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适应多设备环境下用户界面开发的需求,解决当前UIDL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轻量级多设备用户界面描述语言MDUIDL。该语言分为抽象界面描述语言、具体界面描述语言、事件描述语言和设备描述语言,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多设备应用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描述。通过实例研究,表明该语言具有良好的界面表达能力和对多设备环境的支持,且简单易学,易于使用。  相似文献   

2.
情境感知驱动的移动设备自适应用户界面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降低移动设备控制与对话中的用户认知负荷和操作难度,采取基于情境感知的自适应人机交互策略,分析其中的交互机制和可视化形式,建立用户界面模型指导界面设计和原型构建。该模型制定了原始情境数据的分类感知方式、作用机制和结构化组织形式,设定不同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和情境触发规则,对自适应交互状态转移过程进行约束。形式化定义自适应过程中的界面模式及其转换函数,并提出重构、替代、几何变换、过滤和推送等具体可视化表达形式。根据用户反馈信息选取显性和隐性评价指标,构造评价函数评估自适应效果,对自适应机制进行相应调整与优化。应用此模型进行自适应手机名片夹界面的视觉设计和原型开发,测试结果表明,自适应界面能有效提高用户操作效率和主观满意度,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面向对象的用户界面设计是面对象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基于SOP模型探讨由界面构件组装构造用户界的方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SOP软件构造模型,然后介绍通用界面对象类库的设计和实现,并利用此类库中的构件按SOP方法为SOP软件开发环境实现一个图形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4.
基于XML的统一用户界面描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提出一种与具体语言和工具都无关的统一描述方法,即基于XML的统一用户界面描述,以作为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为用户界面的重用性发展和向下一代用户界面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先概述用户界面的发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基于XML的统一用户界面的定义、实现方式以及如何在浏览器中进行模拟显示,最后对盯应的支持工具和应用模式进行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多通道用户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鸿雁 《微处理机》2006,27(5):71-73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界面由于其对最终用户使用的影响及对计算机推广应用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多通道用户界面使用多种交互设备,通过多种交互方式的协作和互补,提高了交互效率,增进了交互自然性.首先介绍了多通道用户界面的概念以及各种交互技术,最后介绍了多通道用户界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平台移动用户界面开发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个模式驱动的多平台移动用户界面生成方法(Pattern-Driven Multi-Platform development of mobile user interface),以下简称PDMP,来加快目前多个平台的用户界面开发流程的开发效率。使用PDMP,开发者可使用高等抽象层次的开发语言来进行界面开发并以此减少劳动力成本,并使用多平台或跨平台(Android & iOS)的转换技术来为每个平台自动生成纯粹的原生用户界面。提出一个虚拟平台的概念,开发者可以在虚拟平台上构建抽象用户界面并依据转换规则转换到相应的具体平台。  相似文献   

7.
当前基于模型的用户界面设计不能较好处理界面和语义的隔离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用户界面变压器设计方法。将设计过程分为任务和领域、界面设计、抽象用户界面、具体用户界面、最终用户界面5个层次,利用相关的用户界面描述语言进行抽象描述,导出用户界面的抽象模型,经逐层模型映射后,通过客户端将其解析并显示。应用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可用性,能达到跨平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维用户界面对非几何信息表达、交互研究不足的问题,在对界面导航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导航的三维用户界面动态构建方法UIDCM。首先,总结了三维界面中的信息导航模型。然后针对导航模型以及复杂信息的表达需求,提出了三维用户界面动态构建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实现信息表达、导航交互、命令响应等三维界面功能。最后,利用光学跟踪工具作为三维人机交互手段,搭建了三维用户界面原型系统,并以飞机研制任务信息为实例进行了系统验证。实验表明,UIDCM方法对于三维空间下的信息获取、导航与交互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自适应界面缺乏自主学习用户交互历史、难以根据用户经验有效预测用户意图的现状,基于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该文提出了基于经验感知的自适应用户界面模型,从界面静态组成元素、动态交互行为和自适应策略三个方面建立了该模型的统一描述,然后研究了自适应界面模型的实现架构、关键技术和建模方法.最后开发了一个个性化的虚拟家居定制原型系统,并进行了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根据用户交互历史和上下文环境,准确预测用户意图,实时调整界面布局和交互行为以主动地适应用户.  相似文献   

