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一次性染毒凡纳滨对虾,采用模型拟合法测定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经口LD50,并分析Ca2+-ATPase、多酚氧化酶(PPO)活力以及肌肉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而探明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经口一次性暴露的LD50为1.22 mg/(kg·bw),T-2毒素对PPO酶活性和Ca2+-ATPase活性的急性毒性效应ED50分别为0.05和3.22 mg/(kg·bw),比较风险评估指数RI可知,PPO活性可作为生物学效应标记描述T-2毒素对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且比Ca2+-ATPase更加灵敏。T-2毒素急性暴露可导致肌纤维间隙面积比增大,可导致对虾肌肉品质劣化。采用LC-MS/MS定量检测染毒对虾肌肉中的T-2毒素,但是没有发现游离态T-2毒素残留,说明对虾中T-2毒素急性暴露不会引起物质蓄积,但却产生功能蓄积,可能是T-2毒素以隐蔽态形式存在,导致初始轻微损伤逐渐累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养殖对虾T-2毒素蓄积危害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饲料中T-2毒素污染严重,养殖水产动物长期摄入饲料中普遍污染的低剂量T-2毒素,可导致其肌肉残留和生长缓慢,肌肉品质下降,并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虾饲料中T-2毒素污染现状,阐明对虾的潜在危害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这对进一步开展水产品真菌毒素暴露风险评估和制定膳食接触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T-2毒素持续染毒后的对虾肌肉中m T-2s的残留规律,及其对对虾的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20 d蓄积染毒法获得不同染毒剂量组(0、0.5、1.2、2.4、4.8、12.2 mg/kg饲料)的对虾肌肉组织,采用LC-MS/MS检测经三氟乙酸(TFA)水解处理前后样本中的T-2毒素含量,以T-2增量表示m T-2s含量。同时采用索氏提取法测粗脂肪,HPLC法测VA、VD3和VE含量。结果表明,对虾肌肉经TFA水解处理前未发现游离态T-2毒素,水解后检出T-2毒素,即m T-2s,且其含量与染毒剂量呈正相关。而染毒剂量对不同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表现出较大差异。高剂量染毒时,粗脂肪、VA和VD3含量呈显著下降(p0.05),而VE的含量呈波动性变化。低剂量染毒时,粗脂肪、VD3和VE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现出低剂量刺激效应,但是粗脂肪与VA含量与m T-2s呈负相关,可能二者与m T-2s的存在形式有关,此结论为挖掘m T-2s的预警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T-2毒素是由镰刀属菌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常见的A型真菌毒素。T-2毒素具有强毒性,它不仅会污染田间作物和库存谷物造成粮食产后损失,还会对人畜的健康造成巨大损害,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粮食行业和畜牧业防治的重点。目前关于T-2毒素生物毒性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关于T-2毒素脱毒,尤其是生物脱毒的研究较少。综述了T-2毒素的危害致毒机理及物理、化学、生物等脱毒方法。