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硫化锌精矿焙烧浸出与直接浸出结合提锌同时除铁的方法,利用硫化锌精矿氧压浸出除铁原理,浸锌同时除铁,取消了热酸浸出的除铁过程,简化了设备及工艺流程,提高了锌回收率,可以达到节能、环保、高效。  相似文献   

2.
在锌冶炼的氧压浸出工艺中,由于铁复杂相的存在,使得铁浸出率不高,导致锌氧压浸出渣中仍存在一定量铁资源未能有效回收。以广东某冶炼厂锌氧压渣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然后采用硫酸化焙烧-溶液浸出的方法对锌氧压渣中的铁复相进行强化分解及高效溶出。得到了较优的试验条件为:焙烧温度300℃、酸渣质量比0.4、焙烧时间2.0 h、浸出时间1.0 h、浸出温度80℃,液固比L/S=5/1,此时铁浸出率为83.31%,锌浸出率达到97.06%。最后,对铁复相的溶液浸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3.18 kJ/mol,并建立了半经验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氧压浸出炼锌产出的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有价金属综合回收问题,对回转窑挥发、回转窑还原焙烧、富氧熔池熔炼、富氧料柱熔炼处理氧压浸出炼锌渣工艺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不同情况的废渣可以采用的处理工艺及其工艺流程、技术参数、经济指标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氧浸渣搭配处理锌浸出渣的冶炼方法,由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对湿法锌冶炼产出的锌浸出渣要求零堆存,目前传统的锌浸出渣火法处理方法存在能耗大,生产成本高,低浓度SO2烟气处理难度大的问题,而采用氧浸渣搭配处理锌浸出渣工艺,以硫代焦或煤,可大大降低能耗,减小生产成本,同时可以产出含硫烟气直接进二转二吸制酸。  相似文献   

5.
开展了两种加压浸出工艺处理锌浸出渣的试验研究。“加压还原浸出+氧压浸出”取代原针铁矿工艺的“三段逆流热酸浸出+还原”,锌焙烧矿到铅渣的渣率为15.74%,锌、铁、铜、铟、镁的浸出率分别为99.32%、93.50%、95.02%、91.03%、99.97%,各项指标均优于原工艺,锌、铟的浸出率分别提高了1.82、11.03个百分点,反应时间由14 h缩短为4 h,液固分离次数由4次减少为2次。“两段逆流加压浸出”取代原黄钾铁矾工艺的“硅浸+预中和+黄钾铁矾沉铁”,锌焙烧矿到二段渣的渣率为35.88%,锌、铁、铜、铟、镁的浸出率分别为98.50%、4.94%、90.48%、2.69%、93.77%,各项指标均优于原工艺,浸出后液(相当于水解除铁后液)可以直接返回中性浸出工序,反应时间由16 h缩短为4 h,液固分离次数由3次减少为2次。加压浸出采用密闭的加压釜,更容易实现整个炼锌系统蒸汽平衡,无需额外增加蒸汽锅炉。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炼锌方法存在生产工艺流程冗长、设备利用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开展了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直接产出合格上清液的技术试验研究,试验分别从加压浸出技术控制条件、工艺流程及加压浸出上清液净化除杂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最终得出了硫化锌精矿一段加压酸性浸出→二段加压中性浸出→氧压中性上清液净化除杂的硫酸锌溶液全湿法制液工艺。  相似文献   

7.
硫化锌精矿氧压浸出工艺生产实践表明,如果没有严格控制氧压浸出过程中硫组元的酸化程度,将造成锌冶炼系统的酸过量问题,进而影响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针对氧压浸出系统容易出现酸根过高的现象,探索氧压浸出工艺中二段终酸浓度、反应温度、氧分压及浸出时间对硫组元的酸化效果和锌浸出的影响,在较优的工艺条件下,锌浸出率高达98%以上,硫酸化率仅10%左右。  相似文献   

