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当下社会对建筑行业提出的低碳环保的强烈要求,南京工业大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了当前建筑行业的热门方向——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开设了与绿色建筑相关的理论及设计课程,促进学生对绿色建筑的技术、材料、结构与施工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建立以绿色技术手段为导向应对复杂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建设发展,建筑教育需要积极地将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融入原有的教学体系中,形成绿色建筑教育体系.本文介绍了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准备阶段、中期阶段和成果阶段的教学过程和在不同阶段运用数字技术的方法,总结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提出了在建筑学专业中建立绿色建筑教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教育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尤其是对室内环境、节能与能源等方面的控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将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到教育建筑中,对促进教育建筑的良好有着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案例,探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绿色建筑实践。从该项目城市核心区建筑建设的特点、周边环境及场地特点等多个影响因素出发,根据绿色建筑标准,建立了一套适合城市核心区建筑更新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通过模拟风、光、声、热环境,确定了适合该项目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包括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温湿度独立控制、岗位送风、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相似文献   

5.
谢晓欢  贾倍思 《建筑师》2018,(1):124-130
建筑性能模拟软件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主要探讨模拟软件使用的不同时期如何影响建筑性能表现和设计策略的选择。基于不同工作方式(不同阶段引入模拟软件)的两个真实设计案例,通过采访建筑师和调研设计过程的文本和资料,分析了两种不同工作方式的设计效果差异。模拟软件在早期介入的方案可以考虑更多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被动式的设计策略,而模拟软件在晚期介入的方案更多地考虑用主动技术的方式来实现建筑性能的指标。本研究建议将被动式设计策略引入到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以鼓励设计团队在早期设计阶段就采用模拟软件指导设计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从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到近年来提出的“性能驱动perfomaance—driven)”,建筑师不断尝试将建筑形态通过理性的过程表达出来,性能驱动的设计方法特别适合当今社会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已经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设计项目和概念.讨论了绿色建筑中性能驱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并阐述了其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传统建筑学专业以设计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往往重艺术、轻技术,重形态分析、轻客观量化,这与当今社会倡导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笔者尝试挑战传统的建筑教学模式,从技术理论教学中引入绿色建筑设计,并在绿色设计中强调计算机能耗模拟技术等一系列量化分析手段。然而,笔者发现以建筑技术理论为主导的绿色建筑设计,学生往往重技术而轻艺术,特别是过分注重计算机能耗模拟分析,反而忽略建筑设计这一根本。论文分析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观和客观原因,以期实现技术与艺术更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多专业技术的高度集成,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面向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模拟技术集成化应用进行了介绍,包括在规划阶段用于优化建筑布局、景观设计及改善室外物理环境;在单体设计阶段,基于模拟对建筑体形、遮阳、自然通风及构造设计的优化等。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4,(11)
绿色建筑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建筑设计,在保证建筑设计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怎样有效地将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理念相结合,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实现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都应该切实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具体工程项目,针对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绿色建筑设计应整合建筑、结构、设备、建筑物理等专业,在项目初期就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实施"整体设计"。在每个专业之间寻找结合点和平衡点,满足建筑创作、建筑功能、生态属性等要求,采用的具体绿色技术措施做到绿色目标与资金投入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BIM技术及绿色建筑模拟软件构建了一种对建筑进行评价、改进,并进一步提升空间分析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我国相关规范的基础上结合BIM技术及绿色建筑模拟软件,从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及资源节约与环境宜居五个方面确定指标体系;其次,参考相关标准中各项指标所占分值及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结合指标评分及权重,通过层层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绿色建筑评分,将绿色建筑最终评分按照从低到高分为不合格、一级、二级、三级4个等级,以此为依据对绿色建筑做出整体评价,并为后续绿色建筑优化改造提供信息支持。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基于BIM技术及绿色建筑模拟软件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快速有效地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提出绿色建筑改进提升空间,使绿色建筑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正式步入“深绿”阶段,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的内容也相比2006版有了巨大的进步,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与要求从此进入“以实际效果为检验标准”阶段。这意味着多年前那种把新型建材、新技术设备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号称“绿色建筑”的做法已经适应市场的要求,更不符合国家的政策;只有以运营阶段取得真实高效的节能减排、提升室内外环境品质为目的进行精细化设计,才是满足“深绿”阶段设计要求的唯一手段,进而在市场经济中良性成长。必须强调的是,尽管检验绿色建筑实效性重点落在了运营阶段,设计阶段仍然是决定建筑拥有良好“绿色”基础的最重要阶段。在设计中制定优秀的绿色建筑策略,确保应用适宜适量的建筑技术,是做到绿色建筑的首个关键步骤。本文以实例论述了数字化模拟技术在精细化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数字化模拟技术以其高可靠性、低投入成本、占据工程周期短、灵活性强等特点成为了制定绿色建筑策划并预判各类绿色技术未来效果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13.
绿色建筑工作的推进依赖于相关 专业人员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执行, 根据评价标准制定建筑设计策略可以有效 控制绿色建筑的实施效果。通过对传统建 筑设计流程的梳理,分析绿色建筑设计各 阶段的过程文件,结合新版《绿色建筑评价 标准》的条款要求,对绿色建筑的前期设 计、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 阶段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分解研究,探讨每个 阶段的具体设计原则及策略,提出绿色建筑 设计具有各专业在统一流程框架内互相配 合协同完成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邱启通 《福建建筑》2013,(1):106+120
根据"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对实现项目综合预期目标有关键影响。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更注重环境性能,需考虑的设计因素众多,属于典型的多目标、多属性决策工作。基于参数化设计理论,在分析、提取方案设计阶段影响环境性能关键设计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以能耗和自然采光为目标函数的设计优化模型,通过Dynamo将NSGA-Ⅱ算法和GBS模拟整合,并以此求解模型,选取最优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当今建筑设计界中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低碳建筑推广的趋势,在研究英国BEDZED零碳住区和熟悉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试图探索低碳建筑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商业建筑得到大力开发,绿色建筑的理念也贯穿建筑设计的全过程。本文从商业建筑设计的前期入手,以绿色设计手法有效改善商业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商业建筑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总结过去经验发现,全国发展绿色建筑采取的技术措施、绿色材料等都极为相似,缺少了对建筑特定地域的地域性思考。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协同设计、参数化表达等优点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平台,梳理BIM技术与昆明DBJ53/T-49—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BIM与地域特性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地域性绿色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的设计流程与设计观念模型,该模型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地域特性建立早期设计模型,结合绿色建筑性能分析软件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得到优化模型,为今后推动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提供设计思路,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9.
构建以经济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环境要素四个方面为准则层的绿色施工管理关键绩效评价(KPI)指标体系,引入网络分析法(ANP),建立基于KPI-ANP绿色施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超矩阵综合计算、分析各项指标的相互作用,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混合权重值,对符合选取条件的青岛市5家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管理绩效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指出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管理的实施状况及各项指标对绿色施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