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钢纤维硅粉混凝土的水工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对钢纤维硅粉混凝土的抗冲磨、抗冻融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通过对钢纤维硅粉混凝土冻融过程中抗压、抗弯强度和弯曲韧性指数的计算,以及动弹性模量、失重率变化的测量分析,得到了其冻融过程中的宏观特性.分析了钢纤维硅粉混凝土抗冲刷耐冻融性能的机理.试验证明:钢纤维硅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冲耐磨能力和抗冻融破坏性能,在北方地区有抗冲刷要求的工程中,采用钢纤维硅粉混凝土技术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掺入高效减水剂和硅粉的C60抗冲磨硅粉混凝土,不仅克服了未掺硅粉混凝土早期强度低和单掺硅粉混凝土早期强度高但后期强度增长缓慢的缺点,而且也可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冲磨、抗气蚀等性能,而且使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和易性与流动性,减少了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温度。总之,C60抗冲磨硅粉混凝土提高了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冲耐磨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聚丙烯纤维掺和混凝土中能有效抑制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改善混凝土抗渗、抗冻、抗冲磨、抗冲击、柔韧性和抗疲劳等性能。试验中,混凝土设计为三级配C40,混凝土试验有5组,即聚丙烯纤维掺量分别为0,0.6,0.9,1.2kg/m^3试验组,以及掺0.9kg/m^3聚丙烯纤维同时掺37kg/m^2,HLC-Ⅲ硅粉混凝土抗磨蚀剂试验组,抗冲磨试验仿照ASTMC1138-89方法进行。结果表明,掺加聚丙烯纤维能够显著地改善混凝土的抗冲磨和抗冲击性能,当聚丙烯纤维和HLC-Ⅲ硅粉抗磨蚀剂共掺时可使混凝土的抗冲磨和抗冲击性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硅粉混凝土为抗冲磨材料.为了在漫湾电站泄洪隧洞衬砌中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介绍了试验成果:优化硅粉混凝土配合比;硅粉混凝土强度和抗磨、抗空蚀试验成成果.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漫湾电站泄洪洞衬砌采用硅粉混凝土设计情况、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选沁河河口村水库1#泄洪洞的抗冲磨混凝土方案,对比了硅粉混凝土、HF混凝土和NSF-Ⅱ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冲磨性能、变形性能。结果表明:NSF-Ⅱ混凝土的黏度低、施工性能好,其28 d抗压强度低于硅粉混凝土,90d二者相当,其抗冲磨强度优于硅粉混凝土,硅粉混凝土干缩率大幅减小,HF混凝土的黏度大、施工性能较差,28 d、90 d抗压强度与硅粉混凝土相当,其抗冲磨强度与硅粉混凝土接近,在胶凝材料总量与硅粉混凝土相同时,其干缩率要比硅粉混凝土大,充分发挥其减水效果、降低胶材用量时,干缩率可能小于硅粉混凝土;NSF-Ⅱ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6.
在水工抗冲磨硅粉混凝土中掺入不同品种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研究了水工抗冲磨硅粉混凝土掺入改性聚乙烯醇纤维KS-1500(PVA1)、聚乙烯醇纤维(PVA2)和聚丙烯纤维(PP)后,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抗冲击韧性、抗冲磨强度、抗裂性能。结果表明,掺入不同品种的纤维后,可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抗冲击韧性、抗冲磨强度、平板抗裂性,抑制混凝土干缩。综合比较分析,掺入改性聚乙烯醇纤维KS-1500对提高水工抗冲磨硅粉混凝土的性能有利,尤其是极限拉伸值。  相似文献   

7.
汾河二库枢纽泄水建筑物高强抗冲磨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冲磨混凝土中掺用硅粉,用以提高水泥石的抗冲磨强度;掺用粉煤灰,在很少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冲磨强度的条件下,较大地减小抗冲磨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和温升,使抗冲磨混凝土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山西尖山铁矿石的应用为今后黄河中,上游新建大,中型水利工程中的抗中磨混凝土开辟了新的料源。  相似文献   