8.
硫化锌精矿中的铁在氧压浸出过程浸出进入溶液后,在后续除铁的同时要向溶液中鼓压缩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进行针铁矿除铁,而针铁矿除铁系统庞大,生产成本高,尤其高海拔地区空气含氧量低,除铁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后续工序的正常生产以及锌锭产品的品质。因此,找到硫化锌精矿氧压浸出过程中的沉铁机理,通过控制浸出工艺参数,尽量将铁在浸出过程中沉入渣中,对简化氧压浸出工艺流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硫化锌精矿氧压浸出锌冶炼过程中沉铁机理进行分析,为硫化锌精矿氧压浸出生产操作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某稀土矿经选矿获得的稀土精矿,其稀土含量较低、铁含量高,分别进行了浓硫酸低温焙烧及浓硫酸高温焙烧试验。结果表明,以浓硫酸低温焙烧工艺处理该高铁稀土精矿,在较佳条件下,稀土浸出率达96.94%,钍浸出率达97.36%,铁浸出率亦达92.71%;以浓硫酸高温焙烧工艺处理该高铁稀土精矿,在较佳条件下,稀土浸出率可达90.15%,钍浸出率为42.10%,铁浸出率仅12.44%。浓硫酸低温焙烧工艺获得的稀土浸出液铁含量高、酸度大(Fe含量23g/L左右,pH0.5),从高铁、高酸稀土溶液中回收稀土产品,其工艺过程较繁琐。浓硫酸高温焙烧工艺处理该高铁稀土精矿,可获得铁含量较低(Fe含量约2.3g/L)的稀土浸出液,从低铁含量的稀土溶液中回收稀土产品,其工艺流程较简短,废水较易治理,在生产成本上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氧压浸出是锌冶炼强化浸出工艺,氧压浸出工艺的锌浸出率和回收率是最高的。常规方法和高温高酸法沸腾焙烧硫化锌精矿生产工艺,冶炼过程中产生SO_2烟气,同时制酸过程产生的废水需处理。氧压浸出工艺输出元素硫,不释放SO_2烟气。由于富氧高压高温高酸的冶炼环境,氧压浸出高压对设备的要求较高。本文阐述浸出物料在减温减压过程中,经过预闪蒸器套管时,对该套管的腐蚀冲刷损伤,以及改进材质、结构等方面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选择性还原焙烧-硫酸浸出两段工艺处理高铁锌焙砂的方法.首先在CO还原气氛下将锌焙砂中的铁酸锌选择性转化为氧化锌和磁铁矿,然后采用硫酸浸出使可溶锌溶出而铁存留于渣中,实现铁锌有效分离.主要考察了还原焙烧以及硫酸浸出的工艺条件对铁锌分离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化学分析法及XRD、SEM-EDS的检测手段对焙烧样品进行分析.以可溶性锌和亚铁的含量作为焙烧评价指标,得出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60 min,CO浓度8%,CO/(CO+CO2)气氛比例20%,此条件下可溶锌率由原焙砂中的79.64%提高到91.75%;以铁锌浸出率为考察指标,得出最佳浸出条件为∶常温浸出,浸出时间30 min,浸出酸度90 g/L,液固比10∶1,此条件下锌铁浸出率分别为91.8%和7.17%.  相似文献   

