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甲醛(HCHO)、苯(C<,6>H<,6>)、甲苯(C<,7>H<,8>)等,是一类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的室内空气污染物[1-2].传统的脱除VOCs的方法有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热焚烧法等,这些方法在经济上或处理效率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用于室内空气中VOCs脱除的理想方法应该同时具备脱除效率高、室温脱除、操作简单、能耗低及无二次污染物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双氧水氧化法脱除胺液中S_2O_3~(2-)的研究与实践应用。脱硫胺液中S_2O_3~(2-)浓度升高后,技术人员向胺液中添加双氧水,将S_2O_3~(2-)氧化为SO42-脱除。该方法S_2O_3~(2-)脱除效果明显,阻止了硫单质析出,将胺液中S_2O_3~(2-)浓度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确保脱硫装置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以聚偏二氯乙烯(PVDC)乳液为对象,研究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化学-物理法对脱除PVDC乳液中残留VDC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物理法脱除PVDC乳液中残留VDC效果最佳,VDC残留量可以达到很低。  相似文献   

4.
正本发明涉及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4-(4-甲酰基苯氧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首先采用4-羟基苯甲醛与碳酸钾在阻聚剂和抗氧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钾盐,通过共沸回流脱除反应生成的水,然后再将脱除水的钾盐与4-氟苯甲醛反应,制得4-(4-甲酰基苯氧基)苯甲醛产品。本发明制得的4-(4-甲酰基苯氧基)苯甲醛产品  相似文献   

5.
层状二硅酸钠因具有良好的助洗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固体硅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玻璃调模、干燥脱水及煅烧结晶的方法制备δ-层状二硅酸钠。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煅烧温度为影响产品钙镁离子脱除容量的最主要因素。分别以钙离子脱除容量(CBC)和镁离子脱除容量(MBC)为指标,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均为不规则层状结构的δ-层状二硅酸钠,晶体结构对钙镁离子脱除容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氯乙烯对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均有毒害,并具有致癌作用。我国PVC国家质量标准(GB/T 5761-93)规定悬浮法通用型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含量优等品≤8×10~(-6),一级品≤10×10~(-6)。要求生产厂必须对PVC中残留的VC进行脱除。当前国内悬浮法PVC残留VC脱除方法按工艺讲,  相似文献   

7.
《化学工程师》2004,(6):60-60
由西南化工研究院开发的用N -甲酰吗啉(NFM)脱除天然气凝析油中硫化物的新技术 ,最近通过了专家鉴定。天然气凝析出来的凝析油 (又称天然气油 ) ,主要成分为C5~C8烃类的混合物 ,含有二氧化硫、噻吩类、硫醇类、硫醚类和多硫化物等 ,气味恶臭 ,对铜腐蚀性极强 ,作为汽油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脱硫净化处理。该脱硫剂脱除力强、适应性广、脱除效率高 ;对溶解度小 ,其投资较催化氧化等方法更省、操作更简便 ,操作费用低 ,加拿大已建成用NFM进行天然气脱硫的工业装置 ,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用N -甲酰吗啉 (NFM)脱除天然气凝析油中硫化物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通过萃取法脱除湿法磷酸中的金属阳离子,研究3种萃取剂在不同的实验温度、搅拌时间、相比等条件下对金属阳离子杂质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60~65℃、搅拌时间25 min、稀磷酸与萃取剂体积比1∶3条件下,P507(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酯)对金属阳离子脱除效果最明显,对Fe~(3+)、Al~(3+)、Mg~(2+)的脱除率分别达到63.3%、55.0%、47.1%。  相似文献   

9.
刘晓恒 《中氮肥》2022,(5):54-57
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400 kt/a醋酸装置采用低压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工艺,实际生产中铑系催化剂溶液中金属离子逐渐累积,会影响产品质量,原有置换方法存在铑的浪费问题。鉴于金属铑的价格昂贵及其稀有性,为节约生产成本,在对铑系催化剂溶液中金属杂质离子脱除方法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龙宇煤化工2020年3月以来先后对酯化法(离线脱除)、硫化法(离线脱除)、树脂脱除法(在线脱除)进行了实际操作探索,均取得了成功。综合对比三种脱除方法,树脂脱除法在脱除金属杂质离子的同时基本上不影响催化剂溶液中金属铑的浓度,且可实现在线脱除,可视为最佳选择。2021年3月龙宇煤化工树脂脱除法在线脱除铑系催化剂溶液中的金属杂质离子尝试成功后,至今一直使用此法。  相似文献   

