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速铁路作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核心,近十年来取得了飞速蓬勃的发展.其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路网复杂化、分布区域广等现象,这些现象对高铁动态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会对列车造成时间延误影响,甚者时间延误会沿路网传播,造成大面积列车到发晚点.而目前对于此问题的人工调度方式,前瞻性及针对性较差,难以对受影响列车进行迅速调整.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以各列车在各车站延误时间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高速铁路列车动态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于与智能体交互的仿真环境,采用了强化学习中的Q-learning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仿真环境的合理性以及Q-learning算法用于高铁动态调度的有效性,为高铁调度员做出优化决策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交叉路口信号控制面临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建立以延误时间、停车次数和通行能力作为性能指标的交叉路口信号配时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种群的改进蚁群算法,对信号配时方案进行优化。改进的算法以交叉路口的平峰状态和高峰状态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对模型求解的结果优于传统方法,能降低交叉口的总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提高了通行能力。且该算法稳定性好,求解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由于列车运行调整是大规模、非线性、强约束、建模困难的问题,用一般运筹学方法不易求解。基于人工鱼群算法,提出列车运行调整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步骤。具体的,考虑车站到发线数目约束和列车越行约束,以列车进入车站和驶离车站的总晚点时间最少为目标,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利用郑西高铁运输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说明人工鱼群算法在列车运行调整中具有有效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4.
于洋  李积英  海宁  付天烜 《测控技术》2019,38(10):61-65
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的高速列车出现晚点状况,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效率。为了保证所有的高速列车能够按照正点运行,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引入混沌序列,优化蚂蚁的选路策略,建立以加权后列车总晚点时间最少为目标的高速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并且按照相应的约束条件对高速列车运行调整模型进行求解,实现对晚点高速列车运行图的快速调整。最后,通过比较算例得出,该算法能够有效解决高速列车运行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铁路运输部门编制列车运行图始发方案的可实施性,可优化列车运行图的整体布局。以客运站到发列车的到达、始发时间域最方便为目标,车站到发线能力为约柬,建立旅客列车始发方案数学优化模型。针对传统智能算法在求解上述问题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采用动态启发式信息策略的改进蚁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列车发到时间域方便旅客程度为优化的准则确定蚂蚁转移概率,并在信息素更新策略中引入最大最小蚂蚁系统,改善算法的正负反馈机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优化性能上有较大改进,可为旅客列车运行方案编制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施工天窗对重载铁路行车安全限速和行车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基于收敛粒子群算法的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方法。首先,在分析列车追踪间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推导出不同编组类型重载列车之间的追踪间隔计算公式,实现了重载列车追踪间隔计算。然后,考虑施工天窗后的限速要求,以重载列车总晚点时间为优化目标,以列车区间最少运行时分、追踪间隔时分、列车停站时分、天窗时间段内禁止行车、天窗后安全限速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施工条件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刻画了考虑安全限速的重载列车运行调整问题。通过优化列车到站、离站以及通过车站时刻,实现重载列车运行调整。进而,针对模型特点,在经典粒子群算法中引入收敛因子,设计了收敛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朔黄铁路运输生产数据为基础,对建立的重载铁路运行调整模型进行实例化处理,验证了模型和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求解重载铁路运行调整问题,设计的收敛粒子群算法比经典粒子群算法在计算效率上提升了5.45%,而求解精度保持不变。该方法可压缩重载列车追踪间隔,提高重载铁路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提高基于安全限速的列车运行调整效率,为施工条件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工作提...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以其运输能力大、速度快、全天候等优势,取得了飞速蓬勃的发展.而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会导致列车延误晚点,更甚者延误会沿着路网不断传播扩散,其带来的多米诺效应将造成大面积列车无法按计划运行图运行.目前依靠人工经验的动态调度方式难以满足快速优化调整的实际要求.因此,针对突发事件造成高铁列车延误晚点的动态调度问题,设定所有列车在各站到发时间晚点总和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高铁列车可运行情况下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提出基于策略梯度强化学习的高铁列车动态调度方法,包括交互环境建立、智能体状态及动作集合定义、策略网络结构及动作选择方法和回报函数建立,并结合具体问题对策略梯度强化学习(REINFORCE)算法进行误差放大和阈值设定两种改进.最后对算法收敛性及算法改进后的性能提升进行仿真研究,并与Q-learning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高铁列车进行动态调度,将突发事件带来的延误影响降至最小,从而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铁路运输是化工物流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从能源消耗的绝对量来看,铁路运输的能耗量巨大,是节能的重点行业。以列车在区间运行总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在考虑线路类型、闭塞方式的基础上,对区间运行时间、车站作业时间、区间速度、车站间隔时间和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加以约束,建立了节能运行图编制优化的模型,并结合算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显示,当采用此方案优化时,在略微增加列车运行时间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总的运营成本,得到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城际列车运行图编制问题进行研究,确定列车在各区间运行的最优顺序,并建立以列车总运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适应选择机制的变异算子和交叉算子,设计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该算法采用“列车-区间运行顺序”的染色体二维编码形式,首先对列车在各区间运行的顺序进行编码;求解过程中,结合广度优先循环布线的原则进行解码,通过“到发时刻-发现冲突-解决冲突”逐区段进行铺画,得到列车在各车站实际的到发时刻;同时,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全局优化,得到问题最优解。实验表明,自适应机制能够提高算法性能并较快得到列车最优运行顺序,铺画出更高效准确的列车运行图。  相似文献   

10.
