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汽车6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推导出变速器传动效率的理论计算模型。计算了变速器各挡位的传动效率,并对各挡位传动效率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模型正确且精度高,为汽车变速器传动效率计算和变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伟  柯意 《机电工程技术》2021,50(7):197-200
为了测试自主研发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齿轮敲击现象,在变速器(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NVH)试验台架上进行了齿轮敲击试验,获得了敲击出现的输入轴角加速度阈值.根据齿轮敲击相关理论,选用角加速度均方根比作为敲击评价指标,制定了台架齿轮敲击试验工况,利用低惯量电机模拟扭矩波动,转速传感器采集从动齿轮转速,数据采集设备采集传感器信号并进行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工况下变速器各试验挡位均出现敲击现象;双离合变速器非工作轴的齿轮对整体敲击噪声贡献量较小;相同挡位时,输入转速越高,齿轮敲击的门槛越高.最终统计出各挡位在不同转速下出现敲击的阈值,为变速器敲击噪声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斜齿轮以传动时冲击噪音小、传动力矩大、传动平稳等特点在汽车变速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CATIA软件建立汽车变速器一档齿轮三维实体模型,应用软件HYPERMESH和ABAQUS对变速器一档齿轮进行有限元接触强度分析,得到了一档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齿面接触线和齿面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款双离合变速器在一档工况下,一档齿轮所受的最大接触应力没有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满足变速器齿轮强度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并提出这种新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方案,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对这种新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和传统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进行对比,分析了它们在结构上和工作原理上的不同.运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NGINEER对这种新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实体建模.  相似文献   

5.
双离合变速器锁环式同步器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锁环式惯性同步器工作原理及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双离合变速器的同步器计算模型,详细阐述了双离合变速器同步器的设计开发方法,并以CA7CH350D7速纵置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为例,完成了其同步器系统结构设计、性能计算及耐久性校核,并通过台架试验对该变速器的同步器性能及寿命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选择性输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运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实体模型,然后运用ADAMS软件对选择性输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其主要部件速度、受力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ADAMS虚拟仿真得出的结果与理论分析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起步过程的评价指标,重点分析了起步过程的控制策略,阐述了单离合和双离合两种起步方式,并搭建了试验台架,对两种起步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峰 《机械工程师》2021,(5):131-135
从变速器传动结构构架的层面,设计了一款基于复合挡的八速双离合变速器,涉及到了轴系挡位布置,传动比计算和选择,分析了八速双离合变速器各挡位实现的方案,此变速器结构,通过复合挡在一挡、倒挡和八挡上的应用,使整个变速器传动系统更趋于紧凑,同时也降低了变速器成本.  相似文献   

9.
以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为分析对象,提出并建立了双离合变速器3种状态动力学模型;导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各状态下的冲击度表达式;详细分析换挡过程中有无功率循环现象及两离合器不同动作顺序对换挡冲击度的影响;提出了换挡过程中基于发动机转速调节的双离合器控制策略;依托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所得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  相似文献   

10.
张丙玉 《机械传动》2020,44(9):140-146,175
通过建立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起步动力学模型,并分析车辆起步过程控制策略,提出了动态调整起步目标转速的方法。以冲击度、滑摩功等作为评价标准,在满足车辆起步动态响应的同时提升起步平顺性。以格特拉克某湿式双离合变速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提高起步品质。  相似文献   

11.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依托先进的控制技术,在较短时间内的实现了动力平稳切换;但依然存在离合器磨损严重、动力干涉的问题,以及核心的控制技术主要被少数国家掌握、国产DCT控制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鉴于此提出了新型结构、易于控制的超越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文中介绍了其结构及换挡原理,基于影响换挡品质的三因素,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换挡品质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只需控制一个离合器的超越式DCT可以平稳地实现动力换挡、冲击度较小,并且减少了滑磨功,简化了换挡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2.
1.齿轮副侧隙说明 齿轮传动的正常工作及其良好的润滑条件,都需要一定的侧隙来保证,以避免因工作温度的变化而使啮合的齿轮之间的侧隙过小,导致两齿轮卡住。所以在齿轮设计时,要规定最小极限侧隙。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双离合变速器的虚拟仿真,通过运用DELMIA创建某双离合变速传动机构的主要螺栓装配仿真过程;并且对装配仿真进行了碰撞干涉和甘特图分析;最后,利用DELMIA的数字化制造工艺与DELMIA工艺工程师的数据交换提前安排制造计划。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生产、工艺与制造资源的虚拟协同设计,缩短了设计周期,缩短了交付周期,节约了生产时间,降低了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4.
张健 《汽车零部件》2015,9(3):40-43
根据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的特点,制定了DCT换挡规律及换挡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Stateflow平台建立模型进行分析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定的DCT换挡控制逻辑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渐开线齿轮的侧隙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淳 《机械传动》2004,28(4):28-32
直接建立了渐开线齿轮侧隙的基本公式,由此可推出通常的无侧隙啮合方程式,讨论了标准和手册中几种侧隙的表示和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应用romax软件对所设计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主要零部件的强度校核,强度全部满足要求。分析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递扭矩和切换时序对换挡品质的影响、以及影响其换挡品质的因素。提出了换挡过程离合器的切换策略,建立了simulationx动力学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7.
郭栋  周仪  周益  罗瑞田  任杰 《机械工程学报》2022,58(24):198-210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在预选档状态下具有换档无动力中断和换档平顺等优点,然而在预选档策略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齿轮敲击问题更加突出。以某型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变速器1档无预选以及预选2档下的齿轮敲击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各空套齿轮拖曳力矩包括齿轮搅油阻力矩、轴承阻力矩以及同步器阻力矩,此外,模型还考虑了变速器非功率流中未结合状态下离合器所产生的拖曳力矩。齿轮接触模型在考虑齿面弹性接触的基础上,计入了由润滑效应引起的齿隙间非线性油膜力。运用龙格库塔算法对模型求解,获得各齿轮副的动态响应。通过变速器敲击台架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可行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变速器齿轮动力学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角加速度激励下,变速器中空套齿轮存在明显的双面敲击现象;预选档位并不会对无预选状态下已发生敲击的齿轮副产生影响,但是预选档后,变速器非功率流分支发生改变,变速器内空套齿轮数量增多,整体上使变速器敲击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同一零件或组件压装至两个工件上,需要保证各件均能压装到位。使用传统的压装方式只能保证其中一个工件压装到位,另一个工件或多或少存在间隙,影响产品性能。根据不同压装端的尺寸进行压装力近似计算;采用不同提升高度,压装位置分别使用压力/拉力传感器监控,通过特定的逻辑控制,使两端分别压装到位。若有类似结构变速器,可采用相似的压装工艺。  相似文献   

19.
某款DCT250双离合变速器在下线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噪声品质问题。针对此问题,通过ABA试验对故障现象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外输入轴上二挡齿轮齿向螺旋角误差与该NVH问题有强相关。通过对齿向交叉原因的加工工艺验证,确认外输入轴小头的中心孔与A基准不同心是该齿向螺旋角误差产生的根本原因。结合测试分析结果,通过控制花键校直时跳动和定期检测全齿齿形齿向,从而解决该噪声品质异常问题。最后的趋势跟踪也证明该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此试验分析方法不仅缩短了NVH问题处理时间,而且对解决同类工程问题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