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新元煤矿南区集中胶带大巷两帮与底板严重变形的难题,利用窥视仪对大巷帮部及底板围岩进行观察,分析大巷周围煤岩体破坏情况以及发生破坏变形的原因,基于原支护方案提出注浆+强力锚索组合加固技术,并阐述其加固机理。监测结果显示:注浆+强力锚索组合加固技术有效控制了两帮与底板的变形,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04mm,底板最大移近量为85mm,避免了大巷在生产期间的反复支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曙光煤矿+585水平中央水泵房围岩的失稳破坏,通过现场调研、钻孔窥视等方法,掌握硐室表面及深部围岩的破坏情况,围岩内存在三个相互独立的破碎区,据此提出层次注浆+高强稳定型锚梁网索修复加固技术,返修加固完成后进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半年后顶底板移近量稳定在70mm以下,两帮移近量稳定在40mm以下,硐室围岩变形及顶板深部岩层离层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所设计的返修加固方案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构造带极不稳定围岩注浆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来煤矿+1 150 m水平运输大巷处于多条断层影响区域,巷道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大。在现场调研、巷道顶底板岩层结构分析及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原支护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围岩注浆加固措施。采用FLAC数值软件对注浆前后的围岩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只进行锚杆+喷层+锚索支护时,围岩变形速度和变形量都较大,"围岩-支护"共同体呈松散破坏状态。采用注浆加固和锚杆+喷层+锚索的联合支护方式,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顶板最大下沉量140 mm、最大底鼓量80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25 mm。  相似文献   

4.
针对长平煤业公司六盘区大巷煤层存在强度低,节理、裂隙发育,沿煤层顶板掘进的大巷断面较大,矿山压力显现,变形位移量大等问题,采用了“巷道喷浆+巷帮顶板注浆+两帮锚索补强”综合加固方案。实践结果表明:巷道顶最大移近量为159 m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131 mm,重塑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提升了巷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解决了巷道大变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忻峪煤矿北翼胶带大巷反复维修的支护难题,通过现场实地调研测量、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等方法,探究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得出巷道围岩松动破坏范围及破坏形式,设计采用“锚网索+底板注浆锚杆+反底拱”联合支护方案返修,确定具体的支护参数。实地应用后进行矿压监测,返修120 d后,顶底板移近量为123 mm,两帮移近量为80 mm,巷道表面变形收缩量在合理范围内,围岩整体稳定,取得了很好的复修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岳城煤矿15~#煤东轨道大巷顶底板变形严重、持续性底鼓等问题,采用了"巷道喷浆+巷帮底板注浆+两帮锚索补强"的综合支护方案,巷道顶底最大移近量为169 m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141 mm,巷道围岩保持了很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亭南煤矿回风大巷围岩松软破碎、巷道底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锚索+高压注浆组合式”巷道软岩底板加固技术。根据回风大巷变形破坏特点,对巷道底板的锚索注浆加固方案和注浆工艺进行了设计,并在回风大巷进行了工程实际应用。实践表明,加固后的回风大巷满足了安全生产需要,技术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山西煤矿回风大巷受地应力以及采动影响导致围岩破坏严重,为了保护巷道的正常使用,研发了一种新型注浆材料对巷道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并对巷道变形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采动后,应力集中致回风大巷围岩发生破碎;新型注浆材料为双液,一种硫铝酸盐水泥,另一种为石膏和石灰混合料;浆液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少,抗压强度可达15.8 MPa;浆液结石体干缩率和泌水率小,稳定性好;浆液反应释放热量少,温度低,最大为55℃;巷道治理后,两帮移近量和底鼓量分别是59 mm和46 mm,有效控制了巷道变形。  相似文献   

