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独立分量分析(ICA)是基于信号高阶统计量的盲源分离方法,在高阶统计量方法中,由于高斯信号的高阶累计量为零,所以系统存在加性高斯噪声时就难以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curvelet阈值去噪和FastICA算法的含噪信号盲分离的方法,并对高斯噪声环境下的混合图像进行了盲分离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解决由于存在加性高斯噪声而导致经典ICA算法性能发生严重恶化的问题;同时将curvelet变换去噪应用于含噪图像的盲源分离中,可以提高混合图像的信噪比,相对于小波去噪后的ICA算法,其分离性能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张志禹  毕杨 《计算机应用》2007,27(2):438-441
曲波变换是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具有复杂纹理的图像进行去噪。在分析独立分量分析(ICA)的基本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快速离散曲波变换和FastICA算法进行有噪图像盲分离。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含有加性观测噪声的混合图像,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去噪分离。  相似文献   

3.
独立分量分析在有噪图像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是基于信号高阶统计量的盲源分离方法。在分析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模型及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有噪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Noisy ICA),利用小波阈值去噪和FastICA算法进行了有噪混合图像分离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有加性观测噪声的混合图像的分离,先去噪处理再进行独立分量分离的效果要优于独立分量分离后再去噪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曲波(Curvelet)变换有两种数值实现方法,一种是基于非均匀采样的快速Fourier变换即usfft算法;另一种是基于特殊选择的Fourier采样的卷绕即wrapping算法。将这两种实现方法针对图像去噪性能进行了比较,并且提出将曲波变换的wrapping算法和FastICA算法结合起来,对含有噪声的混合图像进行了盲分离。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有加性观测噪声的混合图像,该方法有更好的去噪分离效果,并且运算速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盲源分离的超声信号去噪方法.为了验证去噪方法的有效性,应用此方法处理了仿真的超声信号,并与小波去噪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去噪方法能极大提高超声信号的信噪比,且其效果能与小波去噪方法相媲美,其特点是通过超声信号和噪声信号的盲源分离实现噪声消除.  相似文献   

6.
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改善降质图像质量,根据Donoho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分析了维纳滤波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维纳滤波的小波包变换图像去噪方法。利用修正维纳滤波对噪声图像进行处理,用处理后的图像计算噪声的标准方差,以此作为小波包的阈值。利用小波包对维纳滤波后的图像进行分解,实现对图像的低频和高频部分分别进行分解,用计算出的阈值对小波包树系数进行软阈值处理。利用小波包逆变换来获取去噪后的图像。结果表明:在噪声方差为0.01时,经该算法去噪后图像的PSNR比小波包自适应阈值去噪后的PSNR高出8.8 dB。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去除加性高斯白噪声,而且能很好地保留边缘信息,极大地改善了图像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7.
小波去噪算法在含噪盲源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微  彭华  王彬 《数据采集与处理》2015,30(6):1286-1295
无噪模型下的盲源分离算法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并不适用。针对该情况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先对含有高斯白噪声的混合信号进行去噪预处理,然后使用盲源分离算法进行分离。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信噪比较低条件下的基于平移不变量的小波去噪算法。该算法首先使用高频系数滑动窗口法准确估计含噪混合信号的噪声方差,然后使用Bayesshrink阈值估计算法 得到更加合理的阈值,最后在不降低去噪效果的同时缩小了平移不变量的范围,减少了运算量。实验仿真表明,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与传统小波去噪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去除噪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盲源分离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当噪声存在时,信号和混合阵的盲估计变得相当困难。针对信号源噪声污染情形,假设信号和噪声的时频谱不同,提出了一种时频去噪盲源分离方法。该方法以Born-Jordan分布计算混合信号的时频矩阵并将信号的时频分布看作图像,利用广义Hough变换将信号检测转换为在参数空间寻找局部极大值的问题,再运用自项点理论选择合适的时频阵进行对角化,进而估计源信号和混合阵。该方法扩展了盲源分离的限制条件,能有效分离各种非平稳源信号、非独立源信号,且通过把噪声能量扩展到整个时频面而只选择信号能量占主导的时频点,对噪声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独立分量分析0CA)基于信号的高阶统计量,能从混合信号中分离出既具有统计独立性又具有非高斯性的源信号,在诸多ICA算法中,固定点算法(也称FastICA)以其收敛速度快、分离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领域。在介绍ICA的基本模型与FastICA算法的原理后,分别对混合的语音信号与图像信号进行了分离实验,仿真结果表明FastICA应用于语音分离与图像分离,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去噪方法仅适用于去除高斯白噪声,对于脉冲噪声得不到好的降噪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将基于高斯模型的小波变换算法与改进的中值滤波相结合的去噪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高斯白噪声和脉冲噪声的混合噪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结合算法去噪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和均方误差都比单一算法得到了改善,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独立成分分析(ICA)只需要知道源信号较少的先验知识(如统计独立性等),仅由观测信号便能恢复出源信号的特性,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ICA的目的是寻找变换矩阵,使输出信号经变换后各成分之间尽可能的统计独立,其关键是建立一个目标函数,使得最大化(或最小化)目标函数的解便是所要找的变换矩阵。