12.
氧压浸出工艺以其矿物原料适应性广,冶炼生产过程中对硫酸的依赖较弱,浸出产物硫方便储存、运输、销售等特点,现正逐渐取代硫化矿焙烧-浸出-净化-电积的传统工艺。本文以某厂两段逆流氧压浸出工艺的生产实际数据作为依据,分析锌精矿浸出原理及浸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氧压浸出反应初始阶段,初酸浓度对反应进行起主导作用,随着浸出反应的进行,温度成为起主导反应进行的重要条件,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确定了最终的生产工艺参数,并在此生产条件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生产跟踪,发现氧压浸出率可稳定控制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采用一次浸出—焙烧—二次浸出工艺从低品位多金属矿石焙砂中浸出铜和锌。结果表明:一次浸出的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60℃、初始硫酸质量浓度60g/L、浸出时间2.0h、液固体积质量比2.5∶1,最佳条件下,铜浸出率为92.65%,锌浸出率为88.74%,铁浸出率为20.83%,浸出渣率为42.73%,渣中铜和锌主要以硫化铜和硫化锌形式存在;一次浸出渣在900℃下焙烧60min,然后再进行二次浸出,铜、锌浸出率提高到98%左右,而铁浸出率保持在22%~23%。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铅锌工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面临消费疲软、价格大幅度下跌、企业出口形势日趋严峻、生产经营困难等不利形势,同时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日益严峻,新工艺的采用和工程化探索势在必行.硫化锌精矿氧压浸出与常压浸出两种浸出工艺的共同点是锌精矿都不经焙烧,在一定压力、温度、通入氧气的条件下,锌精矿直接浸出获得硫酸锌溶液和元素硫,在环保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氧压浸出工艺湿法炼锌是最环保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淘汰原本湿法炼锌工艺的焙烧工艺,使原矿中的硫元素不在以硫酸形式储存、运输、销售,尤其对于偏远地区及硫酸需耗量小的地区。氧压浸出将原矿中的硫元素转化为单质硫,以单质硫的形式进行储存、运输、销售。大大解决了硫酸滞销带来的储存困难。对高压氧浸出工艺影响其生产工艺主要的因素是物料的粒度,在经济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合理的控制物料的粒度,提高物料的浸出率及硫单质综合回收率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部矿业(WMC)甘河精炼厂海拔高,WMC矿山生产的精矿舍铁高,这两点是WMC为其新的锌精炼厂选择氧压浸出工艺的关键因素.谢里特公司在萨斯喀彻温堡用WMC从中国青海省提供的精矿样品进行了氧压漫出试验,本论文描述了该试验的结果.小型间断氧压浸出试验和四天连续扩大试验的结果都进行了报告.连续扩大试验包括两段氧压漫出、中和及除铁的连续操作,产出无铁硫酸锌溶液.氧压浸出取得了大于98%的锌浸出率,同时产出含有约9g/L硫酸和2g/L铁的溶液.中和及除铁后,溶液约合170g/L锌和<10mg/L的铁.从锌精矿原料到元素硫副产品的总硫回收率约为85%,从中和渣中可回收原料中75~80%的锢.试验结果显示了谢里特锌氧压浸出工艺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并且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所需数据.  相似文献   

17.
氧压浸出工艺作为一种强化冶金技术,具有技术指标稳定、作业环境良好、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且对黑铜泥中砷浸出效果优于常规氧压酸浸、氧压碱浸。采用氧压浸出工艺处理黑铜泥,探索了硫酸初始浓度、压力、反应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等对铜、砷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比8 mL/g、硫酸初始浓度80 g/L、反应温度120 ℃、氧分压0.3 MPa、反应时间2 h的条件下,铜、砷浸出率分别达到99.78%、97.08%,其中砷浸出率分别比氧化酸浸、氧化碱浸工艺高出7.79、9.76个百分点。是黑铜泥浸出处理工艺的良好选择,适合常规铜冶炼企业技术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反应釜模拟锌精矿常压富氧浸出条件,考查了精矿粒度、酸锌摩尔比、温度、氧压、搅拌转速、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并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在优化浸出条件下,锌浸出率大于97%,渣含锌约3%;铟浸出率约96%,渣含铟约0.000 4%;银浸出很少,大部分留于渣中;浸出渣含硫大于78%。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硫酸化焙烧-低酸浸出工艺从烟化炉中浸出锌,考察了焙烧条件(酸料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浸出条件(温度,时间)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1 h, 98%浓硫酸与烟化炉烟灰质量配比为60%的最佳焙烧条件,浸出时间15 min,浸出温度20℃,锌浸出率可达93.20%。  相似文献   

20.
含砷难处理精金矿预氧化工艺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含砷高硫金精矿进行了两段焙烧与酸性氧压浸出两种预氧化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精矿在两段焙烧试验条件下金回收率为88.59%,酸性氧压浸出条件下金回收率95.6%。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该矿石宜采用氧压浸出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