10.
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烯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原料,C-3位引入乙烯基后,用三氯化铝和苯甲醚脱除4-羧基保护基,青霉素酰化酶脱除7-氨基保护基制得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烯酸(7-AVCA)。引入乙烯基过程中,碘代、季膦化和Wittig反应同时完成,含有碘化钠和过量甲醛的水相可以进行套用,明显降低了昂贵碘化钠用量,脱除4-羧基保护基的新方法杜绝了苯酚对环境的污染,总收率为71.4%;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同预处理方法获得的玉米秸秆底物研究木质素脱除对纤维素酶吸附量及酶解效率的影响。相比于其他处理方法,2%(质量分数)NaOH处理的底物具有最高的木质素脱除率(85%),最高的底物可及性[4.7 mg·(g 葡聚糖) -1]及酶解效率(18.9%)。通过对不同处理获得的底物进行Langmuir吸附等温曲线模拟,获得了最大吸附量(Wmax)与吸附平衡常数(K),且木质纤维素酶水解效率与纤维素酶吸附量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8),表明脱除木质素能很好地提高底物可及性与酶解效率。然而,提高NaOH浓度(3%,4%)进一步脱除木质素时,底物可及性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单糖的效率反而明显下降。因此,适当脱除木质素而提高底物对纤维素酶的可及性将有助于获得更有效的酶水解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SiO_2-0.1CuO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Cu/Si物质的量比和焙烧温度对苯并噻吩氧化脱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BET)、热重-差热分析(TG/DSC)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主要以CuO形式存在于催化剂SiO_2-0.1CuO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的SiO_2-0.1CuO催化剂,在500℃焙烧后,脱硫效果最好,该催化剂呈不规则形状,粒径较SiO_2大,比表面积比SiO_2小。当模拟油10 mL,V(乙腈)∶V(模拟油)=0.3∶1,催化剂0.05g,氧化剂双氧水(质量分数为30%H_2O_2)0.05mL,在反应温度65℃的条件下反应60min时,苯并噻吩脱除率可达49.7%。  相似文献   

