部门共同研究,并对多种处理方案进行了比较,最后选定对两坝肩裂缝分别采取重新浇筑心墙方案、心墙上游补贴加固与端头粘贴土工膜方案。  相似文献   

17.
引子渡水电站位于乌江上游南源三岔河的下游,水库总库容5.31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360MW,年均发电量9.78亿kW·h。引子渡水电站枢纽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岸溢洪道、右岸发电引水洞、发电厂房等组成。1999年10月28日开始进场公路施工;2001年10月16日截流,12月30日开始坝体填筑,2002年10月底填筑至1075m高程。受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国电公司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承担引子渡水电站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自2002年7月开始,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在现场先后组织召开了工程蓄水安全鉴…  相似文献   

18.
《红水河》2018,(5)
笔者以在新疆高寒地区的达克曲克水电站大坝应用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为例,从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施工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拌和、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温度控制及防护措施等方面,针对制约高寒地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黄金坪水电站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心墙顶高程1 480.7 m,底高程1 405.5 m。沥青混凝土心墙是土石坝坝体防渗的关键部位,施工中对温度控制要求高,受气候条件制约大,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质量控制是其重点。从防渗效果看,所采用的配合比是合理的,所采取的质量管理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20.
李剑峰  李伟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8):23-23,41
聚宝电站大坝工程为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为保证第二年10月份蓄水发电,冬季不停止施工。文中主要介绍了沥青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各项技术要求及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