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缓冲区溢出攻击原理的研究和分析,讨论了C/C++源程序缓冲区溢出的常见表现,并分析了其原因和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分离控制和数据信息的双栈结构的C编译器模型,其好处是无论数据栈如何溢出,控制线都不受影响,缺点是该法一样不能防御所有的缓冲溢出攻击。  相似文献   

2.
已有的检测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方法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静态分析在软件运行前,析其源代码,找出可能存在的漏洞;动态方法在运行时对可能存在漏洞的软件行为进行监视,发现异常后,进行判断,然后做出适当处理.在分析了传统缓冲区溢出方法的基础上,依据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发展趋势,针对非控制数据的缓冲区溢出攻击,提出了一种主要针对非控制数据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测试方法,使用变量标识来测试是否发生了缓冲区溢出攻击.这种方法综合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防御缓冲区溢出攻击.  相似文献   

3.
陈硕 《程序员》2004,(8):72-76
攻击代码漏洞的常用手段就是利用缓冲区溢出。strcpy 的那个漏洞至今仍是许多黑客掌中利器,作者将介绍如何防止缓冲区的溢出。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是计算机安全的头号公敌,据报道,有50%以上的安全漏洞和缓冲区溢出有关。C/C++语言对数组下标访问越界不做检查,是引起缓冲区溢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以 Linux on IA32(32-bit Intel Architecture,即通常所说的 x86)为平台,介绍缓冲区溢出的原理与防范措施。按照被攻击的缓冲区所处的位置,缓冲区溢出(Buffer  相似文献   

4.
缓冲区溢出漏洞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中的缓冲区溢出漏洞是个严重的安全隐患,利用它的攻击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缓冲区溢出漏洞检测防护技术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分类剖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原理,进而对缓冲区溢出漏洞检测防护技术十几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计算机网络对抗为背景,以缓冲区溢出攻击为例,通过抽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规律,分析植入代码的结构特征,设计一种用于网络对抗演练的缓冲区溢出攻击描述语言,并进行形式化分析证明.实际验证表明,该缓冲区溢出攻击描述语言能够动态地构造植入代码,实现缓冲区溢出攻击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WehnTrust是否具有预期的检测和防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性能,设计了相关实验对其进行了测试.对该入侵防御系统的源代码进行了分析、调试,在此基础上,使用开源溢出框架Metasploit Framework进行了5种攻击实验,并针对WehnTrust所具有的特性,搭建实验环境,模拟进行了C++虚函数攻击实验、结构...  相似文献   

7.
根据栈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三种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模式,分析了现有的动态防御方法所存在的优缺点。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流相关数据保护的栈缓冲区溢出动态防御方法,引入了加密机制,有效地防御攻击者对保护数据的篡改。设计并实现了针对目标文件为对象的二进制文件重构工具,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极大概率防御各种缓冲区溢出攻击。  相似文献   

8.
分析目前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弱点,提出一种新的攻击方法。通过抽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规律,分析植入代码的结构特征,给出缓冲区溢出攻击描述语言的文法。对于不同的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描述语言能够动态地构造植入代码,实现攻击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监测系统调用防止缓冲区溢出攻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缓冲区溢出型攻击是最为主要的计算机安全威胁之一。如何有效地消除基于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攻击,已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该文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介绍了其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通过监测系统调用返回地址的合法性来防止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Cisco IOS系统缓冲区溢出攻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凤丹  邹敏 《计算机工程》2007,33(24):138-140
路由器安全在网络安全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文针对互联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Cisco路由器,介绍Cisco IOS的基础特性,从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出发,阐述一种利用IOS缓冲区溢出漏洞远程攻击路由器的方法,提出针对该类攻击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Linux上使用包裹函数防止堆栈溢出攻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张锐  蒋凡 《计算机工程》2004,30(4):110-111,131
通过对C源代码的静态分析,将源代码中存在缓冲区溢出缺陷的库函数替换为增加了边界检查的包裹函数,有效地检测和处理堆栈缓冲区溢出攻击。  相似文献   

12.
缓冲区溢出攻击效果检测对缓冲区溢出安全防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进程与Windows NativeAPI的关系,以Windows NativeAPI为数据源进行攻击效果检测。提出执行轮廓的概念及其建立方法,在分析缓冲区溢出攻击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进程执行轮廓的缓冲区溢出攻击效果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目前出现频繁,危害极大的攻击手段。文章首先详细描述了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对程序在系统中的内存空间、寄存器和函数调用返回过程进行剖析,然后介绍了缓冲区攻击利用的方式,分析了缓冲区溢出实例,最后对缓冲区溢出的保护以及防御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缓冲区溢出攻击已成为黑客进行系统攻击的主要手段之一,简要分析了该攻击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使用安全的C函数库和控制内核的系统调用两种检测防范策略,并通过与其它技术的比较评价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Vista的抵御缓冲区溢出攻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在互联网时代被广泛利用并危害严重的主要攻击方式。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关键步骤,并研究分析了Windows Vista的抵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四种关键技术,包括地址空间配置随机化(ASLR)、数据执行保护(DEP)、GS栈保护和安全(structured exception handling, SEH)等技术;最后对Windows Vista抵御缓冲区溢出的整体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Vista仍然不能完全抵御缓冲区溢出攻击。  相似文献   

16.
基于状态图的缓冲区溢出攻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敏  毕盛  齐德昱  胡立新 《计算机工程》2008,34(23):178-180
结合缓冲区溢出攻击产生的原理,分析缓冲区溢出攻击代码的结构,论述Snort规则对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检测,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状态图的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对于进一步明确缓冲区溢出攻击过程和完善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检测和防御有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缓冲区溢出攻击已经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形成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必要条件,并详细讨论了溢出攻击的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分析了缓冲区溢出原理、主要攻击过程、攻击机制及防范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ARAD防御算法,能自动、高效的检测缓冲区溢出攻击,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