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三门峡水库建库后渭河下游河道演变及洪水过程实测资料,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渭河下游河道发生冲淤变化对洪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水库建成至2003年间,渭河下游河道发生淤积萎缩引起渭河洪水演变特性发生了显著地改变,渭河下游洪水位抬升、洪水传播历时延长以及洪峰削峰率增大,而这些洪水特性也是造成渭河下游河道发生淤积萎缩的主要原因。2003年之后,因渭河下游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洪水洪峰流量大幅度减小,河道出现冲刷,漫滩流量相较于先前减小,使渭河下游洪水位下降、洪峰传播历时缩短、洪峰削峰率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11年9月渭河中下游秋淋降雨及洪水过程的分析表明:"11.9"洪水渭河下游呈现出洪水位高、持续时间长、洪峰沿程削减小以及临潼~华县区间洪水演进缓慢等特点,从洪水过程河道冲淤、河势变化及洪水灾害等方面探讨了洪水对渭河下游河道的影响,提出了复核保证流量与提高控导工程标准等防洪减灾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3年渭河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2003年8月26日至10月13日;渭河连续发生了6次洪水过程。其中,华县站9月1日11时洪峰流量3570m^3/s,为1992年以来最大流量;相应水位342.76m,是有实测记录以来最高水位。在渭河首场洪水过程中,临潼至华县河段洪峰削减率高达53.1%,传播时间52.3小时,均为历史之最。初步分析认为,本次渭河洪水有以下特性:①水沙条件改变,河床淤积严重,形成了高水位洪水;②河道过流能力降低,比降变小,致使前期洪水削峰率大,传播时间长;③人类活动以及支流大堤的决口对削峰率和传播时间有影响;④洪水后期下游河道明显冲刷,漫滩流量增加,洪峰传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渭河下游2003年洪水过程与河道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渭河下游2003年洪水特征为:洪水场次多、历时长、洪量大、来沙少;洪水水位表现较高;洪峰传播时间长,削峰率大。2003年渭河下游河道洪水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漫滩,淤滩刷槽显著,主槽冲刷、滩地淤积对行洪面积的扩大十分有利,汛后平滩流量增加1 350 m3/s,达到2 300 m3/s。河道横断面的塑造趋向窄深,汛后河相系数普遍减小。2003年洪水过程是渭河冲刷的主要原因;漫滩洪水对改善河道萎缩、增加河槽过洪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对渭河下游来说,高含沙洪水在有一定流量条件下河道也是冲刷的,相对来看中等含沙量洪水和高含沙量小洪水最为不利。  相似文献   

