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凡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2):549-552,558
目前针对恶意Android应用的静态检测方法大多基于对病毒哈希值的分析与匹配,无法迅速检测出新型恶意Android应用及其变种,为了降低现有静态检测的漏报率,提高对新型恶意应用的检测速度,提出一种通过深度网络融合模型实现的恶意Android应用检测方法。首先提取反编译得到的Android应用核心代码中的静态特征,随后进行代码向量化处理,最后使用深度学习网络进行分类判别。该方法实现了对恶意应用高准确度的识别,经过与现存方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恶意代码检测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无法有效地从海量的行为特征中选择出有本质的行为特征来对未知的Android恶意应用进行检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DBNSel,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模型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方法。为了实现该方法,首先通过静态分析方法从Android应用中提取5类不同的属性。其次,建立深度信念网络模型从提取到的属性中进行选择和学习。最后,使用学习到的属性来对未知类型的Android恶意应用进行检测。在实验阶段,使用一个由3 986个Android正常应用和3 986个Android恶意应用组成的数据集来验证DBNSel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DBNSel的检测结果要优于其他几种已有的检测方法,并可以达到99.4%的检测准确率。此外,DBNSel具有较低的运行开销,可以适应于更大规模的真实环境下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Android恶意应用的检测效率,提出一种基于BHNB(Bagging Hierarchical Na?ve Bayesian)的细粒度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对样本库中的应用进行类别划分,并分别对其进行动态分析,提取各个应用程序的行为信息作为特征;然后,采用层次朴素贝叶斯HNB(Hierarchical Na?ve Bayesian)分类算法对各类应用特征集合进行分别训练,从而构建出多个层次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最后,采用Bagging集成学习方法对构建出的多个层次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集成学习,构建出基于层次朴素贝叶斯的Bagging集成学习分类器BHNB。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检测出Android恶意应用,且检测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Android平台恶意软件泛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日志分析的Android系统的恶意行为检测模型。模型采用进程守护和广播监听的方式收集日志信息并通过Boyer-Moore算法匹配、识别恶意行为。以Android 4.0平台为测试环境进行软件行为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模型能够检测出90.0%的恶意行为,证明模型对Android系统恶意行为检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提出一种检测Android应用程序中恶意行为的静态分析方法, 该方法采用静态数据流分析技术, 并实现了常量分析算法, 通过跟踪应用程序对常量值的使用来检测恶意订购、资费消耗等多种类型的恶意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Android应用程序的恶意行为, 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Android系统的广泛应用,Android平台下的恶意应用层出不穷,并且恶意应用躲避现有检测工具的手段也越来越复杂,亟需更有效的检测技术来分析恶意行为。文中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N-gram的静态恶意检测模型,该模型通过逆向手段反编译Android APK文件,利用N-gram技术在字节码上提取特征,以此避免传统检测中专家知识的依赖。同时,该模型使用深度置信网络,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学习训练。通过对1267个恶意样本和1200个善意样本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模型整体的检测准确率最高可以达到98.34%。实验进一步比较了该模型和其他算法的检测结果,并对比了相关工作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更好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Android恶意应用程序在传播环节缺乏有效的识别手段,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测试技术和动态分析技术的Android恶意行为检测方法。 通过自动化测试技术触发Android应用程序的行为,同时构建虚拟的沙箱监控这些行为。设计了一种组合事件行为触发模型——DroidRunner,提高了Android应用程序的代码覆盖率、恶意行为的触发率以及Android恶意应用的检测率。经过实际部署测试,该方法对未知恶意应用具有较高的检测率,能帮助用户发现和分析未知恶意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针对未知的Android恶意应用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检测,但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具有少于三层的计算单元,无法充分挖掘Android应用程序特征深层次的表达。文中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DDBN (Data-flow Deep BeliefNetwork)对Android应用程序数据流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检测Android未知恶意应用。首先,使用分析工具FlowDroid和SUSI提取能够反映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的静态数据流特征;然后,针对该特征设计了数据流深度学习算法DDBN,该算法通过构建深层的模型结构,并进行逐层特征变换,将数据流在原空间的特征表示变换到新的特征空间,从而使分类更加准确;最后,基于DDBN实现了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工具Flowdect,并对现实中的大量安全应用和恶意应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Flowdect能够充分学习Android应用程序的数据流特征,用于检测未知的Android恶意应用。通过与其他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检测方案对比,DDBN算法具有更优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类特征的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针对未知的Android恶意应用可以采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检测,但使用单一数据挖掘算法无法充分发挥Android应用的多类行为特征在恶意代码检测上所起的不同作用.文中首次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Android多类行为特征的三层混合系综算法THEA(Triple Hybrid Ensemble Algorithm)用于检测Android未知恶意应用.首先,采用动静态结合的方法提取可以反映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的组件、函数调用以及系统调用类特征;然后,针对上述3类特征设计了三层混合系综算法THEA,该算法通过构建适合3类特征的最优分类器来综合评判Android应用的恶意行为;最后,基于THEA实现了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检测工具Androdect,并对现实中的1126个恶意应用和2000个非恶意应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Androdect能够利用Android应用的多类行为特征有效检测Android未知恶意应用.并且与其它相关工作对比,Androdect在检测准确率和执行效率上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0.
