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邵志兵  叶文启 《建筑施工》2021,43(8):1473-1475
针对装配式框架结构主次梁节点不同的连接做法,着重分析了主次梁均预制情况下的主梁预留后浇槽口及次梁预留后浇段这2种形式的节点做法与施工工艺,以及主梁现浇而次梁预制情况下的施工工艺,研究做法的特点及施工上的难点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保证所应用项目上主次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张健 《广州建筑》2021,49(3):1-5
近年来预制装配式结构逐渐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装配式建筑中,各个构件之间是通过节点连接,因此,一个合理可靠的连接方式不仅能使施工更加快速便捷,更是对其整体结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梁节点是装配式结构力学性能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结合梁的受力特点,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将主次梁节点处的钢筋连接优化为90度...  相似文献   

4.
侯国荣  刘晓曦 《山西建筑》2005,31(19):63-64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论述了在主次梁相交节点,施工中出现的钢筋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相互矛盾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还存在着操作可行性问题,介绍了对此问题当前较为实用的处理做法。  相似文献   

5.
围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节点连接形式及其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在简化施工工序的同时为建筑工业化与住宅现代化提供关键技术。分析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节点连接的几种常见形式,并且通过装配式混凝土墙抗压承载力的实验,分析得出其与现浇柱混凝土结构实用性相同但更具经济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新型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混凝土主次梁节点抗剪叠合构造的有效性,本研究分别制作了4组不同次梁高度和配筋率的装配叠合主次梁节点、现浇主次梁节点,进行了足尺构件的单调静力加载试验,测试了节点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节点荷载-挠度关系等,分析了构件的破坏模式和特征参数,验证了叠合梁截面应变的平截面假定。研究认为按照等强度条件设计的装配叠合主次梁节点的破坏模式、理论计算结果与现浇构件的基本相同,本研究采用的主次梁叠合面抗剪措施满足构件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4组8个混凝土结构足尺试件的单调静力加载试验,进行了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叠合主次梁节点及现浇对比节点的模型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试件截面应变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破坏源于节点区附近次梁的受弯破坏,叠合试件中预制部分与现浇部分之间基本未出现滑移,按规范公式计算叠合试件抗裂能力和抗弯承载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主次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铰接节点,在不考虑主梁扭转影响的情况下,目前对连接螺栓设计时偏心距的取值偏大.通过对该连接节点的理论分析及有限元计算,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偏心距取值,有效减少了高强螺栓的数量,简化了节点构造,节省了工程造价.同时对该连接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了该偏心距取值的合理性,为该类铰接节点的连接螺栓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PKPM软件的操作,结合主次梁相交的概念设计,用实例进行验证,提出在设计中应用主次梁相交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装配式预制构件连接主要有钢筋套筒灌浆、叠合构件浇筑、端部机械锚固等方式,其中梁柱节点核心区域连接可靠度尤为重要。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难点和预制构件连接技术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柱梁节点锚固构造,通过在梁柱节点叠加预应力连接来增强节点区域抗负弯矩效果、增强连接可靠度,为装配式构件连接提供更多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宽扁梁楼盖是从无梁楼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介于肋梁楼盖与无梁楼盖之间的一种新型楼盖体系。宽扁梁在结构设计中较易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而且只要设计和构造措施得当,就能够改善框架节点的延性,增加节点区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框架节点区钢筋过于密集、混凝土难以灌注和振捣等困难;  相似文献   

13.
周基亮 《建筑工人》2002,(12):19-19
从一些工程可以看出 ,主次梁相交处主梁未放箍筋。施工人员认为次梁两侧的主梁已经放了附加箍筋或吊筋 ,它们取代了主次梁相交处主梁的箍筋 ,图集96G101中相关部分就是这样要求的(图1)。难道执行96G101图集 ,主次梁相交处主梁的箍筋可以不放吗?从主梁的设计来看 ,主梁箍筋的间距、规格、肢数是根据次梁传来的恒载、主梁的自重、活载等按集中荷载考虑后确定的 ,主梁上任何一处都应按正常间距均布箍筋 ,如果主梁上某处未按正常间距布设箍筋 ,就会对主梁本身承载能力构成影响。附加箍筋或吊筋的规格、肢数或根数是根据次梁传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概念的出现,装配式技术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尝试并参与到装配式建筑中来,这不但丰富了建筑市场结构类型,扩大了产业结构,也从技术上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文中就装配式建筑节点安装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将BIM技术有效地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希望能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新型装配式端部柱梁节点锚固构造的可靠性和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进行建模,分析采用叠加预应力技术的柱梁节点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状态、混凝土开裂损伤情况以及节点滞回性能.通过受力分析,新型节点在增强连接可靠性的同时,能够有效保证节点抗震性能,为装配式构件连接提供可靠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7.
对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进行分类,从构造做法和受力特点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圆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和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从而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在国内外发展的情况,同时介绍了该节点的分类、节点特点与节点的抗震研究对象、节点连接种类以及当前装配式节点存在的缺陷,总结出该类节点形式今后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笔者的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为避免结构整体采用精细化建模计算造成的资源大量浪费,对装配式结构,在整体分析上采用简捷有效的OpenSEES计算平台,同时对局部关键构件采用精细化实体单元建模分析并将主要结果和数据及时反馈到整体分析中。以装配式梁柱节点为例,建立考虑新旧混凝土结合面、钢筋与套筒连接等构造因素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将反映节点力学性能的滞回曲线与试验测试比较验证并依据骨架曲线确定节点核心区剪切板参数,从而计算模拟结构整体力学响应,提出了针对节点核心区剪切板参数取值的新方法。研究表明:与传统修正斜压理论(MCFT)相比,新的参数取值方法所得到的滞回曲线更饱满,耗能能力及滑移增大,能够体现荷载作用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等因素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