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引言 并联管组在工程实施中,特别是在动力热能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原子能工程以及太阳能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流体在并联管组中的流动状况,往往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利用效率的高低、能源消耗的多少和安全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对并联管组已有不少研究,也出现了几个较好的数学模型。但这些研究大都只针对某些特殊工况:文献[1—4]即对于集箱短、支管长的管组进行了论论而得到的一些近似解和实验结果,认为在分流集箱中流体静压沿程递增(参阅图三中a、b、d),C型布置  相似文献   

2.
并联管组中单相流体的水动力推进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光  戴韧 《动力工程》2005,25(1):40-43
以不可压流体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为基础,将分支管流速作为未知量,建立了推进算法的基本方程,提出并联管组中单相流体的水动力推进算法。在推进计算每一步中,只需要求解关于分支管流速的代数方程,逐管推进并迭代至满足给定的边界条件。计算过程简单,易于收敛。计算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简捷有效的并联管组水动力新算法。图5参9  相似文献   

3.
锅炉中的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非沸腾段,都属于单相流体并联管组。受热并联管组由于并联各管的流量和吸热不均匀,将产生热偏差。当热偏差超过容许值时便会发生事故。这类事故在过热器中出现最多。在现行的计算法中,只能粗糙地定出对流过热器中流量最小的管子中的流量或流量不均系数,不能算出并联各根管子的流量分布,对于屏式过热器中的流量分布更加无法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在设计和调试中便无法较细致地考虑如何采取各种结构措施以便把  相似文献   

4.
Buck是电源设计中常见的拓扑结构,使用多个Buck模块并联供电时会存在均流问题。本文基于MATLAB设计一款并联Buck变换器,并基于串电阻法和平均电流法两种均流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提出并联电源模块的均流问题并对并联Buck变换器及均流控制策略进行简介,然后基于MATLAB搭建并联Buck电源模块的仿真模型,分别就串电阻法和平均电流法两种均流策略对并联Buck模块进行均流控制仿真,最后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并联Buck采用平均电流法时其均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单相流体在并联管组分配集箱中流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导出了单相流体在并联管组的分配集箱中流动特性的离散性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并通过试验得出了数学模型中的二个待定系数K和C_T,分析了K和C_T的变化规律和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相流体在并联管组中的流量分布和热偏差的理论及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锅炉的过热器和省煤器非沸腾段都属于单相流体在并联管组中强制流动的情况。若管组中并联各根管子的吸热和流量分配不均匀,便会产生热偏差。当热偏差超过许可值时,就会烧坏管子。这类事故在过热器中出现得最多。因此这个问题在锅炉设计中,特别是在过热器设汁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不仅如此,单相流体在并联管组中和多孔管中的流量分配  相似文献   

7.
在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等大电流应用场合,由于并联SiC MOSFETs功率源极寄生电感和漏极寄生电感的不匹配会导致静态电流的不平衡,该文提出一种用于并联SiC MOSFETs静态均流的方法。该文首先分析并解决因阈值电压不匹配造成的动态不平衡电流问题,然后在其基础上解决源极寄生电感不匹配造成的动态不平衡电流问题,最后在无阈值电压不匹配和源极寄生电感不匹配造成的动态不平衡电流的基础上解决漏极寄生电感不匹配造成的静态不平衡电流问题。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出的静态均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缪正清 《动力工程》1998,18(6):32-38
指出了现今电站锅炉并联管组单相流体流量偏差计算的标准方法存在计算误差的原因,通过建立更接近真实的物理模型,研究了电站锅炉集箱端部轴向引入引出方式下并联管组系统单相流体的流动特性。理论推导获得了典型集箱连接系统。包括H型,J型,倒J型,U型,Z型,L型,倒L型的并联管组单相流体流动特性解的统一表达式。该文的工作还为准确计算上述各类并联管组单相流体的流量偏差,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为解决并联管组中流体流量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改变集管内局部阻力配置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动量衡算法的流量均布离散化数学模型,利用解析法求解得到阻力配置的通用公式,并根据公式计算所得的加阻位置和阻力系数在太阳能集热器阵列上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即使存在由于简化假设和参数近似拟合而导致的诸多误差,增加恰当的阻力元件仍可使流量分布不均匀度下降一个数量级,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从约等于7降至1.5以下,流量分布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朱玉琴 《节能》2006,25(2):5-7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单相流体在并联管组中流量分配方面的研究工作,归纳总结了研究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分析研究了集箱中的摩擦系数和动量交换系数等有关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基础性实验数据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晶闸管逆变桥并联支路电流不均的原因和危害及均流校正的必要性。采取将小磁环加入并联支路的空心电抗线圈内,定期对并联支路的电感量予以调整和监测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均流效果,大大减少了晶闸管的损坏率,节约了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福建高唐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真机为研究对象,对贯流式水轮机满负荷工况、额定工况和低负荷工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各工况导、桨叶均为各自对应的最优协联角度,来分别研究三种工况压力脉动特性和尾水管的流动情况.结果表明,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在导叶进口、转轮进口和尾水管进口压力脉动主要是受叶片通过频率影响,即由转轮旋转所引起的,而在尾水管出口主要受低频压力脉动的影响.同时,满负荷工况时,脉动幅值最小,尾水管流线相对分布均匀,形成的涡量最少,额定工况至低负荷工况,幅值越来越大,尾水管流线也越来越紊乱,漩涡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现今电站锅炉并联管组单相流体流量偏差计算的标准方法存在计算误差的原因。通过建立更接近真实的物理模型,研究了电站锅炉集箱端部轴向引入引出方式下并联管组系统单相流体的流动特性。理论推导获得了典型集箱连接系统,包括H型、J型、倒J型、U型、Z型、L型、倒L型的并联管组单相流体流动特性解的统一表达式。该文的工作还为准确计算上述各类并联管组单相流体的流量偏差,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方法。图1表1参6  相似文献   

15.
Z型和U型集箱并联管组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集箱并联管组冷态空气模化实验台上,测定了Z型和U型两种典型集箱引入-引出方式下分配集箱与汇集集箱内的静压分布,结合并联支管总流量与集箱进口流量平衡关系,获得了并联支管的流速分布.将实验值分别与作者提出的集箱并联管组单相流体流动特性分布理论解以及前苏联锅炉机组水力计算标准方法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作者提出的理论解与试验值的吻合程度比标准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要好,从而证实了理论解比现有标准方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16.
用有机玻璃制成两类并联管组模型,一类为支管和集管平滑相连接的正常型,另一类为支管伸入集管约6mm 的支管伸入型。在入口处注入墨汁,观察并联管组中的流动分布,正常型管组的流动分布和数值计算结果相一致,支管伸入型管组的某些支管中产生倒流现象。对于倒流的原因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传统的平均电流均流法动态响应差、直流母线侧电压随输出线阻变化的缺陷,实现直流微电网中并联运行的储能系统中电流的平均分配,提出一种基于均流环、电压环、电流环的三闭环结构改进平均电流均流法,给定电流来自微网中负载所需功率.该文分析传统平均电流均流法的原理,提出三闭环结构的改进平均电流均流法,建立双向DC-DC并联运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导出了Z 型布置并联管组的流动支配方程,得到了压降和速度的计算式。并提出了用结构特性系数φ~2表征流体在并联管组中流动的特点。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分析单相流体在U型布置并联管组中的流动,得到了流体在并联管组中流速和压力分布计算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