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廖国才 《施工技术》2003,32(9):25-25
伊朗德黑兰地铁一、二号线工程正线全长50km,设45座车站,其中地下线路长约34km,线路形式为单洞双线。原设计由于在隧道中心的道床下设有电缆沟,其地下线路轨道结构是采用2 6m长轨枕,后因地铁车辆后限界比较紧张,取消道床下的电缆沟,用设在道床两边的电缆槽代替电缆沟。根据地下线路轨道结构设计方案,隧道内线路轨道采用长轨枕2 4m整体道床,其中部分地下较高减振地段采用短枕式整体道床,一般地段采用弹性分开式IRM I扣件,采用54kg/m、18m长钢轨,要求将轨枕长度由2 6m改为2 4m。但轨枕生产线只能生产2 6m轨枕。为满足工程的需要,我们开…  相似文献   

2.
以新加坡地铁轨道系统设计项目为背景,基于欧洲铁路规范,对有砟轨道道床强度和横向稳定性进行设计与检算。结果表明:有砟道床上层道砟厚度300 mm、下层道砟厚度500 mm、砟肩宽度400 mm时,轨枕底面处、上下层道砟分界面处、道砟与路基分界面处道床压强分别为196. 477 k Pa,105. 766 k Pa,41. 810 k Pa,小于设计强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横向力小于自身抵抗能力;有砟轨道道床强度和横向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可为其他项目特别是为国内企业承接类似海外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主要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其中现浇混凝土道床式无砟轨道为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无砟轨道自上而下主要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等部件组成。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高频列车的荷载作用下使得轨枕四周易与道床板产生离缝,这样会影响轨道结构的服役性能和耐久性。通过对双块式轨枕预制后进行凿毛处理,可以有效增加界面的粗糙度,提高轨枕四周与道床混凝土的粘结力,减少离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限单元法与多体动力学理论,根据合成轨枕在有砟轨道上实际应用情况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时速200 km/h工况下路基上合成轨枕有砟轨道结构进行动力学计算分析,重点研究合成轨枕密度变化对轨道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合成轨枕密度增大时,钢轨的垂向位移变化不明显,垂向加速度显著增大;合成轨枕的垂向位移变化较小,垂向加速度减小;车体的垂向加速度增大,横向加速度减小;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5.
赵国英 《中国建材》2024,(1):116-118
<正>本文依托高铁项目对CRTS双块式轨枕及其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使轨枕的生产过程更高效、质量更可靠,并实现了轨枕预制智慧化控制、自动化生产,同时减少人员参与。项目工程概况某高速铁路项目全长122.380km,除局部活动断裂范围及道岔后至终点段采用有砟轨道聚氨酯固化道床,其他正线均采用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测试对弹性长枕轨道的振动传递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弹性长枕轨道轨枕与道床间采用橡胶套靴及橡胶垫隔离,从结构设计上克服了弹性支承块的不足,能够明显降低道床及隧道壁的振动,减振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地铁减振路段。  相似文献   

7.
井恒法 《山西建筑》2014,(11):142-144
简要总结了地铁不均匀沉降易发生的地段、原因及不利影响,对有砟轨道、普通无砟轨道、钢弹簧浮置板、隔振垫浮置板及梯形轨枕轨道等常用轨道类型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和相关技术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梯形轨枕在自身抗弯能力、空吊的检测和整治方便性、排水、施工速度、铺设精度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又称作无碴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避免了道砟飞溅、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列车运行时速可达350 km以上. 无砟轨道采用自身稳定性较好的混凝土或沥青道床代替有砟道床来传递行车时的动、静荷载,而行车时需要的弹性变形主要由设置在钢轨或扣件下精确定义的单元材料提供.无砟轨道结构设计要求其具有足够的抗冻安全性,特别是对其下部结构在铺轨完成后出现的后续沉降变形要求十分严格.所以,无砟轨道线路的长期稳定性较好,特别是在高速行车条件下,属于一种正常情况下很少需要维修的上部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
<正>CCPG500型长钢轨铺轨机组是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轨道工程建设中的关键设备,用于有砟轨道无缝线路轨枕的铺设。主要由主机、牵引动力车、钢轨推送车、钢轨拖拉机、运枕门式起重机及双层运输车等组成。它不同于传统的铺轨机,  相似文献   