5.
2003年渭河流域先后发生了6次洪水过程,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①洪峰接连发生,洪水持续时问长;②洪峰流量小;③洪水位高,洪峰传播时间长;④洪水含沙量与洪水来源区联系紧密;⑤河道削峰作用明显。6次洪水使渭南市遭受严重损失。渭河下游堤防、河道整治工程、水测验及工程管理设施均发生了程度不同的险情。总结抢险过程,提出以下几点认识:①按照河道整治规划尽快完善河道整治工程;②加强巡堤查险,发现险情及时抢护;③搞好工程规划,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和低窝系统共同影响,渭河流域出现大范围"斜向型"持续性强降雨,形成渭河中游林家村、魏家堡站"18.7"大洪水。洪水呈现出林家村以上及林~魏区间、魏家堡站峰高量大、魏~咸区间洪峰传播时间明显偏长等主要特征。为分析林~魏区间已有控制站峰量、洪量不平衡问题,采用地区经验公式与现场洪水调查等方法分析计算林~魏区间未控17条支流的洪峰、洪量。结果表明,区间未控支流对魏家堡站洪峰形成有明显影响。据此提出适时开展区间支流降雨-径流预报、在未控较大支流入渭口建设洪水监测设施,开展水库联合防洪调度研究等减少渭河中游洪水灾害的措施建议。为提高渭河中游发生类似洪水的预报精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31日黄河龙门站洪峰流量7 230 m3/s.洪水在小北干流河道出现大漫滩,到达潼关水文站时洪峰流量只有2 150 m3/s,洪峰削减率达70%,洪峰传播时间长达30.1小时,其削峰率之大和传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同级洪水之最.经分析认为,小北干流河段主槽淤积、萎缩严重,漫滩流量显著减小,洪水峰高量小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是造成洪水削峰率大和传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渭河流域受强降雨的影响,魏家堡至华县区间形成了3次较大的洪水过程,其中华县站出现了自1981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文章分析了渭河"2011·09"典型洪水的来源、水沙特性、河道冲淤变化和洪水演进的规律,为今后做好渭河下游洪水预报、防汛决策和指导洪水测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河小北干流"03·7"洪水分析及洪水预报方式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3·7”洪水属中常洪水,但却是龙门站1996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在洪水演进过程中,出现了洪峰推进速度慢、削峰率极高等新的特点。究其原因除雨区治理因素、洪量因素外,主要是小北干流段河床淤积萎缩、高杆植物丛生共同作用所致。由此对洪水预报方式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坝址上游本流域建有两座小(Ⅰ)型水库,由于水库的调洪作用,改变了下游河道天然洪水特性.水库调洪后的下泄流量过程与天然洪水过程相比,一般洪峰及时段洪量减小,峰现时间延后.这种削峰及延后峰现时间的结果随天然洪水的大小和洪水过程线开头的不同而不同.水库的下泄流量过程与区间洪水过程组合后形成下游断面受水库调洪影响后的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渭河秋汛洪水的特性及成因,利用2019年9月渭河洪水(“2019.9”洪水)的流量、气象资料,对该次洪水的特性及持续性强降雨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性强降雨形成的原因是北半球极涡偏强,中纬度环流平直,同时副高位置相对稳定且异常偏西,导致冷暖空气持续交汇于渭河上空。过程期间水汽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并在强降雨发生期间表现为水汽通量异常辐合。洪水主要来自渭河林家村—临潼区间的支流,其特点是含沙量小、干流较大流量持续时间长;临潼—华县区间的洪水演进缓慢、传播时间长、洪峰削减偏大。  相似文献   

12.
以佳芦河流域2012年"7·27"暴雨洪水为例,采用统计法和过程对应分析法,分析了其暴雨洪水关系。结果表明,次洪量没有减少的趋势,输沙量减少不多,统计法成果表明下垫面削峰作用明显,而采用过程对应分析时其削峰作用有限,说明在暴雨洪水个例分析中要慎用统计学方法。从本次洪水分析来看,当该流域遇到高强度大暴雨时,现状水利水保工程对消减洪峰、洪量和沙量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相似文献   

13.
《人民黄河》2014,(12):28-30
采用数学模型计算的方法,研究分析现状边界条件下黄河下游"96·8"型洪水演进过程,结果表明:"96·8"型洪水演进的整体表现好于当年,洪水传播时间明显缩短,水位有所降低。洪水演进过程中,夹河滩—高村河段漫滩严重,削峰较大,滩区蓄滞水量及死水量相对历史实测数据明显增大;山东河段约89%的滩区漫水形成死水区,未回归主槽,属于小水大淹没,是重点防控河段。片林等复杂边界条件对洪水传播的过程影响明显,主要表现为洪水水位抬升、滩区蓄滞水量增大、洪峰削峰率增大、洪水传播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4.
对渭河"03·9"洪水与泥沙的几点浅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渭河是黄河流域第一大支流,陕西华县站以上流域面积10.65万km2,2003年8月24日到10月13日,由于受大范围暴雨影响,发生了自198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历时50天,先后出现了6次洪峰(简称渭河"03·9"洪水),首尾相接,洪量不断叠加,演进慢,历时长,洪水总量达到渭河1954年洪水的两倍多,渭河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秋汛,形成了"小洪水、高水位、大灾害"的被动局面,灾害损失是惨痛的,教训是深刻的,引发出的问题是令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测水文数据,对2010年抚河特大洪水时抚河流域洪水组合分析,客观再现了廖坊水库的整个调度过程,6月21日洪水过程中,廖坊水库最大入库流量7020m^3/s,通过调度拦蓄洪量1.28亿m^3,以廖家湾站为控制目标,廖家湾站出现洪峰水位对应的廖坊水库出库流量为5110m^3/s,削峰率达27%;有效降低了抚河廖家湾站洪峰水位O.30m,产生了防洪效益。  相似文献   

