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西德《原子经济》1984年第12期第603页报道】西德建在比利时莫耳的高放废物玻璃固化示范厂 PAMELA,经过约5年时间的建造于最近建成。这座厂是由西德核燃料后处理公司建造的,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的大批科研人员也参加建造。建造费用为1亿4千万马克,其中80%为联邦研技部所提供。该厂所采用的玻璃固化高放废液的方法是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核处置技术研究所研究的。根据 PAMELA 计划,这种方法需在退役的欧洲化学公司后处理厂进行大规模技术试验。预计经过约一年的试车。该厂  相似文献   

2.
【法国《核综论》1985年第5期第442页报道】Pamela裂变产物玻璃固化设施最近在莫尔欧洲化学后处理旧厂址投入运行。该设施由西德核燃料后处理厂建造,西德股份为80%;该设施利用一个由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研制的陶瓷熔融炉。在处理欧洲一  相似文献   

3.
【瑞士原子能协会通报》1980年6月号报道】一座新的高放废液破璃固化试验装置已在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投入运行。这座装置的目的是要使玻璃固化工艺技术达到成熟。建造这座装置考虑了几年来在第一个原型装置上取得的经验。新装置每小时可连续固化30升裂变产物溶液,固化后的玻璃体共重18公斤。这一固化量几乎等于未来正式工厂的固化量。为了便于接近装置,在连续试验中,将使用一种化学组分相  相似文献   

4.
[德 国《南德 日报》1996年7月13日报道]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经济部长Walter Doring在会晤该地区50位受委托者时宣布,贮存在已关闭的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WAK)中的约8万升放射性废液将不再运往比利时莫尔,而在该厂就地进行玻璃固化。有关各方已达成下述协议:由于安全原因。在卡尔斯鲁厄进行玻璃固化比使用Castor容器30次有时途经人口稠密区运往比利时较易为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5.
【西德《原子经济》1981年1期报道】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在焚烧和沥青固化低放废物以及后处理有机萃取剂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多年来,该中心向日本提供了许多技术资料,日本公司用西德资料建成的处置放射性废物设备在日本市场上已销售1,500万马克。据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西德《原子与电流》1982年第6期第206页报道】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新建成一座玻璃固化高放废液试验装置。它的特点是: (1)在一个陶瓷熔炉中制造玻璃。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作,熔炉寿命已达2-3年。其它地方采用金属熔炉,其寿命大多只有2,000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7.
【西德《原子经济新闻》1987年第6期第5页报道】1987年4月,在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开始了高放废物玻璃固化原型熔炉的首批试验。这套系统打算用来玻璃固化瓦克尔斯多夫后处理厂产生的高放废液,目的是为最终处置作准备。这套装置正在仿真条件下试验。它的生产量、废气净化方案和遥控处理都与工厂实际的运行条件一样。在“冷”试验期间,用稳定同位素来模拟放射性裂变产物。熔炉的建成标志着在比利时莫尔  相似文献   

8.
【德国《原子情报》1992年第1期第8页报道】1991年12月10日,联邦政府巴登—符滕堡州、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和德国核燃料后处理公司DWK 在波恩签定了关于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WAK)退役和最终清理的框架协议。这项计划总共耗资约19亿马克,为期约  相似文献   

9.
【《瑞士原子能协会通报》1987年6月第11期第6页报道】联邦德国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已从目前处理斯塔德核电站乏燃料元件中回收了第1000公斤钚。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分离的这些钚将由哈瑙阿尔肯公司制  相似文献   

10.
【西德《原子与电流》1985年第4期第135页报道】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在莫尔已关闭的欧化后处理厂建立的试验装置上,从4米~3可燃工艺废物中回收了6公斤钚。从而使卡尔斯鲁厄中心研制的湿法灰化含钚废物法经历了热试验。  相似文献   

11.
【法国《矿业纪事》1984年第1期报道】联邦德国从事快堆研究工作已有20多年了。1957年1月,联邦德国原子能委员会制定了第一个核规划,并确信:“本国最终要发展快堆”。在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成立了一个快堆计划小组。联邦德国快堆研究和发展中心设在卡尔斯鲁厄,由联邦德国国际原子能反  相似文献   

12.
【西德《原子经济》1982年第4期第190页和第213页报道】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在比利时莫尔欧化后处理厂建造的湿法焚化装置最近投入运行。该装置用于处理该地贮存的含钚可燃废物,这些废物的体积约为5米~3,其中含有约8公斤钚。莫尔装置由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核废物处理技术研究所负责建造,在两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西德《原子经济》1988年2月号第64页报道】 1988年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的预算总额约为7.18亿马克。其中包括连续几年承担比如格勒诺布尔的劳厄-朗之万研究所的项目和提供特别资金的金额共计8400万马克。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除自己  相似文献   

14.
【《瑞士原子能协会通报》1993年第5期第6页报道】在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试验装置 CORA 上,现在正进行模拟俄罗斯核  相似文献   

15.
[西德《原子经济》1987年2月号第65页报道]在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一座蒸发和贮存高放废液的新设施(LAVA)在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开始投入热运行。这座能抗地震、飞机坠落和外部破坏的设施,代替已使用15年的高放废液的贮存库。该设施建在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的处理大厅的西部,其最重要的设备是流量达5001/h的蒸发器和两个容量约为63m~3的贮存器。废气净化系  相似文献   

16.
【西德《科学概观》1982年第3期第5页报道】细菌和藻类能浓缩一些化学元素。现在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又发现较发达的有机物也具有这种特性:淡水贝壳能分离和浓缩钚。过去视地衣和苔藓为钚的最有效生物指示剂。它们具有浓缩钚特殊的新陈代谢功能,因此可以用作为钚的“生物分析仪”。现在卡尔斯鲁厄的科学家指出,淡水贝  相似文献   

17.
[《瑞士原子能协会通报》1991年第15—16期第12页报道] 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的小型钠冷核反应堆装置KNK—Ⅱ在完成其试验计划后,已于1991年8月23日最终停堆。该装置在经过了约20年的运行后,卓有成效地结束了快中子增殖堆的研究工作。这座由国际原子反应堆建造公司在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建造的、并由核电厂运行  相似文献   

18.
【西德《原子经济》1989年第2期第63页报道】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新制定的1989—1992年中期任务和财政规划,确保了该中心未来的工作重点。从国际研究政策和竞争政策观点考虑,核技术研究和发展工作继续成为该规划的基础。1989年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的全部预算为约7.37亿西德马克(以下简写 DM),其中包括参与例如劳厄一朗之万研究所的工作和承担工程项目用的连续性资金以及特殊  相似文献   

19.
【美国《核子周刊》1984年第25卷第12期第3页报道】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核废物处理技术研究所,将在其刚建成的投资200万美元的实验室中,试验研究液态中放废物的新减容方法。  相似文献   

20.
【联邦德国《原子经济》1984年第5期第214页报道】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多用途研究堆(MZFR)顺利地运行19年后,于1984年5月6日最终停堆。多用途研究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