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西北地区某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砂岩地质条件为前提,展开了单锚基础的竖向上拔静载荷试验和群锚基础的上拔+水平复合工况静载荷试验,阐明了单锚和群锚基础的破坏模式和承载性能,获得了极限抗拔承载力,并通过锚筋应变测试,研究了锚杆基础的内力分布规律和有效锚固深度,提出了砂岩地基岩石锚杆基础的设计参数,可为西北地区输电线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地形、地质、荷载等条件组合下,开展110kV~220kV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标准化应用研究,设计形成含锚杆直径、锚孔直径、锚杆埋深、锚杆数量、锚孔间距、上部结构(板柱、掏挖)嵌岩深度等关键信息的标准化设计成果,并依托工程开展试验研究和工程建设应用,结果表明岩石锚杆基础标准化有利于实现基础机械化施工,减少施工现场人力投入,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有利于环保型基础的推广应用,提升工程建设经济、环保效益,对电网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石锚杆基础已逐渐在输电线路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针对节理裂隙发育的灰质板岩岩体,进行了现场拉拔真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锚筋自身强度的情况下,应以锚孔表面混凝土的位移值来确定基础的极限荷载;当锚杆达到一定长度后,再单纯依靠增加锚杆长度提高极限抗拔承载力效果甚微;适当改善锚筋外表面的粗糙度可提高锚筋与混凝土间的界面粘结强度;在岩石锚杆基础设计中要注意群锚效应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4.
特高压直流同塔混压输电线路可有效解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输电走廊资源紧缺的矛盾,准确评估其绕击耐雷性能,对线路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电气几何模型计算绕击跳闸率,考虑了导地线、大地的相互屏蔽效应、地面倾角、雷电入射角和工作电压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算例进行了分析验证,研究了特高压直流同塔混压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应用该模型对800 kV直流单回线路和500 kV直流同塔双回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得出了特高压直流同塔混压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特点。结果表明:500 kV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优于800 kV线路;特高压直流同塔混压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与800 kV直流单回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近似相同,但比500 kV直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差。  相似文献   

5.
合理选择基础型式对保障输电线路安全性、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石锚杆基础的优良性能,提出了两种岩石锚杆复合基础,分别为钢筋混凝土桩—锚杆复合基础和板式—锚杆复合基础,分别介绍了其结构、原理和适用性。与其他基础型式相比,提出的基础型式可以明显降低基础的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投资。提出了两种螺旋锚复合基础,可用于软土地区的拉线基础,与现有螺旋锚基础相比,抵抗变形的能力提高,有效降低基础埋深,减少材料量。提出的多种复合基础可为输电线路基础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特高压直流同塔混压输电线路可有效解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输电走廊资源紧缺的矛盾,研究其耐雷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磁暂态程序EMTP-ATP,提出了模拟绝缘子闪络过程的相交法绝缘闪络判据,并通过算例进行了分析验证,研究了两种不同塔型的反击耐雷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对不同塔型和不同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进行了研究。与±800 kV直流单回线路和±500 kV直流双回线路进行对比,得出了特高压直流同塔混压输电线路反击和绕击耐雷性能的特点。结果表明:500 kV线路是特高压直流同塔混压双回线路的反击薄弱所在,需进行重点防护;而500 kV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则优于800 kV线路;与导线一字型布置的杆塔相比,特高压直流同塔混压输电线路推荐采用导线干字型布置的杆塔。  相似文献   

7.
孟克 《低温建筑技术》2021,43(1):130-132
输电塔基础型式能直接影响输电线路安全性、施工工期和经济效益,研究经济性高、可缩短工期的复合基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介绍了桩-锚杆复合基础结构、原理和适用性,然后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桩-锚杆复合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对±800kV输电塔基础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桩基础相比,桩-锚杆复合基础可以明显降低基础的施...  相似文献   