10.
图形用户界面(GUIs)是当今人机交互技术(HCI)的主要平台,它使得普通人都会使用计算机,然而,为了适应更广泛的应用,人机交互技术需要向自然、直观、自适应的交互界面发展,而感知用户界面(PUI)交互技术正是为为实现这一自然交互模式,而成为人机交互研究的焦点,通过对新兴的PUI领域及其重要分支-基于视觉界面(VBI)的介绍,阐述了利用头部定位与手的跟踪来实现VBI的方法,提出了在实学方法中,要进行  相似文献   

11.
界面模板是一种崭新的界面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界面模型的界面模板概念,在支持界面自动生成的界面开发方法中实现从抽象界面到具体界面的转化。讨论了界面模板的构成与表达、界面模板的分类以及界面模板库体系结构,说明了界面模板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设备用户界面的多平台性和交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界面设计方法。该方法强调界面数据结构的行为表达及其间的交互关系,支持不同平台上的界面自动生成,提高了界面设计的抽象层次。  相似文献   

13.
支持Web软件用户界面自动生成的交互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小涛  卢雷 《计算机应用》2004,24(12):152-155
讨论了Web软件用户界面的特点,提出了适应这些特点的界面交互模型;该模型用图形化的方式表达用户与软件界面之间的交互任务,并定义这些任务与相应域对象之间的关联;该模型支持Web应用界面代码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4.
15.
良设计的界面可为用户提供方便易用的服务,增强应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用可复用的界面设计模式,旨在提高设计的可用性和效率。界面开发的复杂性需要有工具支持。针对现有基于模式的界面开发工具,本文根据它们对不同开发阶段的支持进行分类,然后对各类工具进行探讨,从形式、功能、可用性等特征展开分析和比较,最后,本文讨论了目前工具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景龙  万建成  黄国栋 《计算机应用》2007,27(11):2736-2739
为了提高用户界面开发的效率,通过对界面区域的构成分析,提出了基于原语的界面设计模式,并从数据、交互和展示三个角度定义了界面设计模式原语,对界面设计模式进行规范化描述。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原语的界面设计模式建模方法。本方法通过对模式原语的定制对界面展示单元的静态信息、交互信息和展示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完成对界面设计模式的建模,并有效指导代码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笔式交互范式的可用性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式用户界面是Post—WIMP界面的一种重要形态,具有自然、和谐的交互特性。尽管笔式用户界面广泛应用于无处不在计算环境中,但很少专门对它的可用性进行评估。针对笔式用户界面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笔式用户界面范式,基于此范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教学的笔式交互系统(PenOffice),利用此系统对范式从易学性、效率、出错率和用户满意度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可用性评估,从中分析了笔式用户界面以及这种新的界面范式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Yi-Bing Lin  Dan Daly 《Software》1995,25(2):193-216
We identify three goals for th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of a network simulation environment: user friendliness, model re-usability, and application extensibility. We address the user-friendliness issue by proposing a simple yet efficient approach to setup parameters for the simulation models. We address the application extensibility issue with a two-layer GUI architecture. The two layers are loosely coupled, and the first layer can be easily replac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subnetwork is used to address the model reusability issue. Unlike most existing simulation packages, where a subnetwork is simply a method to group the nodes, the subnetwork construct in our approach is a first-class citizen in th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i.e., all operations for a basic node also apply to a subnetwork). The port concept is used to define the I/O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ubnetwork and the outside world. Parameter dialog boxes are used to set up the parameters for a subnetwork conveniently. Finally, a simple stack mechanism is used to measure subnetwork-wide output statistics.  相似文献   

19.
针对Web应用系统中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易于变化的问题,将柔性软件思想与Web界面的设计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具有动态重配置能力的基于构件的柔性Web用户界面模型。该模型把描述构件显示样式的模板和适应业务数据结构变化的构件规则分别存储到XML文档和关系数据库中,从而解决了Web用户界面的适应性和重用性问题。最后,通过一个具有表格数据显示功能的柔性Web用户界面来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