9.
整合煤矿采空区内掘进巷道注浆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整合煤矿宏远煤矿总回风巷掘进通过采空区时巷道支护难的现状,采用在巷道掘进前进行高冒区充填注浆的技术方法,提高破碎矸石整体粘结力进而构成人工顶板,掘进时钻孔超前注浆提高采空区围岩强度.现场实践证明,选用化学注浆加固材料进行注浆加固,片帮、顶板冒落现象明显改善,围岩变形得到了很好控制,两帮移近量为118~ 141 mm,顶底板移近量为123~ 133 mm.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深埋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巷道难以支护的问题,以阳煤五矿二采区运输大巷巷道围岩注浆的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分析了深埋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形态及其破坏机理,探究了巷道围岩注浆前后的变形特征,简述了深埋高应力巷道围岩注浆的施工工艺,实测了深埋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主要得到如下结论:巷道围岩注浆加固后巷道顶板的最大下沉量、底板最大鼓起量以及两帮最大移近量分别降低29.20%、41.79%和38.16%,巷道围岩变形显著减小;随着掘进工作面超前距离的不断增加,注浆后巷道围岩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均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且最终分别稳定在700mm和510mm左右,巷道维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原开拓巷道投入大、成本高,为保证开拓巷道做到经济合理,有利于降低巷道综合成本,本文以花草滩煤矿+1300 m水平西翼回风大巷为工程背景,先进行钻孔窥视,采用钻芯法对岩芯岩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模型,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分别模拟+1300 m水平西翼回风大巷在无支护、锚杆排距600 mm、800 mm和1000 mm等4种支护方案下围岩塑性区、围岩应力的分布,分析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支护方案。根据围岩塑性区、围岩应力,选择800 mm锚杆排距,并进行了工业性实践。通过对新开拓的+1300 m水平西翼回风大巷的巷道顶底板和两帮的移近量进行监测,得到了该回风大巷的围岩变形数据,该变形量满足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赵庄煤业强动压影响复用巷道大变形、多次返修的问题,研究了复用巷道变形规律,将巷道变形区域分为初始影响区、剧烈影响区和稳定区;分析了各分区的裂隙发育程度和可注性,确定了最佳注浆时机;最后制定了二次注浆综合加固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两次注浆加固,巷道两帮最终变形量600mm、顶底板移近量500mm,与未注浆区域相比,两帮变形量减少40%左右,顶底板移近量减少37%左右;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煤矿安全》2019,(2):81-85
针对大跨度矩形巷道的大变形与破坏问题,以漳村煤矿+480 m水平行人大巷Ⅰ段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巷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发现该巷道工程地质条件差、巷道围岩所处应力水平高、设计支护形式不能适应围岩变形要求、施工管理不到位是导致该巷道变形和破坏程度严重的主要原因。结合巷道变形破坏机制,借助于工程类比、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得到了返修巷道的锚固参数,对+480 m水平行人大巷Ⅰ段试验段巷道提出了以"整体加固+局部补强"为核心的"注浆+锚网索喷+底板锚索"的联合支护方式。应用表明:经过60 d监测,巷道两帮收敛量最大值仅为84 mm,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仅为125 mm,围岩变形处于稳定状态,保证了巷道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4.
范泽红 《煤》2019,(8):41-43
针对杜家沟煤业八采区回风巷在原有支护方案下围岩变形量大及掘进易冒顶的问题,通过分析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得出巷道原有U型钢棚支护阻力不足,根据巷道变形原因提出采用超前管棚+U型钢棚+注浆加固的支护技术。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实施后,顶底板及两帮的最大移近量分别为170 mm和133 mm,掘进工作面无冒顶现象出现,保证了巷道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莒山煤矿9#煤层大巷在回采动压影响下底鼓变形严重的难题,以进风大巷返修为工程背景,借鉴相似地质条件下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多个备选方案,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支护方案条件下大巷围岩破坏特征,确定最佳返修支护方案:锚网喷+U型钢反底拱+锚注支护,返修后的进风大巷顶底板最大相对移近量为162~298 mm,有效控制了大巷底...  相似文献   

16.
深部动压巷道锚注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受采动影响的刘桥一矿Ⅱ46轨道上部车场、绞车房及大巷围岩破坏,从工程布置、支护结构和围岩强度分析围岩破坏原因,在现有工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参数设计和施工工艺,并验算了注浆加固圈的抗力为9.10 MPa,裂隙岩体注浆加固半径为2.24 m。通过对加固前后围岩变形的观测数据分析显示:锚注加固前两帮的平均移近速度为1.5 mm/d,顶底板移近速度为4.0 mm/d;加固后的7~28 d两帮平均移近速度为0.75 mm/d,顶底板移近速度为2.0 mm/d。从加固效果来看,加固方案能有效地控制受采动影响的围岩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7.
以安达煤矿+1 070 m水平南轨道大巷出现的大面积变形破坏特征为研究对象,对影响+1 070 m水平南轨道大巷稳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巷道埋深大、底板无支护、巷道岩性及采动影响是导致其出现严重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结合安达煤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锚网索喷+底板锚索+注浆"联合支护方案。结果表明,经过返修之后,巷道两帮最大收敛量为55 mm,巷道顶板与底板的相对移近量为40 mm,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量,满足了巷道安全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8.
赵固二矿Ⅰ盘区东回风大巷原采用锚网索梁+12#工字钢棚联合支护,变形严重。为此,选取合适的注浆材料壁后注浆并架设36U型钢棚支护,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和塑性区范围,结果显示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峰值分别为33.0 MPa和32.6 MPa,顶底板最大变形量为162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86 mm,巷道围岩未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表明该方案能维护巷道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软岩大变形巷道底板底鼓合理控制方法,通过分析顾桥煤矿-780 m水平南翼轨道大巷现场围岩变形破坏情况及破坏机理,确定采用"锚网索+帮部注浆+反底拱"联合加固支护方案。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加固支护前后巷道围岩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及塑性区分布情况。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拱顶最大下沉量为39 mm,最大底鼓量70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55 mm,有效控制了巷道底板以及硐室的围岩变形,为巷道的安全生产使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赵固二矿Ⅰ盘区东回风大巷原采用锚网索梁+12#工字钢棚联合支护,变形严重。为此,选取合适的注浆材料壁后注浆并架设36U型钢棚支护,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和塑性区范围,结果显示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峰值分别为33.0 MPa和32.6 MPa,顶底板最大变形量为162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86 mm,巷道围岩未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表明该方案能维护巷道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