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检测工况对测试数据的影响,对自平衡"精确转换法"进行改进,提出摩擦桩位移协调转换法和嵌岩桩的荷载协调转换法,实际应用结果说明两种转换方法合理。所得测试结果表明湄公河大桥桩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分析湄公河大桥试桩的侧摩阻力和端承力分布,嵌岩桩和摩擦桩纵向承载均以侧阻力为主。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坝陵河大桥2根深嵌岩桩基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平衡测试技术检测了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深嵌岩桩基的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桩顶的荷载-位移曲线主要是以缓变型为主;从桩侧岩层摩阻力来看,勘探报告所提供的岩层极限侧摩阻力数值偏小;从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分布来看,在软岩地区嵌岩深度大小对承载力影响较大,嵌岩比越大,则相应的承载力越大,变形越小.  相似文献   

3.
东江大桥嵌岩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东莞东江大桥两根大直径嵌岩桩桩基承载力试验,探讨了嵌岩桩荷载传递规律,分析了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和桩底注浆对桩端附近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影响,得到了桩端附近侧摩阻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两桩桩底存在沉碴,Q–s曲线呈双折线型;桩端压浆对提高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效果显著,对减小桩基沉降有作用,不是明显;桩端附近侧摩阻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为加工软化型或抛物线型,桩底注浆对侧摩阻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东江双层桥嵌岩桩自平衡试验实测数据,探讨了大直径、嵌岩深的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承载性状,分析了桩端压浆对于提高桩基承载力及减少桩基沉降的作用,研究了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展规律及注浆前后的变化,得到了桩端承载力在桩基承载力中的比重.试验结果表明:大桥嵌岩桩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荷载要求,并有较大富余;桩端压浆对提高桩基承载力,改善桩基沉降效果显著;桩侧阻力的发挥程度与桩土间的相对位移有很大的关系,桩端阻力增长与沉降近似成线性关系,桩端承载力为整个桩基承载力的30%~50%,该嵌岩桩属于端承摩擦桩.  相似文献   

5.
通过自平衡试验测得兰海高速公路遵贵扩容段乌江大桥南侧主塔13,27号大直径嵌岩桩基的单桩侧摩阻力、端阻力荷载-位移曲线和Q-s等效转换曲线。对比分析了有无岩溶对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验算了规范公式的极限承载力值,并与实测值比较。结果表明:桩侧岩溶对试桩侧摩阻力折减约75%,远距离下卧岩溶对试桩无影响;试桩处于弹性压缩阶段,且中风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即可满足设计要求,试桩安全储备较大;规范计算公式预测极限值均大于实测值,有必要进行自平衡试验验证大直径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深嵌岩桩承载特性及其荷载传递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弥补大直径深嵌岩桩(嵌岩比hr/b≥5)承载特性研究领域的不足,利用青岛海湾大桥试桩zh12的自平衡测试结果,对大直径深嵌岩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深嵌岩桩嵌岩段实测的桩侧摩阻力与位移关系以及桩端阻力与位移关系,并与采用双曲线分布模式的荷载传递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软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基桩顶处的荷载位移曲线为缓变型,近似为直线分布形态。从实测曲线的拟合结果来看,岩层处的侧摩阻力与位移关系采用双曲线拟合是可行的,参数1/b也能反映出桩侧极限摩阻力的数值;桩端岩层实测的荷载位移曲线也与双曲线形态比较相似;利用拟合曲线所得到的参数a、b反演计算所得到桩顶荷载位移曲线也与自平衡测试方法的实测结果接近。最后,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在不同单轴抗压强度状态下,桩侧极限摩阻力经验公式中参数α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平衡法和滑动测微计法对地铁车站的嵌岩抗拔桩进行了侧摩阻力试验,采用自平衡法进行了嵌岩桩的抗拔试验,同时在桩身埋设滑动测微管,研究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桩侧摩阻力随深度自下而上递减,且受桩身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测试得到的摩阻力分布曲线需进行断面修正和回归处理方能得到合理的试验结果。自平衡试验方法可与传统的抗拔试验做对比,验证桩基抗拔承载力,试验结果可为相关抗拔桩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泥质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的承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平衡桩基测试技术,根据坝陵河大桥现场的2根桩基(SZ1、SZ2)和北盘江大桥的1根桩基(SZ3)的静载荷试验报告,对泥质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嵌岩比hr/d>3.0)在万吨级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桩顶荷载和位移的关系、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等.结果表明:在泥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桩顶荷载-位移曲线主要以缓...  相似文献   

9.
桩基静载荷试验是研究桩基承载力性能和工艺参数最为可靠的试验方法。基于4根直径1.2m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嵌岩钻孔灌注桩单桩静载荷试验,得到了试验桩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特性、桩侧摩阻力分布特性和桩身承载力特性。试验表明:该4根试桩极限承载力均不小于50 000 kN,桩顶位移变形量均小于45 mm,位移控制能力表现较好;通过桩身轴力和桩身断面位移变形参数分析可知,桩顶位移变形主要来于非嵌岩段的桩身压缩变形,占总变形量的88%~92%;桩身轴力及侧摩阻力曲线表明嵌岩段的侧阻力并未充分发挥,端阻力占总承载力的比例相对较小,为6%~7%左右;桩基承载力主要由侧摩阻力承担,表现为摩擦桩。  相似文献   