首次将人工鱼群算法(AFSA)与ICA相结合,提出了基于AFSA的独立成分分析算法。以负熵极大化作为目标函数,通过人工鱼的觅食,聚群和追尾行为,更新人工鱼的位置,得到全局最优解,从而得到分离矩阵。与自然梯度法相比,鱼群算法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仿真实验表明了将鱼群算法应用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消除语音信号分离中仍存在的部分混叠声音,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消噪和独立分量分析(ICA)结合的信号分离方法。该方法将小波变换和独立分量分析结合,利用小波变换的去噪作用,滤除原始语音信号中的噪声后作为ICA的输入信号,采用FastICA算法在小波域进行独立分量分析,对输入信号实施分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调高了传统独立分量分析对语音信号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图像获取过程中,常得到含有噪声和对比度较差的图像,为更好地去除图像的噪声与增强对比度,提出一种基于矢量扩散控制的图像同步去噪增强方法。分析全变分(TV)模型的构造,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矢量扩散控制的方式改造该模型的后项,更好地控制扩散在图像边缘处的粒度。给出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的微分模型结构,并与改进后的TV模型融合实现图像的同步去噪与反差增强。通过2组实验从成像质量和灰度分布上比较处理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TV模型在去噪过程中出现的阶梯效应,而且能够改善图像对比度,提高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噪声谱估计算法在单通道语音增强方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改善噪声谱估计算法对噪声的估计和更新能力,结合最小统计(MS)算法,对改进的基于控制的递归平均(IMCRA)噪声谱估计算法的递归平均参数进行改进,并用一阶递归的方式对平滑功率谱的最小值进行改进。采用谱减法对含噪语音信号作去噪处理,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对不同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不同噪声不同信噪比下增强前后语音的分段信噪比(segSNR)、PESQ得分、MOS得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跟踪噪声信号变化,改善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的获取人体生理参数的方法,用摄像头采集人脸的彩色视频,对人脸区域进行颜色通道分离和独立成分分析(ICA),获取有用信号。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方法,把信号分解成可以反映出生命信息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再根据所设计的提取准则,分别提取出较为准确的心跳和呼吸信号。用Bland-Altman法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受到相干斑噪声的干扰,严重影响了SAR图像的后续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在非下采样轮廓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域将中值滤波和邻域收缩法相结合的SAR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对原始SAR图像进行NSCT分解,得到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图像,对低频子带使用中值滤波处理以去除低频子带中的低频噪声,利用NSCT分解系数之间的相关性,使用邻域收缩法对子带图的系数进行收缩,以消除高频子带中的高频噪声。实验证明,该算法与小波域邻域收缩去噪算法和NSCT硬阈值去噪算法相比,在去噪性能和视觉效果方面均有所提高,在消除噪声同时可以较好地保护纹理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7.
针对CT切片图像噪声特点以及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Lipschitz指数和平稳小波的CT图像去噪算法。利用改进的中值滤波器滤除图像的脉冲噪声,然后根据图像阶梯边缘的Lipschitz指数与小波系数之间的关系,在更好地保护图像边缘细节的前提下,利用平稳小波变换的阈值去噪方法滤除高斯噪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是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在最小均方差意义和信噪比增益上,以及保护图像边缘细节上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非局域均值算法(NLM)是一种有效的去噪算法,能够在去噪的同时充分保护图像纹理信息。但是在像素的平滑中,权重分配过度依赖像素块相似性,缺乏其他更有效信息的指导,另外原算法计算量过大也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瓶颈。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纹理指示图的NLM快速改进算法TNLM。该指示图利用二维DCT变换对图像每一个像素为中心的小块进行分析,获得全图像素的纹理重要性指示图,将该指示图引入到传统NLM算法以改进去噪效果。同时,也对算法进行加速优化,通过改进的积分图技术、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块预选技术,提高了算法的速度。实验证明,该算法的处理效果和速度都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9.
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是基于信号高阶统计量的盲源分离方法。在分析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模型及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有噪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Noisy ICA),结合传统有噪图像分离方法与结合改进FastlCA算法有噪图像分离仿真研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即使在高水平噪声图像中,也能够分理出比较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