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语语料库建设及其自动对齐研究对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已建立了各类汉英双语语料库以及服务于汉英机器翻译的双语对齐语料库和短语库。为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机器翻译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从较高起点起步,需要对汉藏双语文本的篇章级、段落级、句子级自动对齐技术进行研究,为开发和研究汉藏机器翻译奠定基础。主要研究汉藏双语语料库对齐、汉藏双语词典抽取、双语语料的收集、整理、存储以及检索等关键技术。最终研究结果是藏文编码的自动识别与转换技术,藏语语料库构建技术、汉藏双语词典抽取技术、汉藏平行语料库句子和词语对齐技术,并建立面向汉藏机器翻译的大规模汉藏双语对齐语料库。  相似文献   

2.
一种汉英双语句子自动对齐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语语料库建设及其自动对齐研究对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双语对齐技术是加工双语文本的核心,对齐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以后工作(诸如机器辅助翻译)的进行.基于汉英双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句子对齐混合算法,该算法主要采用一种新的基于长度的对齐算法,并结合基于词典的对齐算法,通过正反双向对齐,进一步提高了句子对齐的准确率.最后通过100个文件,5000多句英汉双语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从对齐效果可以发现,结果比较理想,因而可以证明,该算法在实际工作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双语对齐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结合基于句子长度和基于词典的两种经典的对齐算法,通过段内寻找锚点的算法对双语互译文本进行划分,实现了双语句子对齐,为双语语料库的建设提供了工具,并为双语教学词典的编纂做了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双语语料库建设及其自动对齐研究对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语对齐技术是加工双语文本的核心,对齐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以后工作的进行。基于汉藏双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句子长度、相似度和锚点信息的汉藏双语句子对齐方法,该方法用相似度找到句子的锚点,用锚点将双语文本分割成几个分块,在对应双语分块中用基于长度的对齐实现句子的对齐。通过测试数据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有着良好的准确率,有效地解决了汉藏双语真实文本的句子对齐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自动抽取词汇信息的双语句子对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昕  周明  朱胜火  黄昌宁 《计算机学报》1998,21(Z1):151-158
双语语料库句子对齐已成为新一代机器翻译研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齐方法主要有基于长度的方法和基于词汇的方法,两者各具特点:前者实现简单、效率高,但精度低;后者精度高但实现复杂.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对齐方法,首先利用基于长度的方法对文本进行粗对齐,然后在双语平行文本中确定锚点并自动抽取双语对应的关键词汇,降低了对齐问题的复杂度并减少了错误的蔓延.最后再利用所得到的词汇对应信息进行句子的对齐.这种方法融合了基于长度和基于词汇方法的优点,实验表明,它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对齐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句子级对齐的双语语料库的英汉词对齐方法。它建立在句对的集合表示形式的基础上。通过最小求交模型实现词对齐。使用倒排索引表和集合运算实现高效的最小求交算法。在对齐过程中引入高频干扰词表以提高召回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使用共现互信息的词对齐和使用双语词典的词对齐方法。  相似文献   

7.
双语语料库的自动对齐已成为机器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的句子对齐方法有基于长度的方法和基于词汇的方法,该文先分析了基于长度的方法,然后提出了基于译文的方法:通过使用一部翻译较完整的词典作为桥梁,把英汉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连接起来.根据英语文本中的单词,在词典中找到其对应的译文,并以译文到汉语句子中去匹配,根据评价函数和动态规划算法找到对齐句对.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对齐方法消除了基于长度做法中错误蔓延的情况,它大大地提高了对齐的精度,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词典的汉藏句子对齐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语料库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对齐,构建句子级别的对齐语料是构建语料库最基本的任务。该文参考其他语言句子对齐的成熟的方法,针对藏文语言的特殊性,提出基于词典的汉藏句子对齐。整理了对齐所用双语词典,并对其词语覆盖率进行了评价。在汉藏句子对齐过程中发现汉语与藏文的分词粒度不同的问题,采用在藏汉词典中进一步查词并在汉语句子中比对的方法,使正确句对的得分增加,从而提高对齐正确率。采用该方法准确率为 81.11%。  相似文献   

