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移动通信和宽带业务的发展,一个新兴的宽带无线接人市场正在兴起。2.5G/3G手机移动数据业务和宽带无线接入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宽带无线接入是一个面向固定和移动通信融合的新市场,提供与宽带有线固定接入并行的宽带无线接入,支持游牧和移动应用。它与宽带固定接入使用共同的互联网核心网,应用业务支持AAA系统。它使得用户能够在任意时间和地点接入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无所不在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IEEE 802.16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支持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空中接口标准IEEE 802.16的制订进程、发展现状和趋势,并重点对标准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和物理层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IEEE 802.16标准为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随着宽带业务的快速增长,将成为未来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1、引言随着电信业的开放,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接人领域中传统话音业务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宽带接人市场成为了新的增长点。接入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技术种类繁多,而且和媒质有着直接的关系,运营商必须拥有能让用户触手可及的接入网络,才能为用户提供服务,达到赢利的目的。对于光纤、铜缆等有线的接入媒质而言,运营商的竞争就像是圈地运动,当一个运营商拥有了一个地域的有线接入网络,其他的运营商就无法再涉足,想要开拓市场,就要用无线接入网络作为手段。无线网络作为接入手段还具备启动资金小、提供服务快、运营维护成本低、系统容量大等优势,因此引起了业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宽带无线接人技术领域的空前繁荣,市场的旺盛需求,为宽带无线接入网创造了良好时机。  相似文献   

4.
1.前言 随着PDA和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普及,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上网,一个新的市场——“宽带无线游牧/移动接入”正在兴起。宽带无线接人技术面向一个固定和移动通信融合的新市场,它可提供与宽带有线固定接人并行的宽带无线接入业务,支持游牧和移动应用。  相似文献   

5.
肖良辉 《移动通信》2004,28(3):48-51
无线宽带接入系统(BWA)就是通过无线的方式将分散的用户与核心网络连接起来,相对于传统的移动电话来说,由于传输的带宽更宽且带宽是按需分配的,所以它可以承载更多的业务(话音、数据和图像),它也更加适合于因特网的接入。无线宽带接入系统作为一种无线城域网技术,它可以将802.11的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也可作为DSL等有线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通信领域,发展速度最快、对人们影响最大的两大技术就是宽带网络技术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这两大技术的结合,即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指从用户终端到业务交换点之间通信链路采用无线链路的宽带接入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随着网络的发展,数据用户在以超摩尔定律的速度增长.传统的以话音业务为主的通信技术正迅速的朝以宽带数据传输为主的全业务为平台的通信网络.即所谓三网合一.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尤其以传输的发展速度最快,而用户的业务接入段则发展相对较缓慢.这其中固然有其它原因,但接入手段的单一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即解决好最后1千米成为影响数据网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除了采用传统的有线接入方式之外,采用宽带无线接入成为许多运营商的理想接入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3.5GHz宽带无线接入的系统配置、频段选择、提供的业务、用户信息安全保证、3.5GHz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与LMDS接入技术比较与分析、3.5GHz宽带无线接入的地位、3.5GHz宽带无线接入在中国的招标概况、中国3.5G无线设备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3.5GHz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IEEE 802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IEE802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包括WiFi、WiMAX和IEEE 802.20的特点.并分析了三种技术的联系和区别。由于基于IEEE 802的宽带无线接入是最新热点技术。又进一步分析了它们将对业务提供方式产生的影响。最后,还分析了它们对宽带无线业务价值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南 《通信世界》2004,(44):46-46
一、网络规划 根据宽带无线接入网络建设的规划和对系统功能的要求,综合考虑规划建网城市的用户及潜在用户的分布、地势和楼宇布局等相关条件,河北联通采用了5.8GHz频段Breeze ACCESS VL平台的建设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采用BreezeACCESS VL点对多点宽带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在城市地区设定基站,每个基站采用3扇区方式全向覆盖10公里的区域,建立58GHz城域综合业务无线接入网。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发展湖南有线集团在全省山区农村的宽带业务,湖南省有线在现有的网络设备资源基础上,针对丘陵山区用户分散的特点提出以无线形式实现用户宽带互联,经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无线网络作为发展宽带业务的补充接入方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通信世界》2003,(2):13-13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运营商由单一运营向多业务综合运营发展的良好契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以投资少、见效快、组网灵活等优势,在国内接入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能在日趋激烈的高速数据业务竞争中快速占领有效市场。由于运营商的大部分盈利还来自通信业务,势必不能单纯为数据业务建设一个数据网络,必须充分利用原有的移动网配套传输网的富余带宽,尽可能地覆盖最大面积的商业用户。  相似文献   

13.
一、宽带无线接入(BWA)系统 在我们的周围,除了一般的终端设备(如电话、手机、电脑等)之外,与我们“距离”最近的就是接入网。接入网是电信网的一部分,直接面向用户,通过各种传输媒质为用户提供各种业务。它综合考虑解决通过有限的标准化接口,将各种用户接入到业务节点的问题。接入网是网络数字化的最后一段,而从业务节点到用户终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距离不超过4km。  相似文献   

14.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其标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种“最后一公里”宽带接入解决方案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以其经济和易于实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是一种新型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该技术提供双向语音、数据以及视频图像业务,能够实现2Mbit/s的用户接入速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IEEE802委员会专门为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的无线接口制定了802.16d标准。本文介绍了802.16d的协议结构及各层功能,重点分析了802.16d的MAC层。  相似文献   

15.
无线接入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手段的接入技术。无线接入可分为移动无线接入和固定无线接入两大类。固定无线接入包括三种形式:MMDS(多路多点分配业务),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DBS(直播卫星业务)。这几种业务都起源于电视网络,由于用户对宽带业务的需求,无线接入网络渐显身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先进的技术、良好的系统性能、简单的网络架构、建设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便于快速发展用户等特点以及能够提供固定和移动融合业务等特性获得运营商的日益关注,各大运营商对宽带无线接入的技术、产品、业务模式、运营模式等给予了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未来移动通信中的宽带接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供移动多媒体综合业务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有力促进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该文分析了现有的若干接入方案,归纳出宽带无线接入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几项关键技术。结合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对宽带业务的要求,指出宽带无线接入对未来通信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状况近年来 ,数据业务特别是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 ,无论在用户数量还是在业务量的增长方面 ,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从用户的接入手段来看 ,传统的窄带电路接入 (如PSTN旁路接入方式 )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 ,接入带宽成为制约高速上网和宽带业务的主要瓶颈。为了满足用户对接入带宽的迫切需求 ,业界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宽带接入技术 ,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XDSL、CableModem、光纤接入和宽带无线接入等技术。比较而言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初期投资、业务的提供速度和资源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9.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7,(5):I0008-I0008
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江苏公司、浙江公司与上海公司三家电信公司,日前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推出无线宽带省际漫游业务。从9月20日起.苏,浙、沪中国电信无线宽带用户在原有的宽带账号后增加相应的后缀,便可在三地无线宽带覆盖区域享受互联网接入服务。无线宽带省际漫游的资费标准是0.20元/分钟;12月31日前,符合接入条件的用户可免费体验无线宽带省际漫游业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Internet用户数目的迅猛增长和更高带宽应用服务的开展,普通用户和商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接入瓶颈问题迫切要求实现宽带化。其中,视频和音频业务加强了对于吞吐量和服务质量(QoS)的要求,而网上电话和电视会议又对于同步传输和固定比特率传输(CBR)有很高的要求。Internet的发展虽然非常难以猜测,但是我们相信对于吞吐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将会继续增加。这样广泛的用户市场要求正是宽带无线接入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