赵辉  代学武 《自动化学报》2020,46(3):471-481
提出了一种高速列车运行时间与节能协同优化方法.针对由动态调度层、优化控制层、跟踪控制层组成的列车运行控制与动态调度一体化结构,设计了面向动态调度层和优化控制层的列车运行时间调整策略和节能速度位置曲线.基于高速铁路闭塞区间,建立了列车区间模型和列车速度曲线节能优化模型.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列车区间运行时间进行调整,优化列车总延误时间;根据调整后的区间运行时间设计列车运行优化速度位置曲线,减少列车运行能耗.仿真算例验证了设计的运行时间与节能协同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地铁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一般运行情况以及晚点延迟发车情况下的节能问题,基于预测控制算法设计了地铁节能优化控制算法.利用预测控制算法的在线滚动优化特性,通过设计含有能量消耗趋势优化项的控制目标函数,控制算法能够针对节能目标实现快速动态调整.通过调节目标函数中各优化项权重的相对大小,节能算法可以在满足列车时间与路程运行指标的同时,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在MATLAB平台上利用真实车辆模型对提出的节能优化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在列车不延迟与延迟的情况下,算法都很好地平衡了跟踪目标与节能目标,为地铁能耗动态优化控制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制定的解编方案无法有效地满足铁路技术站阶段计划配流工作,基于牵引质量和换长的不同硬时间窗满轴约束,并综合考虑车流接续和编组去向约束,以总车流量、满轴出发列车最多为目标,建立了技术站多目标动态配流模型。为实现解编方案综合协调优化,依据解体和编组顺序调整规则,并通过定义可解集合和改进蚁群算法的状态转移规律及信息素更新策略,设计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算例表明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可以缩小配流问题规模,帮助决策者选择满意的解编配流方案,同时可以考虑解编顺序的改变对配流结果带来的影响,做到解体照顾编组,从而为实现铁路技术站调度系统的综合协调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乔俊  孟学雷  王东先  汤霖 《计算机应用》2019,39(9):2757-2764
针对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的客运枢纽高铁列车接续优化问题,分析了枢纽内的旅客换乘过程,提出了中长途客流的换乘满意度概念;以平均换乘满意度和枢纽车站列车到发均衡性为优化目标,以大站合理发车时间、合理终到时间、车站作业间隔时间、旅客换乘时间、车站到发线能力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换乘协同的大型客运枢纽高速列车接续优化模型。设计了改进染色体编码方式和选择策略的遗传算法对算例进行了求解。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同基本遗传算法、基本模拟退火算法相比,目标函数中所求的平均换乘满意度分别增加了5.10%、2.93%,枢纽车站列车到发均衡性分别提高了0.27%、2.31%,算例结果验证了改进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型枢纽高铁列车的接续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民航机场场面监视领域多点定位系统固定形状的基站布局方式造成进出场飞机定位精度低的问题,建立监视区域内基站布局问题的数学模型。以GDOP数值工具为定位精度评判标准,利用免疫寻优算法计算得到最优的基站布局方案;将此布置基站方案与星形、T形布置基站方式进行图形和数据的对比,同时又在此布置基站方案下改变主站位置来进行数据对比。仿真结果和对比数据表明免疫寻优算法布置基站的最优性且可以显著提高飞机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能量损耗较大,延迟较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优化的水下通道感知能量优化路由(PPUN)。在能量优化上,针对水下节点随机覆盖存在的多余感测覆盖范围所造成的额外能量损耗问题,采用传感器节点数量的概率优化方法,在保证覆盖率和节点连通率的情况下推导出网络所需要的最小节点数目,从减少传感器数目的问题上来优化总体能量。而针对路由的能量损耗问题,在节点的链路规划上采用了通道感知路由算法,考虑了在一定能量损耗阈值条件下的最短节点路径,避免水下节点盲目选择能量损耗较大的最短路径而导致数据转发失败,消耗更多能量。延迟问题抓住主要的解码延迟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利用HARQ-III方案对延迟时间加以控制。实验对比分析表明,算法采取控制传感器数目和链路规划的方法,在实现能量优化上具有一定优势,延迟控制方案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室内位置服务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人们对于位置服务的需求逐渐由最初的室外定位转变为室内定位,同时诸多的室内定位技术得以快速发展。通过以超宽带(UWB)的通信方式为依托,借助到达时间差值(TDOA)的定位模型,着重分析了最小二乘法在求解三维定位坐标时精度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传统的最小二乘定位算法在求解三维定位坐标时,由于基站几何布局所引起的定位精度问题,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三维定位优化算法。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定位算法在优化前后的两种场景下定位的不同表现效果,发现优化后的最小二乘定位算法的三维定位精度得以明显提高且定位效果稳定,同时也降低了三维定位精度对于基站几何布局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饮用水管网的建造与优化是我国各地区饮用水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针对饮水管网建造存在着工程投入多,管网铺设不优化、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设计实现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饮水管网优化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遗传算法对管网的布局进行优化,并结合GIS对空间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处理能力,最后得到一组较为合理的管网布局方案,从而达到节省建设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站设施瓶颈疏解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成本模糊的问题,提出车站瓶颈定量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优化策略。首先,建立乘客进站流程图,基于串联和并联混合的排队网络构建系统优化模型;其次,在现有优化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控制优化策略——变更设施序列,即交换安检设备和自动检票闸机的物理顺序;最后选取上海莘庄地铁站并根据两种优化策略给出具体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实验。3种优化方案均有效减少了乘客排队时间,但总成本差异很大。到达率一定时,与无优化方案相比,优化方案1增加1台安检设备,减少了92.5%的等待时间,总成本增加了3.2%;优化方案2交换安检设备和闸机顺序,减少了80.3%的等待时间,总成本下降了50.4%;而优化方案3即方案1和2的叠加,几乎完全消除了乘客排队等待时间,但总成本却增加29.6%。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瓶颈疏解成本,新策略在降低总成本上明显优于传统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