8.
硅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冲磨能力而在水电工程中得以大量应用,是目前国内水电工程中使用量较大的抗冲耐磨材料,但硅粉混凝土同时也存在着水化热温升较高、干缩变形较大的不足.在硅粉混凝土中复掺粉煤灰,可以降低硅粉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减少混凝土干缩,从而提高硅粉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本文对复掺硅粉粉煤厌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溢流面抗冲耐磨混凝土,主要控制的是强度、抗冻、抗裂、抗冲耐磨、抗气蚀等项指标。传统工艺是在混凝土中掺入硅粉,但硅粉混凝土开裂问题比较普遍。当溢流面混凝土发生贯通性裂缝时,高速水流沿裂缝会产生动水压力,使混凝土沿胶结层面断裂产生揭面破坏。因此,减少溢流面混凝土的开裂,是提高溢流面混凝土抗冲磨的关键因素之一。试验证明: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入锂硅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提供性能优异的抗冲磨混凝土配制方案,以单掺或复掺粉煤灰、矿渣粉、硅粉配制的C60抗冲磨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法和圆环法对C60抗冲磨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保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掺入粉煤灰或矿渣粉均可降低混凝土的体积收缩变形、延长混凝土开裂时间;②随着粉煤灰或矿渣粉掺量的增加,抑制混凝土开裂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疆水利工程抗冲磨部位应用的抗冲磨混凝土冲磨破坏问题,采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及水下钢球法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抗冲磨性能等进行试验研究,同时与普通硅粉混凝土、HF抗冲耐磨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UHPC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28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30.59 MPa,抗冲磨性能明显提高,抗冲磨强度是普通硅粉混凝土的4倍以上;UHPC具有极高的流动性,具有自流平效果,兼备良好的施工性能。  相似文献   

12.
对硅粉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及HF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抗冲磨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指出HF粉煤灰混凝土与硅粉混凝土的抗压、抗冲磨等性能相当,但HF粉煤灰混凝土具有干缩率小、施工和易性好、造价低等优点,推荐在水利工程中使用HF粉煤灰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SK型界面剂与潮湿混凝土基底的粘接性能,以及在潮湿混凝土基底涂敷SK型界面剂后不同时间间隔喷涂聚脲弹性体抗冲磨涂层的粘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潮湿混凝土基底界面喷涂聚脲弹性体涂层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喷涂聚脲弹性体涂层抗高速含沙水流冲刷试验结果显示,其抗冲磨性能大大超过C60硅粉混凝土。本文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角度,分析评价了喷涂聚脲弹性体抗冲磨层与传统高强混凝土,环氧砂浆及环氧类涂料抗冲磨层的技术优势,说明了喷涂聚脲弹性体作为水工泄水建筑物抗冲磨保护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北方普遍存在混凝土冻融剥蚀难题,新立城水库在第二溢洪道底板剥蚀处理中,采用硅粉混凝土,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冲磨性和抗侵蚀性.文章介绍硅粉混凝土的特性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水口水电站船闸在一、二、三级闸首输水廊道突扩段洞室四周,采用了硅粉混凝土。硅粉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前者抗冲磨强度1倍,抗空蚀强度提高3倍。水口水电站三级船闸运行至今已6个月以上,实践表明,硅粉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能够保障船闸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水工混凝土弱耐磨区域的抗冲磨性能,降低混凝土早期开裂风险,延长泄水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自主研发新型SY-CM抗冲磨剂。研究SY-CM抗冲磨剂与硅粉、传统HF抗冲磨剂对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水下钢球法和微量热仪法分析三种抗冲磨剂对混凝土抗冲磨强度及早期水化放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掺2.5%SY-CM抗冲磨剂的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较硅粉及HF抗冲磨混凝土分别提高6.3%、23.3%,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17.6%、8.6%,抗冲磨强度较空白和传统HF分别提高了124%、59%;SY-CM抗冲磨剂的净浆水化放热速率低且60h累计放热量小。因此,SY-CM抗冲磨剂能有效地改善水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冲磨强度,降低混凝土水化放热量及早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7.
硅粉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硅粉、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采用这种材料,对提高抗冲耐磨材料的研究水平和高速含沙泄水建筑物护面抗冲磨抗空蚀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500 # 高强抗冲磨混凝土为特种混凝土,其抗冲磨原理要求其水泥必须是高标号,骨料必须抗冲磨,施工后表面必须光滑平整。为满足以上要求,汾河二库工程选用了太原水泥厂生产的525 # 硅酸盐水泥,并掺加8 % 的硅粉,骨料选用了豆罗砂和山西省尖山及安徽省芜湖铁矿石。为防止产生裂缝和麻面在配合比中掺入了15 % 的粉煤灰,并在施工工艺方面增加了捣固铲这一施工工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低热水泥在水电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对其综合性能展开研究很有必要。以低热和中热水泥为胶凝材料,对掺PVA、硅粉及粉煤灰的混凝土抗冲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强度等级条件下,对于采用长龄期设计的混凝土,低热水泥混凝土和中热水泥混凝土抗冲磨强度相当;采用28d设计龄期的混凝土,低热水泥混凝土抗冲磨强度稍低,但其自生体积变形对于混凝土抗裂性能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20.
可二库建在多泥沙的汾河上游,泄水建筑物的抗冲磨是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问题,硅粉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抗 耐磨材料,具有强度高、抗磨蚀、抗空蚀能力强,以及施工简单等特点。本文结合汾河二库大坝泄洪排沙底孔硅粉混凝土施工特点,对其作用机理、材料选择和配合比的选定进行探讨,并且在施工中对底孔不同部位,采取了各异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措施,满足了设计要求,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