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塔式光热发电是我国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主流型式。为了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有必要对塔式光热发电站的设计进行规范。      方法     在总结分析塔式光热发电站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对光热发电设计的共性原则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适用范围、规模划分、设计寿命等共性原则,重点研究了太阳能资源评估、集热系统与设备、储热系统与设备、自动化系统等关键技术方案。      结果     确定了塔式光热发电站的主要设计方案,给出了发电量估算方法,制定了世界首部太阳能光热发电设计标准《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标准》。标准为国内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主要内容已经上升为国际标准IEC62862-4-1《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总体要求》。      结论     标准可对塔式光热发电站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介绍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系统:塔式、槽式和碟式3种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对各类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与常规发电技术进行分析对比,阐述3种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说明太阳能光热发电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光热发电的发展状况,介绍了我国第一批50MW塔式熔盐光热示范电站的进展动态。介绍了50MW等级塔式熔盐光热电站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玉门鑫能项目的汽轮机热力系统方案及总体布置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机组性能,降低光热电厂热耗,从进汽压力、进汽温度、排汽压力、回热级数4个方面进行了汽轮机热力系统优化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国内50MW等级塔式熔盐光热电站的汽轮机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明宝  张春伟  唐卉 《锅炉制造》2011,(6):41-43,46
介绍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的基本组成形式:槽式、塔式、碟式,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因其聚光效果好、太阳能转化率高、发电效率提升空间大,广泛应用于发电容量较大的电站。二次反射光热发电是一种基于塔式光热技术的新兴技术,与传统的塔式光热发电相比具有经济效益好、安全性高、施工周期短、运维便利等优势,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光热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储能材料、储能技术以及储能技术在太阳能热发电中的应用,分析了熔盐储能技术应用在光热发电领域的优势。通过对槽式和塔式光热电站的储能容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相同储热容量而言,槽式光热电站的熔盐使用量远远大于塔式光热电站,其熔盐储热成本是塔式电站的3倍。  相似文献   

7.
黄卫东 《太阳能》2021,(4):51-57
从理论方面对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投资成本的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可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投资成本,依靠扩大发电系统的规模和优化镜场设计来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碟式和点聚焦菲涅耳聚光系统的光热转换效率高,竞争力较强。当采用超大功率蒸汽轮机时,可使发电系统的规模扩大10倍、热电转换效率提高25%;按照光学效率和接收器热效率均达到92%计算,碟式聚光系统的光热转换效率可达到84.64%,而塔式聚光系统的光热转换效率为57.73%,前者比后者提高了46.62%,使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比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提高了83.3%,从而使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总投资成本比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下降了45.4%,共用跟踪系统使其总投资成本又下降了4.8%,再加上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中发电系统规模扩大10倍,最终,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总投资成本可比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降低75.2%。在不考虑材料和制造技术方面进步的情况下,太阳能热发电的上网电价可从目前的1元/kWh降至约0.25元/kWh,使太阳能热发电成为未来有竞争力的主要能源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太阳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对槽式、塔式、蝶式和菲涅尔式4种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优劣势进行比较;阐述了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典型项目情况,并对光热发电的前景和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太阳能光热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通过对各种光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现状的介绍,指出了塔式熔盐吸热加储热系统是未来国内最具发展前景的光热发电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和潜在运行风险。最后,通过对比国际光热电价,指出未来国内光热发电成本下降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10.
综述光热发电技术类型,介绍塔式、槽式、线性菲涅尔式和碟式几种聚光集热方式的技术路线及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2种储热方式。针对国内外光热发电项目发展状况,分析光热发电成本构成,总结国际上不同机构对光热发电成本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详细介绍了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供热的联产方案.在工程实际应用方面,提出了一个光热发电-供热联产方案,对光场、装机容量及储热系统进行了设计和计算,并对方案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最后通过经济评价得出方案的补贴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结合我国西北某地区光热、火电联合发电系统的调度问题,模拟出了塔式CSP电站与传统能源电站配合发电的优化调度策略。文中首先分析我国已并网使用的光热电站的运行机理,构建了含储热的光热电站能量转换的数学模型;其次,总结塔式CSP电站的发电机理,构建复合发电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然后,借助MATLAB平台对多目标问题进行相应处理,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算例进行求解;最后对算例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优化调度策略的可行性,为多源并存的优化调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福君  李凤梅 《锅炉制造》2019,(4):33-36,46
本文主要介绍太阳热辐射能的光热发电技术,重点介绍光热发电的原理、光热发电的四种主要技术,细致地对比分析各种光热发电技术特点,详细地描述光热发电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对热能储存进行全面介绍,并简述光热发电的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了一种兼具过热段可用于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蒸汽发生器的概念机型.介绍了它的功能及运行原理。针对光热发电系统的特点对其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使之能够适应大温差、变负荷的运行工况。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对其运行方案及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在光热发电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优化参数是进一步提高系统循环效率的重要措施.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了10 MW级基于塔式光热的S-CO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诸多系统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CO2透平入口温度、分流比和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均对...  相似文献   

16.
冯蕾  陈海平  安连锁 《太阳能学报》2015,36(10):2361-2368
提出塔式太阳能与燃煤机组复合发电系统的优化集成方案,建立复合发电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分析计算模型,以330 MW机组为例,对3种集成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塔式太阳能与燃煤机组复合发电系统的热功转换效率高于纯塔式太阳能低于燃煤机组,通过单方案判断、多方案比选和财务盈利能力的分析得出,塔式太阳能产生的蒸汽引入燃煤机组主蒸汽是较理想的选择,其热功转换效率约为42.8%,太阳能净发电成本为2.68$/k Wh。  相似文献   

17.
正1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概述太阳能光热发电即聚光太阳能热发电(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也称CSP,是太阳能发电中不同于光伏发电的另一种技术。光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光聚焦原理,把太阳光线的分散能量进行高度聚集,通过吸热器中工质吸收阳光热能,直接或间接地加热水,产生一定参数的蒸汽,然后送往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实际应用的主要技术种类有槽式、塔式、碟式和线性菲涅尔式。1.1槽式光热发电技术分别采用槽式聚光镜和吸热管来聚焦和吸收太阳光热能,进而转化成电能。槽式聚光镜是一种高精密度的太阳反射镜,按主要制造材料可分为两种:玻璃反射镜和铝板反射镜,反射镜的横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9日,三峡新能源金塔白水泉光热发电项目正式获得甘肃省酒泉市能源局登记备案,该项目是三峡集团首个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金塔白水泉光热发电项目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白水泉光电产业区内,项目装机100 MW,占地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是环境友好、高效经济的规模化利用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总结了现有生物质混燃技术和国内外应用现状,介绍了一种生物质能高效利用的新方式,即在煤粉炉中使用独立喷燃技术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方案,该方案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了生物质在大容量煤粉炉中混燃发电技术的可行性,讨论了该混燃技术的关键设备选型配置情况和系统要求,指出了该混燃技术要实现规模化推广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槽式光热、塔式光热和碟式光热发电站的常用类型,分析光热发电中使用的化学合成型导热油的种类、物理特性和技术参数,设计开发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中导热油循环系统的工艺流程。为解决因季节、昼夜和云雾、雨雪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而造成太阳能供应不足的情况,设计开发了白天以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为主、夜晚采用燃生物质燃料或燃天然气导热油炉供热发电为辅的联合运行发电站的混合发电模式。提出了导热油循环回路系统中注油和排油的方法,研究了槽式抛物面管状集热器内导热油的最高油膜温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