10.
于剑 《中华民居》2013,(2):310-311
高速铁路的发展证实,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如果使用常规的轨道系统,道砟粉化严重,线路维修频繁,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相对较差。无砟轨道采用谐振式轨道电路传输特性技术,首次成区段建成无砟轨道铁路。本文根据无砟轨道道床施工要求阐述了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的建立,以及CPⅢ控制网建立好后,进行无砟轨道底座的施工,其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安装、调整测量和在长钢轨铺设后,安装充填式垫板前进行无砟轨道线路精测、定位测量方法与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大连快轨3号线经过16年的运营,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损伤严重、道岔及扣件陈旧、个别地段碎石道床板结,存在安全隐患。此次轨道维修设计更换了小半径曲线地段伤损严重的钢轨,更换了利用率高的道岔并将其更换为新的混凝土枕道岔型号,更换了碎石道床地段伤损严重的扣件及轨枕,对桥头道砟及严重板结的道砟进行换填,大大提高了全线轨道技术水平,提高了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建立了"无缝道岔-无砟道床板-桥梁-桥墩"一体化模型,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岔区无砟道床板分块数量、道床横向凹槽位置、道岔连续梁固定支座位置对道岔、无砟道床和桥墩的影响。结果表明:桥上42号道岔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板分为5块,转辙器及辙叉区域的道床板横向凹槽布置在尾部,其余横向凹槽布置在板中,连续梁固定支座位于道岔岔心前端,是较为合理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架地铁的轨道结构振动特性以及地铁运行时对高架桥的影响,对郑州市地铁城郊线某段进行了振动测试,以梯形轨枕道床和普通道床两种轨道结构的实测结果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实测结果表明,50Hz以下梯形轨枕道床减振效果与频率有关,在15Hz~40Hz时,竖向振动与水平向振动均出现放大,因此如果需要控制该频率段的振动时,应慎重评估梯形轨枕道床的减振效果。本文可为类似高架地铁的轨道结构和高架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散粒体道床层的循环累积变形是有砟轨道沉降的主要来源,文章采用有砟轨道路基模型试验来研究道砟层与底砟层间布置土工格栅加固道床控制有砟轨道沉降,开展了高速和重载等不同列车荷载下与不同类型土工格栅加固条件下的多组循环加载试验,加载过程中全程监测道砟层累积沉降、轨枕振动、道砟层底部土压力与土工格栅应变数据并进行分析,以研究土工格栅控制有砟轨道道床沉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对于控制道砟层累积沉降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但当土工格栅的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刚度对土工格栅控制沉降效果的影响不大;土工格栅能够显著减小轨枕下方道砟层土压力峰值,从而降低道砟磨耗破碎程度及由此引起的道床沉降;道砟层累积沉降的发展意味着道砟颗粒的错动,而道砟颗粒的错动与位移将引起嵌锁于道砟层中的土工格栅发生张拉,从而土工格栅将反过来对道砟颗粒的进一步位移错动形成侧向约束,体现于宏观即表现为道砟层累积沉降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创新意识的增强,铁路方面也是加快了改革步伐。无砟轨道从应用至今,鉴于其较好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逐渐被推广开来。高速铁路桥上无砟轨道也为我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因此对无砟轨道的研究与剖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铁路无缝线路的广泛应用.由温度压力引起的轨道臌曲(胀轨跑道)而造成的列车脱轨事故大量增加。本文建立了三维空间无缝线路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编制专用程序用于深入研究温度荷载作用下无缝线路的臌曲特性。三维空间无缝线路模型由四个单元组成:用两侧对称薄壁开口断面梁单元模拟钢轨,每个节点有7个自由度;用实体弹性地基梁单元来模拟轨枕,每个节点有6个自由度;用弹性弹簧模拟扣件系统,弹簧有2个自由度;用弹簧单元模拟道床横向和纵向阻力。此外,在轨道模型中,考虑了钢轨单元的几何非线性,和道砟材料引起的道床阻力非线性特征。通过和其他研究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三维空间无缝线路模型的正确性。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轨道臌曲是个空间问题,二维钢轨一轨枕模型和梁模型用于分析无缝线路的稳定性时结果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7.
在列车荷载和环境影响的双重作用下,有砟轨道道砟层支承轨枕的刚度会逐渐退化,严重威胁着行车安全.本文建立包含钢轨-轨枕-道砟层的二维有砟轨道模型,以有砟轨道系统中轨枕结构的频率和振型作为输入数据,采用稀疏贝叶斯学习方法,对枕下道砟层的单损伤和多损伤工况进行了损伤识别研究.本文首先采用室内两跨三层异型框架结构损伤试验验证了...  相似文献   

18.
双块式无砟无砟轨道混凝土枕具有结构整体性及使用寿命长、易加工运输方便、与钢轨连接方便、运行维修工作量小等优点,成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发展趋势,在越来越多的新建铁路干线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通过西峰轨枕厂SK-2型双块式轨枕的预制实践,对制枕主要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徐娟娟 《四川建筑》2012,32(5):112-113,115
根据西成客运专线工程特点,提出了长度大于6 km隧道铺设无砟轨道,其余地段铺设有砟轨道;秦岭和大巴山区铺设无砟轨道,平原地段铺设有砟轨道;全线铺设无砟轨道三个轨道结构方案,并从投资及养护维修的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全线采用无砟轨道方案最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李小二 《山西建筑》2012,38(25):220-221
以宜(宜昌)万(万州)铁路红岩寺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整体道床为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组合式轨道排架法在单线铁路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整体道床施工中的应用,指出本方法适合于长大隧道无砟道床施工,对于桥梁、大型车站以及基础稳定的路基、路堑地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