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平煤矿3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瓦斯含量分布规律,是进行矿井瓦斯防治和煤层气抽采利用的主要依据。根据长平煤矿3号煤层瓦斯含量值及瓦斯涌出情况,结合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井田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影响。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阐述了3号煤层瓦斯赋存与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煤厚、煤层顶板岩性的关系,认为煤层埋深是影响3号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地质构造只在局部影响煤层瓦斯赋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五凤井田6中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主控因素,通过对区域地质演化和地质构造特征分析,结合地质勘探时期钻孔探明的瓦斯基础参数、井下采掘过程中揭露的地质构造及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数据分析,研究了五凤井田6中煤层瓦斯赋存规律,揭示了地质构造与瓦斯赋存的关系。结果分析表明,褶皱、埋藏深度是影响井田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t检验。对井田深部煤层瓦斯的赋存状况进行了预测,对井田后期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阳煤寺家庄矿井的地质构造以及其演化进程、瓦斯的赋存规律进行分析,结合井田区域内的地质构造分布规律及其瓦斯数据,探讨了瓦斯分布规律,分析和论述地质构造特征与瓦斯赋存相互关系,并对寺家庄矿井煤层瓦斯的赋存状况进行了预测,进而指导矿井开采工作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潘三矿地质构造、地质勘探钻孔与采掘工作面实测瓦斯含量以及影响煤层瓦斯赋存因素的分析,研究了矿井13-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结果表明:井田瓦斯分布具有分区分带的特点,瓦斯风化带与瓦斯带分界明显,瓦斯带瓦斯分布呈现出北低南高、东高西低规律.根据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煤层瓦斯运移与保存条件,可划分为3个瓦斯地质单元,各瓦斯地质单元瓦斯含量随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控制瓦斯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埋藏深度、地质构造、圈岩性质、构造煤等.  相似文献   

5.
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是瓦斯灾害防治的基础。介绍了峰峰矿区和梧桐庄井田的地质构造特征,采用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梧桐庄井田的瓦斯赋存规律。研究表明:梧桐庄井田地质构造的发育受到矿区和区域构造的逐级控制;局部瓦斯赋存异常主要受到断层和褶曲地质构造分布的影响;煤层瓦斯含量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煤层埋藏深度和地质构造是控制梧桐庄井田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屯留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矿井地质因素与瓦斯赋存状况之间关系,探讨了屯留井田的瓦斯地质规律,综合分析了煤层围岩、煤层埋深、水文地质对瓦斯赋存的影响,以及本煤层瓦斯在褶曲、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区域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地质构造是控制屯留矿3号煤层瓦斯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部分区域煤层瓦斯涌出异常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屯留矿瓦斯涌出异常区段,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建立了完善的通风、监测监控和瓦斯抽放系统,为矿井瓦斯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矿井的瓦斯赋存规律,通过调查分析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采取井下实测和实验室测定的方法,分别对煤层瓦斯的基础参数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了巷道瓦斯涌出量并绘制了曲线图,对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了井田南翼瓦斯赋存由浅到深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煤层埋深、煤层厚度、地质构造为主要影响因素这一认识,为矿井的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唐口煤矿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唐口煤矿地质构造因素分析,结合井下实测煤层瓦斯含量数据,研究了地质构造与瓦斯赋存之间的关系,指出断裂构造是控制井田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煤层埋深和煤层厚度。利用生产水平的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实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对矿井深部水平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5,(8):141-143
为厘清平舒煤矿瓦斯地质规律,运用瓦斯地质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平舒煤矿区域及井田构造特征,研究了地质构造、盖层、煤层赋存、隔水层对矿井8#煤层瓦斯赋存影响,确定了煤层埋深为控制8#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依据实测的瓦斯含量数据,建立了平舒煤矿8#煤层瓦斯含量预测三维坐标模型,可对矿井深部未开拓区域的瓦斯含量进行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鲁西地区地质构造因素分析,着重分析了鲁西堑垒型断块控煤构造、鲁西伸展构造及其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揭示了地质构造特征与瓦斯赋存条件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唐口井田瓦斯赋存规律分析,指出断裂构造是控制井田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煤层埋深和煤层厚度。  相似文献   

11.
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地质控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以平顶山矿区八矿为研究对象,基于地质构造对区域、矿区和井田瓦斯赋存的控制特征,研究了三级构造对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特征。研究表明:区域构造奠定了平顶山矿区高瓦斯的基调;矿区构造将平顶山矿区划分为东西2个瓦斯赋存单元,瓦斯赋存以李口向斜呈轴对称分布;井田构造控制着矿井突出煤层的瓦斯赋存和构造煤分布,造成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呈条带分布,合理划分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2.
地质构造对王行庄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王行庄井田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王行庄井田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二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指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度变化大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是影响王行庄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主要因素,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王行庄井田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王行庄井田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二1煤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指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度变化大,围岩条件变化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是影响王行庄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和瓦斯地质赋存规律,可为超前进行瓦斯防治、有效控制煤矿瓦斯突出事故、遏制重特大瓦斯突出灾害提供技术依据。介绍了鹤煤二矿矿井基本情况,通过对矿井瓦斯地质特征、井田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矿井瓦斯变化的地质因素,得出瓦斯地质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15.
李奇 《煤炭技术》2018,(3):135-136
瓦斯问题长期制约着白皎煤矿的安全生产,基于此特开展白皎井田瓦斯地质赋存规律研究。深入研究分析了白皎井田瓦斯地质赋存规律控制因素,对地质构造、煤层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煤层厚度及结构变化、煤质、岩溶与陷落柱等控制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用sufer软件编制了矿井瓦斯地质图,进而得出矿井瓦斯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16.
演马庄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演马庄矿井瓦斯赋存地质规律,采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矿区地质构造控气特征,提出构造分区控制瓦斯分区的瓦斯分布特征;基于矿井地质构造特征,定性、定量分析了影响矿井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预测了瓦斯含量、涌出量,编制了矿井瓦斯地质图。结果表明:井田具有张裂隙延展方向总体为NE向、NNE向展布的马坊泉断层为分划性断层,富水性强的L8灰岩为瓦斯运移的主要通道,构造煤主要分布于煤层的顶板的瓦斯赋存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17.
成庄矿3#煤层瓦斯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成庄矿3#煤层瓦斯含量值与井田地质构造关系,运用地质构造理论及相应的瓦斯含量变化数学模型,分析了成庄井田的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阐述了3#煤层瓦斯赋存与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煤层水分含量、煤层基岩厚度及顶板岩石厚度的关系,初步分析了井田内瓦斯赋存的有效影响因素,为今后有效地进行瓦斯预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用瓦斯地质、数理统计及矿井瓦斯防治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大宁煤矿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埋深是控制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并依据煤层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的线性回归关系预测了大宁煤矿煤层瓦斯含量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大宁煤矿的优化矿井通风方式,采用立体交叉瓦斯抽采措施及建立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的瓦斯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瓦斯地质理论角度出发,以七星矿井区域地质演化和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为基础,通过井下采掘过程中揭露的地质构造和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数据,定性定量分析了煤层埋藏深度、顶板和底板岩性、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等因素对8#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证明煤层埋藏深度是8#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流  汪中义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39(Z1):144-146,150,188
中梁山井田属急倾斜近距离煤层群,煤与瓦斯突出严重。通过分析研究矿区地质构造,矿区瓦斯分布及预测,煤层地质特征、地质构造与瓦斯突出的关系,得出特殊地段的地质构造是诱导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矿井发生瓦斯突出多在地质构造特别复杂的区域。通过制作矿井瓦斯地质图分析特殊区域的瓦斯赋存规律,可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