10.
通过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法对深圳前海某工程2种桩径的6根抗拔桩试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桩径的抗拔桩,桩侧极限侧摩阻力在各个土层中的分布趋势较为一致;在相同土层中,桩径越大,桩侧极限侧摩阻力越大。采用经验转换法将自平衡法试桩Q-s曲线转换成传统试桩Q-s曲线时,转换系数K为1.46。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深长嵌岩桩承载力特征,通过自平衡试验方法,对贵州某工程3根深长嵌岩桩进行桩基静载试验,从荷载-沉降曲线、荷载传递规律及实测结果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深长嵌岩桩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其主要表现为端承摩擦桩,桩基设计时充分考虑桩侧摩阻力发挥情况可节约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国内外嵌岩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嵌岩桩竖向承载力做了研究。在对试桩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的发挥程度进行分析,获得必要的设计参数,确定了试桩的竖向容许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主要应用静载试验法、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力,基桩自平衡法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基桩承载力检测技术,在许多大型的工程项目上已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基于自平衡测试技术,根据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两根桩基的静载荷测试报告,对试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桩顶等效荷载位移曲线分析,桩周岩层侧摩阻力与位移关系、桩侧与桩端阻力分担比等。研究结果表明,试桩承载力位移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块碎岩地基,采用自平衡法对基桩承载力进行现场测验,测试得出了测试荷载与基桩沉降位移关系、基桩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测试结果表明,3根试验桩的承载力均满足工程要求。中风化泥灰岩的桩侧摩阻力为154.7 kPa,侧摩阻力实测值大于地勘经验值,经验值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贵州坝陵河大桥2.5m直径嵌岩桩的自平衡测试分析,研究了特大吨位嵌岩桩的承载力特性,经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了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场地岩石有很高的侧阻力和端阻力,同时也表明白平衡静载试验在万吨级桩基的静载荷试验中有着其他静载试验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上覆土层较薄,提供桩侧摩阻力较小时,可以采用嵌岩桩。嵌岩工字钢桩主要依靠桩身摩擦力和地基承载力,不但能承受更大承载力,而且变形和沉降较小,适用于承载力要求较高且岩层较高的情况。以香港莲塘/香园围口岸大桥桩基项目情况为例,介绍了嵌岩工字钢桩施工技术,并针对特殊地质条件进行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平衡测试法对澜沧江特大桥二根人工挖孔嵌岩桩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并采用钢筋计测试元件进行了桩身轴向应力测试,得到了桩极限承载力、桩端阻力以及桩侧摩阻力。综合分析了国内规范中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的优缺点,将试桩极限承载力测试结果与现行规范极限承载力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规范计算结果均小于实测值,部分不计嵌岩段侧摩阻力的规范计算值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嵌岩深度超过4倍桩径的深嵌岩桩的桩径尺寸及嵌岩深度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室内3组(9根)模型试桩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内容包括桩径大小及嵌岩深度对深嵌岩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嵌岩深度的变化对轴力传递的影响以及桩径尺寸及嵌岩深度效应对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的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桩径和增加嵌岩深度对提高嵌岩桩基的极限承载力都是可行的,且增大桩径比增加嵌岩深度更为有利;从桩身轴力传递来看,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加,桩身轴力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桩身上部;从桩侧阻力分布形态来看,桩侧阻力也主要分布在桩身的上部区域。对小直径桩基(D=50 mm)而言,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加,桩顶承受荷载的增大,桩身上部的极限侧摩阻力也随之增大;而对大直径桩基(D=90 mm)而言,桩侧摩阻力随桩径的增加而反而有所减小;从桩端阻力大小来看,在极限荷载作用下,桩基嵌岩深度越深、桩径越大,桩端阻力变化越小。  相似文献   

19.
庞国英  丁浩珉 《山西建筑》2012,38(27):63-64
基于自平衡测试技术,根据衡桂高速两根桩基的静载荷测试报告,对嵌岩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桩顶等效荷载位移曲线分析,桩周岩层侧阻力大小、桩周岩层侧阻力与位移关系、桩侧与桩端阻力分担比等。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嵌岩桩桩顶的Q—s曲线主要是缓变型为主,属摩擦型桩。  相似文献   

20.
在深厚回填土场地中进行基础设计时,设计拟采用旋挖扩底嵌岩桩以解决负摩阻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不增加桩侧上部负摩阻力的情况下,通过在嵌岩段进行扩底以增加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验证该基础设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效果,该文以重庆某在建工程为例,介绍该工程中使用的旋挖嵌岩扩底桩施工工艺,分析该类桩型的受力特点,并通过自平衡试桩法对该类桩进行单桩承载力验证检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扩底桩承载力达到设计标准,该桩型在类似工程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