8.
福建输电线路工程多分布在山区,通过以湄洲湾大跨越高塔岩石锚杆试验基础为背景,针对在强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的普通斜柱基础与岩锚结合的基础进行抗拔、水平极限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扩展岩石锚杆基础在山区线路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为强风化地质条件下岩石锚杆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溪洛渡—浙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终勘定位的实例,介绍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终勘定位监理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
为提高1 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程机械化应用率,降低人工挖孔桩基础作业风险,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联合开展硬岩地质机械成孔微型桩技术研究。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成孔质量高、安全、环保等优点,已在1 000 kV山东—河北环网特高压工程线路工程(4标)中成功应用,破解了输电线路基础机械化施工的最后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大,输电电压等级的升高,输电架塔作为输电线路的承重部件,对其在施工阶段以及工后运营阶段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确保新建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及营运的安全,需要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到工后营运阶段全程对输电架塔的沉降变形进行方案设计和观测。文章以昌吉-古泉11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皖3标段的长江大跨越工程为工程背景,全过程分析总结了新建特高压输电工程跨越塔沉降监测从方案设计、施工和工后监测实施、数据处理分析等工作,在确保线路工程安全运营的同时,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岩石锚杆基础是近期送电线路基建推广应用的主要基础型式之一,针对某500kV送电线路途径的强风化、中风化岩层广泛分布的地质条件,选取典型场地分别进行了单锚、直锚和承台式群锚等三种型式的岩石锚杆基础的现场真型试验,得到了试验基础的位移随荷载变化关系和极限承载力,其承载力满足该500kV送电线路基础承载设计要求.基于荷载与位移关系曲线,分析了岩石锚杆基础承载特征,及锚杆尺寸、基岩风化程度和群锚效应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承载力随锚杆和锚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锚杆存在有效抗拔锚固深度,超过该深度时增加锚杆埋深对提高承载力效果不明显、岩石风化程度对锚杆承载力影响较小、群锚效应对群锚基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锚杆间距是山区输电线路岩石群锚基础设计的关键参数,甚至直接决定了山区斜坡地形岩石锚杆基础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在4种典型岩石地基中对4种不同材质锚杆群锚和单锚基础抗拔对比试验,得到了不同岩石条件、锚筋材质、锚筋直径和钻孔直径下岩石单锚和群锚基础抗拔荷载-位移曲线。通过引入群锚效应系数,量化分析了锚杆间距对岩石群锚基础抗拔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设计取值建议。结果表明:岩石群锚基础抗拔承载性能既取决于单锚承载性能,也受岩石地基性质影响。工程设计中岩石群锚基础的锚杆间距宜为3~4倍的钻孔直径,相应的群锚效应系数可根据岩石性质不同取0.8~1.0。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发电能源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的现状,远距离、大规模输电成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案,其中特高压直流输电更是因其具备输电容量大、输送距离远、节约输电走廊的特点而成为首选,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投入使用的世界上第一条±800 k V楚穗直流输电工程,自投运以来一直未开展相关抽检研究工作,且无国内外相关运行经验可以参考借鉴,其较高的输电地位决定了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本文对取自楚穗直流输电线路的共计48片玻璃绝缘子开展了电气性能测试、材料性能测试、机械强度测试、金属附件测试等一系列机电特性测试试验,对楚穗直流输电线路挂网运行的玻璃绝缘子的运行性能进行分析,同时为后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运行维护及选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耐雷特性不同于交流系统,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杆塔高、跨度大,且工作电压幅值、极性不变,使得雷击直流高压输电线路的概率增大,有必要对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进行研究。针对近年来葛南±500 kV直流输电线路多发的雷击故障,以葛南±500 kV直流单、双回架空输电线路为工程背景,采用ATP-EMTP和电气几何模型法分别对线路的反击和绕击耐雷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并与交流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表明:±50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绕击跳闸率远高于反击跳闸率;工作电压对雷电先导发展、建弧率以及导线绕击距的影响比交流更大,使得直流输电线路正极性导线的雷击跳闸率高于负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输电线路工程快速建设,机械化施工程度高、经济环保的岩石锚杆基础应用比例逐步提高.岩锚基础对地质条件要求高,勘察要更精准.文章分析了目前岩石地基的勘察现状,由于设计与勘察规范不协调、勘察方法与手段单一且定量难等原因,即使对同一岩体地质,不同勘察单位提资的关键设计参数取值也不统一,制约了岩锚基础的经济性;提出了岩锚基础勘察的解决对策,应加强勘察专业与结构专业的沟通交流,必要时通过现场真型试验进行设计优化,应加强施工中监督与施工后的试验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17.
雷电是一种发生频繁且对电力系统危害极大的自然现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每年由于雷电绕击而引发的跳闸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接闪过程中上行先导发展原理,建立利用感应电压分析先导发展过程的先导发展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特高压流输电线路上行先导相互作用、保护角、工作电压以及地形因素对整个雷电接闪过程的影响,并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物理机理和作用过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与忽略各个影响因素的情况相比较,计及各个影响因素时的雷电绕击点、接闪路径以及绕击闪络率将有显著差异,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影响因素研究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和选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灌注桩基础商品混凝土应用控制角度出发,结合锡盟—山东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山东段)基础施工管理经验,通过分析因商品混凝土原因造成灌注桩基础质量不合格的现象,阐述监理在商品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如何对不合格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灌注桩浇注质量。  相似文献   

19.
抗浮锚杆作为一种解决地下工程中的抗浮问题,主要用于抵抗地下水位较高而导致地下室底板承受的地下水浮力。但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抗浮锚杆锚孔涌水难题。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破碎岩体条件下抗浮锚杆锚孔涌水特征,揭露锚孔涌水为微承压裂隙型,具有水压小、补给水源丰富、区域性强等特点。现场采用以堵为主的注浆方式进行治理。注浆工艺采用分段隔离注浆与少量间歇多次注浆相结合治理手段,同时结合信息化施工动态调整注浆参数,顺利封堵抗浮锚杆锚孔涌水,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跳闸所占总跳闸数的比列已越来越高,对供电的可靠性造成了一定威胁。因此,针对一起典型的800 k V直流线路雷击跳闸事件,通过雷达定位系统与故障巡查处理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雷电绕击是本次故障事件的主要根源。最后,提出并分析了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的主要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