16.
伊洛河夹滩滞洪区对黄河下游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体模型试验,对不同洪水频率及伊洛河夹滩地区大堤不同决口方式条件下黑石关站的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伊洛河夹滩滞洪区对较大洪水具有显著的削峰、滞洪作用,在两岸大堤多处决口的情况下,100年一遇洪水的削峰率为23%,50年一遇洪水的削峰率为27%。②遭遇50年一遇洪水时,如果伊洛河夹滩滞洪区大堤决口,则黑石关站最大洪峰流量为7 963 m3/s;如果不决口,则黑石关站最大洪峰流量可达10 960 m3/s;遭遇100年一遇洪水时,即使夹滩滞洪区大堤决口,黑石关站最大洪峰流量也可达到10 153 m3/s;遭遇1 000年一遇洪水时,夹滩滞洪区大量滞洪,黑石关站洪峰可达14 989 m3/s。③如果夹滩滞洪区大堤不决口,则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洪水白马寺—黑石关的洪峰传播时间分别为7.30、6.82 h,龙门—黑石关的洪峰传播时间分别为10.26、9.90 h。  相似文献   

17.
在论述黄河山东段泥沙时空分布及不同时期泥沙粒径变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洪水过程中沙峰的运移规律:山东河段沙峰的削峰率为沿程向下游递减,且与沙峰的大小成正比;沙峰沿程输沙量变化,高村至艾山段沿程减小。艾山至利津段基本稳定。沙峰运移过程中与相应洪峰发生的时间一般是不同步的,高村至艾山段,沙峰常超前于洪峰,而艾山至利津段,沙峰常滞后峰;不漫滩洪水,沙峰一般滞后于洪峰,漫滩洪水,沙峰一般超前于洪峰。  相似文献   

18.
面对1998汛期长江洪水,为减轻荆江河段的防汛压力,葛洲坝枢纽成功地对长江最后3次洪峰实施了削峰调度。文章简要介绍了3次削峰调度情况。  相似文献   

19.
受2017年第10号台风"海棠"减弱低压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8月2—6日,白石水库流域经历3轮降雨过程,水位持续上涨,于降雨结束后的6 h出现最大洪峰。在抵御"803"洪水过程中,白石水库充分发挥了防洪、削峰作用,保护了下游义县、凌海两座县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及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西江中游主要梯级水库的拦洪削峰作用,以100年一遇的"05·6"中下游型洪水作为典型洪水,拟定了龙滩、岩滩和西津3个主要大中型水库的4种梯级水库调度方案,采用率定和验证后的西江中游河网及梯级水库水动力数学模型,分别对频率为0.2%、1%和2%的中下游型洪水下的4种梯级水库调度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该水动力学模型能很好的模拟洪水特性参数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参与调度水库的运行调度过程;龙滩水库的单库调度方案能有效削减"05·6"型中下游洪水下的梧州断面洪峰量级,以龙滩水库调度为主导联合西津和岩滩水库的调度方案能进一步削减下游梧州断面的洪峰,但西津和岩滩水库由于库容有限,分析显示西津或岩滩水库单独调度对"05·6"中下游型洪水的拦洪削峰作用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