9.
双语语料对齐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工作主要有构建、对齐和标注等方面,其中研究不同级别的对齐技术是一个重要的中心课题,对齐不仅是进一步利用平行语料库获取一些语言知识的必要前提.也是机器翻译系统利用双语知识的重要前期处理。重点介绍典型的句子对齐方法,并总结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具体分析了汉维双语句子对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双语语料库自动对齐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基于词典的英汉双语句子对齐算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基于词典和相对位置高效英汉对齐算法,该算法在多数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效率比传统算法好,通过理论的分析和实验对比可知,该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双语资源是机器翻译和跨语言信息检索等领域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语料库真实性、时效性和语种灵活性等问题,使得现有的双语资源的规模很难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单一双语网页的双语资源挖掘方法,该方法重点采用了以频繁序列模式为特征的SVM分类方法,实现了包含双语资源的单一双语网页的筛选与识别,并以此为基础挖掘具有对译的双语资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改进双语资源挖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双语词典是跨语言自然语言处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目前提取双语词典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平行语料库和基于可比语料库,但是这两种方法在提取新词或者某些技术术语时都存在双语资源匮乏的问题.相比之下,基于部分双语语料的方法由于利用的是新闻或者百科知识,故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目前基于部分双语语料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对文本内容的提...  相似文献   

13.
李灿  杨雅婷  马玉鹏  董瑞 《计算机应用》2021,41(11):3145-3150
针对低资源语言机器翻译任务上一直存在的标注数据资源匮乏问题,提出了基于语种相似性挖掘的神经机器翻译语料库扩充方法。首先,将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作为相似语言对并将其语料进行混合;然后,对混合后的语料分别进行字节对编码(BPE)处理、音节切分处理以及基于音节切分的BPE处理,从而深度挖掘哈语和维语的相似性;最后,引入“开始-中部-结束(BME)”序列标注方法对语料中已切分完成的音节进行标注,以消除音节输入所带来的一些歧义。在CWMT2015维汉平行语料和哈汉平行语料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不进行特殊语料处理以及BPE语料处理训练所得普通模型在维吾尔语-汉语翻译上的双语评估替补(BLEU)值分别提升了9.66、4.55,在哈萨克语-汉语翻译上的BLEU值分别提升了9.44、4.36。所提方案实现了维语和哈语到汉语的跨语言神经机器翻译,提升了维吾尔语-汉语和哈萨克语-汉语机器翻译的翻译质量,可应用于维语和哈语的语料处理。  相似文献   

14.
双语词典是跨语言信息检索以及机器翻译等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中的一项重要资源。现有的基于可比语料库的双语词典提取算法不够成熟,抽取效果有待提高,而且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抽取。针对此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词向量与可比语料库的双语词典提取算法。首先给出了该算法的基本假设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然后阐述了基于词向量利用词间关系矩阵从可比语料库中提取双语词典的具体步骤,最后将该抽取方法与经典的向量空间模型做对比,通过实验分析了上下文窗口大小、种子词典大小、词频等因素对两种模型抽取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与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方法相比,本算法的抽取效果有着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对于高频词语其准确率提升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汉越平行语料库的资源稀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越机器翻译效果。数据增强是提升汉越机器翻译的有效途径,基于双语词典的词汇替换数据增强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方法。由于汉语-越南语属于低资源语言对,双语词典难以获得,而通过单语词向量获取低频词的同义词较为容易。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低频词的同义词替换的数据增强方法。该方法利用小规模的平行语料,首先通过对单语词向量的学习,获得一端语言低频词的同义词列表;然后对低频词进行同义词替换,再利用语言模型对替换后的句子进行筛选;最后将筛选后的句子与另一端语言中的句子进行匹配,获得扩展的平行语料。汉越翻译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扩展后的方法比基准和回译方法在BLEU值上分别提高了1.8和1.1。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母语非汉语学习者(Learner with Mandarin as a second language,ML2)学习汉语的自动发音评分(Automatic Pronunciation Evaluation,APE)方法。引入双语料语音库,将发音评分分为发音方式和发音效果两部分评分,提取各部分相应的特征参数,提出一种 双语音动态时间规整(Bilingual Dynamic Time Warping,BDTW)的方法来匹配比较得到语音相似度,通过评分机制得到最后的评分结果。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Bilingual multiword expression extraction is always a significant problem in extracting meaning from free text. This involves analyzing large amounts of textual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text mining approach to extract bilingual multiword expression. Both statistic and rule-based methods are employed into the system. There are two phases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In the first phase, lots of candidate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corpus by statistic methods. The algorithm of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is sensitive to the flexible multiword. In the second phase, error-driven rules and patterns are extracted from corpus. For acquired high qualified instances, the manual work with active learning is also performed in sample selection. These trained rules are used to filter the candidates. Bilingual comparisons are used in a parallel corpus. Parts of bilingual syntactic patterns are obtained from the bilingual phrase dictionary. Some related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for achieving the best performance because there are lots of parameters in this system.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our approach gains goo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