将获取高效脱毒酶和开发脱毒工艺作为研究重点,利于我国粮食、畜牧、副产物深加工等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T-2毒素主要是由镰刀菌属霉菌(Fusarium)产生的一类单端孢霉烯族类(Trichothecenes,Ts)真菌毒素,具有毒性强、污染范围广的特点,常见于受污染的小麦、玉米、大麦、燕麦等粮谷及其制品和相关动物饲料中,对粮食安全及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已逐渐成为粮食行业和畜牧行业监测和检测关注的重点。欧盟已针对谷物原料及其加工产品分别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我国虽然还没有制定相应的限量标准,但于2016年发布了T-2毒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T-2毒素的测定》。本文简要介绍了T-2毒素危害及其限量标准,重点就近年来色谱法、免疫化学检测技术、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等方法在T-2毒素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粮谷产品T-2毒素污染防控和质量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DNA黏度的损伤效应,通过小牛胸腺DNA与T-2毒素作用,采用响应面分 析T-2毒素与DNA的最佳作用条件,通过体外T-2毒素与对虾DNA作用验证,以及喂食对虾T-2毒素进行蓄积染毒 后,观察其对DNA黏度的影响。结果:响应面分析优化出对DNA黏度影响最明显的反应条件为T-2毒素质量浓度 2.70 ng/mL、DNA质量浓度50 μg/mL、反应时间43 min;T-2毒素与对虾DNA体外作用,随着T-2毒素质量浓度的增 加,DNA黏度随之增大,在T-2毒素质量浓度为2.70 ng/mL时达到最大值,此后降低;喂食对虾T-2毒素进行蓄积染 毒对对虾DNA黏度的影响无明确规律,与体外对虾DNA实验结果并不相似。本研究阐明T-2毒素对对虾DNA黏度的 影响,对探讨T-2毒素的毒理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T-2毒素是由多种镰刀菌代谢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广泛存在于田间作物及贮藏加工过程的谷物中,对经济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损失。产毒菌株的菌种及侵染时间、外界环境、宿主均可影响T-2毒素的产生。该毒素是倍半萜类化合物,环氧环、C9-C10间双键、羟基、乙酰氧基为其毒性官能团,其毒性主要表现为细胞毒性和免疫系统毒性,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对人畜健康具有潜在的致癌威胁。目前脱除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生物法因其独特优势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该方法包括源头的预防控制以及侵染后毒素本身的降解,前者主要通过对前期菌株侵染、生长与产毒之间关系的研究来实现脱除;后者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动植物天然提取物或某些微生物菌体进行直接降解。该文重点阐述脱毒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T-2毒素的脱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对虾中T-2毒素急性暴露的残留规律,并探明其对雄性小鼠的遗传毒性效应。实验以LC-MS/MS检测肌肉注射染毒后,对虾中T-2毒素残留量,并经灌胃,检测毒虾中T-2毒素对小鼠遗传毒性的危害。结果发现,对虾中游离态T-2毒素的残留量与暴露剂量呈正相关,表现蓄积性,并且不同组织的蓄积量差异较大,以肌肉中含量最低,接近于零。经毒虾灌胃后,小鼠的精子畸形率及微核率也随暴露剂量逐渐增大。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灌胃组的小鼠精子畸形率和微核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高剂量组的四个对虾组织都具有毒性,其中以对虾肌肉和肝胰腺的毒性最强,其次为肠道。表明T-2毒素在对虾体内具有隐蔽性,特别是在肌肉中,游离态T-2毒素易于被转化为隐蔽态T-2毒素,从逃避检测,并产生二次危害隐患。  相似文献   

