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长江云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以虚拟化云架构基础平台为技术支撑、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及5G等能力运用为创新引擎、以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内容融合生产为业务主线,实现了新闻选题和报道统一策划指挥、线索信源多渠道汇聚和统一采集、全媒体素材整合管理和共享使用、成品内容多样化编辑和生成、全媒体渠道播出和分发、业务数据可视化呈现的完整业务闭环。本文将对其业务设计和运营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长江云于2015年9月正式运行,该平台主要面向湖北省各地方媒体机构提供新媒体服务,在此之前,国内没有建设过此种创新模式和路径的平台。长江云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1],着力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的移动新媒体平台,帮助全省市县传统媒体实现转型升级,探索各市县间互联互通的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本文将结合长江云现有情况,对媒体融合新的方式——区域媒体联合运营平台进行深入的设计和探讨。文章将从全媒体内容生产、全媒体内容发布、区域协作和联合运营这四个部分讲述区域媒体联合运营平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长江云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基于广播、电视媒体核心业务,服务于台内外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融合生产,是构建长江云生态的两大子平台之一。该平台以私有云架构基础平台为底层资源支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强化平台本地能力建设和业务流程升级,驱动视音频重载业务和创新性业务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平台架构、网络结构、业务架构、业务流程、运营情况和发展计划等方面对长江云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态势下,节目生产逐渐由台内制播延伸到无处不在的移动制播模式,而全媒体共享云平台是实现这种融合模式的基础。本文从全媒体汇聚、全媒体节目生产、全媒体互动三个主要内容生产环节阐述全媒体共享平台是如何改变传统节目生产模式的。最后从技术角度介绍了全媒体共享云平台的平台服务和数据管理。  相似文献   

5.
三网融合环境下的视频云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阐述了三网融合环境下视频云架构的应用背景、体系结构及实践之路,重点阐述了新奥特经营管理、生产制播、集成分发、运营发布四大核心云平台的体系结构及实践建议。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架构的三网融合高清全媒体运营的总体技术支撑架构,为未来几年数字媒体的内容生产、内容管理及内容运营的技术支撑体系提出了全新的构想,对数字媒体总体解决方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而独特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索贝公司以“融合全媒体,共赢云时代”为主题.针对不用层面用户的实际需求,展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与产品,以成熟、稳定、完整的落地方案助力广电用户在全媒体时代从容应对变革。 索贝全媒体融合生产解决方案是专门为电视台全媒体融合生产模式而推出的。它继承了索贝在传统新闻制播和新媒体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结合了私有云技术和大数据管理技术,完全兼容于公/私/专业云的融合架构,从系统架构、软件模型、使用流程、数据管理均进行了革新,对未来电视台生产业务的核心专注点做出了针对性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向全媒体云制播平台技术体系转型升级已经是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媒体融合生产平台需要与其他网络进行大量数据交换,必然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媒体融合云架构技术下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是保障节目生产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系统必须按照《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要求,提出一套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防止非法入侵,对数据进行篡改和窃取.本文针对基于云架构技术下的媒体融合生产平台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出详细的设计方案,为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新奥特公司     
BIRTV主题报告会新奥特阐述基于视频云计算的全媒体运营技术新架构8月23日,新奥特在BIRTV2011主题报告会上作了题为《基于视频云计算的全媒体运营技术新架构》的报告。报告全面阐述了新奥特全新发布的C-MAP基于视频云计算的全媒体运营技术架构,提出了采用统一数据中心,智能构建经营管理云平台、生产制播云平台、集成分发云平台和运营发布云平台等四大核心云平台。基于云计算理念与技术构建的C-MAP技术架构,采用统一数据中心,在传统数据中心可信、可控、可靠、安全的基础上,增加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发展日益成熟,全媒体时代强势来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发布也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如何突破传统的电视制作形式,实现节目内容的多来源汇聚,生产模式的多样化,分发渠道的全媒介化,是索贝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应需而动,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14)上,索贝公司隆重推出全媒体融合生产解决方案--NewSphere2.0。作为一款适应全媒体融合生产模式的节目生产业务系统,该系统继承了索贝全媒体融合生产解决方案V1.0的优点,同时结合了云技术、针对媒体内容的数据挖掘技术,完全兼容私有云+公有云(专业云)的融合架构。面对未来电视台生产业务的三个专注点(汇聚/生产/发布),从系统架构、软件模型,业务流程,数据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革新,帮助用户从容应对挑战。展会期间,本刊的特约记者王琼采访了索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电VIP业务线的总经理黄正兵先生,请他就目前电视台全媒体的现状、全媒体的技术发展以及索贝全媒体生产融合方案--NewSphere 2.0的技术特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41(9):140-141
正索贝公司以"融合全媒体,共赢云时代"为主题盛装参展BIRTV2014,精彩亮相5号馆5001展位。全媒体融合生产解决方案2.0——助力新时期广电"全媒体"变革在互联网发展日益成熟,强大的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制作、播出发布也在朝多元化、多样化发展。BIRTV2014,索贝公司隆重推出全媒体融合生产解决方案2.0。这款为适应电视台节目生产业务的全媒体融合生产模式而推出的革命性产品,继承了索贝全媒体生产1.0的优点,同时结合了私有云技术和大数据管理技术,完全兼容于公/私/专业云的融合架构。产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时代的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侃 《信息通信》2011,(6):100-102
数据中心是云计算的实现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中心基本情况,结合云计算时代对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对网络架构设计、虚拟化技术、网络融合技术、安全技术及绿色节能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并对当前业界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有助于未来充分发挥数据中心在云计算时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徐州本地互动的BO、内容管理、页面、推流存储等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及点播流程,分别介绍了系统的4种组建方案,即单机运行、双机热备、虚拟机、云计算中心方案,并指出云计算中心方案将成为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余秦勇  陈林  童斌 《通信技术》2012,45(8):123-126,130