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恶意软件通过实施各种恶意行为对Android设备用户构成威胁。针对目前大部分现有工作只研究粗粒度的恶意应用检测,却没有对恶意应用的具体行为类别进行划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行为特征的细粒度恶意行为分类方法。该方法提取多维度的行为特征,包括API调用、权限、意图和包间依赖关系,并进行了特征优化,而后采用随机森林的方法实现恶意行为分类。在来自于多个应用市场的隶属于73个恶意软件家族的24 553个恶意Android应用程序样本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细粒度恶意应用分类的准确率达95.88%,综合性能优于其它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基于SVM的Android应用程序安全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将SVM算法与动静态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Android应用程序的漏洞和恶意软件的检测中,而恶意软件的检测又可分为恶意行为的检测和恶意代码的检测。故本文按SVM算法应用到的检测领域分类,分别对其应用于Android应用程序中的恶意行为检测、恶意代码检测和漏洞检测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总结了当前该领域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SVM算法和其应用于Android安全检测中的改进之处,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及移动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恶意移动应用给网络和信息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Android平台由于其开放性和应用市场审查机制不够完善,使其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恶意应用的主要传播平台。现有的恶意应用检测方法主要有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两种。一般而言,静态分析方法代码覆盖率高、时间开销小,但存在误报率较高的问题;而动态测试准确度较高,但需要实际运行应用,所需的时间和计算资源开销较大。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基于静动态结合的方法,自动检测恶意Android应用。首先,使用静态分析技术获取应用API的调用情况来判定其是否为疑似恶意应用,特别是可有效检测试图通过反射机制调用API躲避静态分析的恶意应用;然后,根据疑似恶意应用UI控件的可疑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测试,来自动确认疑似恶意应用中是否存在恶意行为。基于此方法,我们实现了原型检测工具框架,并针对吸费短信类恶意行为,对由465个恶意应用和1085个正常应用组成的数据集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恶意应用检测效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误报率。  相似文献   

13.
安卓恶意应用程序的检测目前存在着检测速度慢、检测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安卓恶意应用程序检测方法。从Android恶意应用的恶意行为特点出发,运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互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出权限和组件、函数API调用序列、系统命令、网络请求等多维度特征,对维度较大的特征种类使用信息增益方法进行特征的筛选,取出最有用特征。本文还利用半敏感哈希算法的降维和保持相似度的特性,提出基于Simhash算法的特征融合方法,将原有的大维度的特征降维到相对较小的维度,并解决了特征的不平衡问题。融合后的特征使用GBDT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分类,检测恶意样本。实验对比分析得出本文使用的多种特征融合的方法在可以大大降低分类的训练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方法对未知应用程序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extCNN神经网络模型的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多种触发机制从不同层面上诱导激发程序潜在的恶意行为;针对不同层面上的函数调用,采用特定的hook技术对程序行为进行采集;针对采集到的行为日志,使用fastText算...  相似文献   

15.
Android移动设备中存储了大量的敏感信息,如通话记录、联系人等,容易成为恶意攻击者的目标。基于静态污点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Android平台的隐私泄露检测方法。通过提取Android敏感权限与API,创建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Android应用程序的函数调用图,实现了对于大规模应用程序中潜在隐私数据泄露行为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准确率较高,且运行耗时较短,适合于大规模应用程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针对Android恶意代码的混淆、隐藏、加密情况以及现有方法的检测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恶意应用行为特征值序列的动态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远程注入技术将动态检测的模块注入到Android系统的Zygote进程中,执行内联挂钩来监测应用中的重要函数。然后,通过函数监听得到Android应用的重要行为;进而,按照行为的特征将其量化为特征值,再按照时间顺序将行为特征值排为序列,得到行为特征值序列。通过利用支持向量机来训练5 560个恶意样本,得到恶意应用家族的行为特征值序列;最后利用此序列与被检测应用的序列进行相似度比较,判断应用是否为恶意应用。在恶意应用动态检测方面的正确率可达到95.1%,以及只增加被检测的应用21.9 KB内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正常检测经过代码混淆、代码加密、代码隐藏的恶意应用,提高了恶意应用检测的正确率,所占内存空间减少,有效提升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