9.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谷物和饲料中T-2毒素的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T-2毒素单克隆抗体并喷涂于玻璃纤维上,T-2毒素偶联抗原和羊抗鼠二抗分别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依次将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组装成试纸条并装入检测卡中.测试结果表明,T-2毒素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检测限为0.Smg/L,检测时间为10min,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该法使用简单方便,非常适合现场快速检测谷物和饲料中的T-2毒素.  相似文献   

10.
抗T-2毒素单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T-2毒素标准品的替代品并应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方法在研制了抗T-2毒素单抗的基础上,将抗体用无花果蛋白酶进行酶切,制备抗T-2毒素单抗F(ab’):片段,并以F(ab'):片段作为免疫原免疫日本大耳白兔,研制出抗T-2毒素单抗独特型抗体。结果所研制的抗独特型抗体经过鉴定,是Ab2B型,与T-2毒素存在内影像关系。结论该抗体可以替代T-2毒素标准品应用于ELISA检测。  相似文献   

11.
由镰刀菌引起的干腐病是导致甘肃省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的主要病害。以‘陇薯3号’马铃薯为试材,用1 μg/mL T-2处理马铃薯块茎切片,观察T-2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切片损伤接种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后,其对病斑直径的抑制效果,以及块茎切片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有效降低了块茎切片损伤接种Fusarium sulphureum的病斑直径,提高了切片苯丙氨酸解氨酶和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的活性,促进了木质素、总酚、类黄酮及花青素的积累。由此表明,低质量浓度T-2处理可通过诱导马铃薯的苯丙烷代谢增强块茎对干腐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T-2毒素的可视化毒性筛查,利用T-2毒素毒性通路中AP-1的关键靶点应答元件TRE与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启动子构建pcDNA3.1-TRE-mCherry荧光质粒,建立荧光HEK293细胞传感筛查模型;同时,为验证该细胞传感模型的适用性,对实际样品中残留的T-2毒素和T-2毒素的主要代谢产物HT-2毒素进行了毒性监测。结果表明,T-2毒素刺激模式细胞8 h时,细胞内的红色荧光强度达到最高值并趋于稳定。当T-2毒素质量浓度在1~25 ng/mL时,其与荧光强度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1.149 38x+64.72,R2=0.969。根据剂量曲线得出T-2毒素的EC50为16.27 ng/mL,检测限为0.691 ng/mL。该细胞传感模型用于样品加标实验,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13%~126.20%,对HT-2毒素进行毒性筛查得到EC50为27.65 ng/mL。  相似文献   

13.
T-2毒素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重要代表,在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性最强,是主要的食品污染源之一,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谷物中的T-2毒素进行了测定。从样品的处理、T-2毒素的添加回收及ELISA的实验检测等方面进行试验,最终结果用分析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得到相关系数为0.998,IC50为1.3μg/kg,标准品浓度为0~16.2μg/kg,灵敏度为0.2μg/kg,添加回收率均大于90%。该法测定T-2毒素方法简便,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用于检测谷物中的T-2毒素。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为了研究低剂量T-2和HT-2毒素经弯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eniculata)生物转化至无游离态毒素检出时,降解产物是否具有遗传毒性。通过连续7 d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T-2/HT-2毒素降解产物,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致畸率。结果表明雄性小鼠产生的微核率均高于雌性小鼠,各剂量组的微核率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0/20 ng/m L和25/50 ng/m L的雄性小鼠微核率与阳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5/5 ng/m L T-2/HT-2组的小鼠精子畸形与阴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畸形精子主要表现为胖头和折尾,随着T-2、HT-2剂量的增加,小鼠精子畸形率呈线性增加。说明经过弯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eniculata)转化的T-2和HT-2毒素仍具有遗传毒性,而且雄性比雌性易感性更强,同时为T-2和HT-2毒素生物转化物中存在结合态的T-2毒素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6.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出一种快速检测T-2毒素的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20 nm胶体金,标记抗T-2毒素多克隆抗体并喷于玻璃纤维上,T-2毒素偶联抗原和羊抗兔二抗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经过试纸条层析条件优化,依次将样本垫、金标结合释放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纸组装切割成胶体金试纸条。测试结果表明T-2毒素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为50μg/L,检测时间为10 min,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好,保存期为3个月。使用简单方便,非常适合现场快速检测T-2毒素。  相似文献   

17.
紫外光辐照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T-2毒素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紫外光辐照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T-2毒素的去除作用。方法:测定不同辐照时间、不同辐照距离、不同pH值条件下紫外光辐照对DON和T-2毒素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毒素及其衍生物,外标法定量。结果:经紫外光辐照后,溶液中DON、T-2毒素的质量浓度均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减小,随着辐照距离和pH值的减小而不断减小。pH 7的1.0 μg/mL DON、T-2毒素溶液,在紫外灯功率20 W、辐照距离150 mm条件下辐照60 min后,DON、T-2毒素去除率分别为(84.90±2.52)%、(74.60±2.74)%。紫外光辐照后,毒素溶液中不含有已知的毒素衍生物,可能被转化成新的未知产物。结论:在非碱性条件下,紫外光辐照对DON、T-2毒素具有明显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