云存储是云计算的基础和支撑,它通过多种技术将存储设备抽象为虚拟的存储资源池,相对于传统存储而言具有高可靠、高可用、高扩展、低成本等优势。云存储系统基于不同的技术架构有着不同的特点,从是否存在元数据节点的角度,对有中心和无中心的典型云存储系统做了简要介绍,并对一种开源的无中心系统Gluster从系统组成、体系架构、工作原理、系统特点等几方面做了重点分析,并认为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云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14.
摘要:梳理了数据中心云化演进对新技术、新架构的需求,对当前VxLAN主流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了VxLAN技术在云数据中心的几种典型组网应用,并总结了VxLAN在云数据中心规模商用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Cloud computing is the latest major evolution in computing technology.The convergence between cloud computing and telecom networks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costs and bring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operators.Currently,traditional telecom operators are embarrassed by the fact that the increase in revenue cannot catch up with the quick growth of users and the expansion of networks.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operators can virtualize the network functions through low-cost COTS IT hardware.All kinds of existing services can be cloudified and thus obtain the benefits of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among IT resources.With the Telco Cloud architecture,operators can manage both IT infrastructures and network resources intelligentl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ynamic demands from the application and to establish open platforms for developing new services.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需要新的信息技术为我国提供实现两化融合的新道路。我们认为,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是加快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突破口。物联网是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领域实现深度信息化的手段,云计算是一种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低成本地灵活实现信息化运营的模式。在介绍了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相关技术和模式后,本文展示了一个节能减排应用的案例,展现了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在企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Recent advancements in the area of Mobile Cloud Computing (MCC) hav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wards assisting mankind to handle varied types of emergency situations that may arise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natural calamities like earthquakes, floods, fire, etc, which may cause huge damage to public property and result in loss of wealth of the nation. In this work, we have proposed a mobile cloud assisted architecture that supports the multicloud and hybrid‐cloud environments, together with Cloud Probing Service (CPS) and Cloud Ranking Service (CR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nsumes data from the sensor nodes and offloads the data to the most suitable cloud. A three‐layered architecture has been proposed, and the anchor points facilitate in the crea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laye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obile cloud assisted architecture for handling emergency situations (MAAS) approach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baseline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8.
Cloud storage employs software that interconnects and facilitates collabo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storage devices.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torage methods, cloud storage poses new challenges in data security, reliability,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four layers of cloud storage architecture: data storage layer (connecting multiple storage components), data management layer (providing common support technology for multiple services), data service layer (sustaining multiple storage applications), and user access layer. A typical cloud storage application-Backup Cloud (B-Cloud)-is examined and its software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research area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移动软交换核心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软交换技术与移动核心网络技术的结合具有众多的优越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文章对下一代移动核心网的相关技术标准、组网结构、服务质量、网管、业务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下一代移动核心网络的关键技术、演进步骤、所能开展的业务以及未来网络如何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IMS组网技术及网络融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3G的发展,通信网络逐渐向融合网络发展,本文从技术特征、网络架构、业务应用方面入手,对于IMS网络触合的买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