13.
化学团聚技术是实现燃煤烟气超净排放的有效技术之一,采用燃煤热态实验系统,分析探讨化学团聚技术促进电除尘对PM_(2.5)和SO_3的脱除作用,考察了化学团聚剂添加前后细颗粒化学组分及粒径的变化,以及化学团聚室、电除尘出口PM_(2.5)和SO_3浓度变化,并分析促进PM_(2.5)和SO_3脱除的机理。结果表明:喷入化学团聚剂后,细颗粒粒径峰值由0.1μm增大到3μm左右,细颗粒化学组分基本保持不变;电除尘出口细颗粒物数量浓度由5.8×10~4 cm~(-3)降低到3.2×104 cm~(-3),电除尘效率提高45%;烟气SO_3浓度由40 mg·m~(-3)提高到100 mg·m~(-3)时,单一化学团聚对SO_3的脱除效率由42%提高到68%,协同电除尘SO_3脱除效率由66%提高到86%。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美国、日本关于活性炭对焦糖色素脱除力的试验方法与脱色率 (脱色力 )的计算。详细剖析了国内以往对焦糖色素脱除力的试验方法与脱色率 (脱色力 )的计算、以及新近修订的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中对焦糖色素脱除力的表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预处理方法获得的玉米秸秆底物研究木质素脱除对纤维素酶吸附量及酶解效率的影响。相比于其他处理方法,2%(质量分数)Na OH处理的底物具有最高的木质素脱除率(85%),最高的底物可及性[4.7 mg·(g葡聚糖)-1]及酶解效率(18.9%)。通过对不同处理获得的底物进行Langmuir吸附等温曲线模拟,获得了最大吸附量(Wmax)与吸附平衡常数(K),且木质纤维素酶水解效率与纤维素酶吸附量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8),表明脱除木质素能很好地提高底物可及性与酶解效率。然而,提高Na OH浓度(3%,4%)进一步脱除木质素时,底物可及性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单糖的效率反而明显下降。因此,适当脱除木质素而提高底物对纤维素酶的可及性将有助于获得更有效的酶水解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型无磷洗涤剂助剂层状二硅酸钠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所合成的无磷洗涤剂助剂层状二硅酸钠(δ相、β相、α相),用XRD、SEM、^29SiNMR、钙脱除容量和速率、pH值等方法进行了物理化学特性的比较研究。得到了所合成的样品δ相和α相是纯相;β相样品是以.β相为主含δ相的复合相。钙离子脱除特性测定结果表明:3的钙离子脱除容量分别为336mg/g(以CaCO3计,下同,δ相)、241mg/g(β相)和181mg/g(α相),有较大差异;而且3的钙离子脱除速率有明显差别,其中以δ相的脱除速率最快。结果还表明:良好的钙离子脱除容量,较快的钙离子脱除速率是δ相层状二硅酸钠具有比较好的洗涤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业尾气高湿度、PM2.5难去除特性,提出废气-废水多相交叉流阵列脱除PM2.5的新方法,尾气横掠液膜柱阵列,蒸汽发生冷凝带动PM2.5向气液界面运动。使所有液膜柱阵列成为独立脱湿除PM2.5分离单元并组成串-并联结构,对分离单元建立水蒸气和PM2.5颗粒传质微分方程,颗粒的脱除速度正比于水蒸气传质通量,得出尾气冷凝脱湿、除PM2.5效率。理论分析表明,PM2.5颗粒脱除效率正比于水蒸气脱除量,对交叉流阵列入口尾气T=100℃、H=0.626kg/kg,气液界面Tw=20℃,100排交叉流阵列组成的串-并联结构液膜柱群湿度脱除、PM2.5脱除效率分别为96%、70%。对20(列)×100(排)交叉流阵列进行实验,实验值略大于理论值。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α-烯烃脱除含氧化合物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主要的脱除方法有化学脱除、物理吸附、加氢法、溶剂萃取和精馏等。通过对比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得出:精馏法和物理吸附方法为最佳的脱除方法,含氧化合物脱除率高达99.995%。同时,指出了脱氧方法的不足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轨道模型对湍动扩散及温度场耦合下的气液交叉流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气液相温差、气速、粒径等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泳作用对脱除率的影响较小。对10排45根错列排布的液柱群,当气液相温差由0℃变化到50℃时,脱除率由15.11%增加到了15.50%;惯性碰撞和湍流扩散为颗粒被脱除的主要因素,降低气相速度可使脱除率增加。当气速从0.5 m·s~(-1)到1.0m·s~(-1)时,脱除率从21.75%减小到15.11%。  相似文献   

20.
姜翠玉  刘蕾  邵雪  梁书源  李明轩  张龙力 《精细化工》2019,36(10):2136-2141
以水杨醛类Schiff碱为配体,与Co(NO_3)_2、Cu(NO_3)_2反应合成6种Salen(M)型配合物Ⅰ~Ⅵ。以1-己硫醇、二丁基硫醚和2-甲基噻吩为模型化合物配制模拟油体系,考察了配合物Ⅰ~Ⅵ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并分析了配合物结构与氧化脱硫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6种配合物在75 min时的总脱硫效果为Ⅵ>Ⅴ>Ⅳ>Ⅰ>Ⅲ>Ⅱ,Ⅵ的总脱硫率为31.9%。对1-己硫醇及二丁基硫醚脱除效果最佳的是Ⅴ,脱除率分别为74.2%和65.1%;对2-甲基噻吩脱除效果最好的是Ⅰ,脱除率为26.8%。构效关系研究表明,中心金属离子与O_2的配位能力越强,配体的共轭体系越大、电子云密度越高,配合物的脱硫性能越好;通过IR和离子色谱对单一硫化物模拟油体系氧化前后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硫化物氧化后皆生成相应的砜类或亚砜类,且1-己硫醇和二丁基硫醚被进一步氧化生成SO_3~(2–)或SO_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