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丝毛纺织品扎染制作与传统棉织品相近,但艺术效果不同,其工艺可分为设计、扎制、染色和后整理4部分,其中扎制和染色是体现扎染艺术水平的关键.手工操作的各种不同手法和所用织物、染料的差异,使扎染所呈现的效果各不相同.在扎染过程中,为了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在防染阶段和染色阶段都要对所用材料和染料进行各种处理和选择.染色时间、温度对色彩的牢固性和最终的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金易安 《丝绸》1992,(4):33-37
文章给出真丝绸扎染花型实际扎结设计后,提出可溶性还原染料、活性染料、弱酸性染料套染新工艺,并从染色机理、助剂选择,分析了套染效果。结论指出,不同类型染料套染用于真丝绸扎染,可丰富花色品种,提高染色牢度,将是极有希望的扎染加工新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周燕 《辽宁丝绸》2010,(3):12-14
扎染艺术,古称之"绞缬",是一种防染工艺,早在二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已问世。它是我国古代民间手工艺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主要探讨了扎染步骤、技巧、方法,并且通过实践探讨了扎染的艺术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4.
陈璐 《染整技术》2007,29(10):29-29,31
介绍了在制作扎染加工时的四个步骤,包括染前处理用料、捆扎的方法、煮染的工艺过程以及染后处理的注意点,供扎染爱好者美化生活提供一种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柿染工艺和传统手工印染技法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工艺。文章基于技法实践,调研柿染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染色剂柿漆优良特性,研究传统手工印染技法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并叙述柿染工艺运用扎染、蜡染、型染等手工印染技法的制作过程,为柿染在纺织品中应用提供实践基础。研究发现:柿染色彩含蓄朴素,色牢度高,且能很好展现扎染、蜡染、型染等多种手工印染技法的文化和审美价值,柿染工艺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低给液方式处理绳状织物,使部分棉纤维的离子性能发生变化,从而使后续混合染液的浸染或匹染达到仿扎染效果。使间歇性的手工扎染成为工业化连续生产,可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茶染艺术作为中国染缬艺术中植物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承载着茶文化在扎染艺术中的综合体现。现从茶染艺术的艺术特征和功能分析入手,阐述茶染艺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以及茶染艺术应用于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感受茶染艺术的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体会到中国扎染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从结扎技法、染色技巧、染制效果等诸多因素方面,阐述了桑丝绸和柞丝绸的扎染染色工艺,提出了各自合理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9.
柿染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凭借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民间艺术和民俗生活中。文章以柿染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柿染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柿染染料⸺柿漆的特性,以及柿染的色彩属性与染色工艺;整理和分析柿染工艺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以纺织品为载体,结合传统印染技法⸺扎染进行设计实践,寻求传统柿染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研究认为,柿染工艺具有色牢度高、色彩朴素含蓄的优势,且具有防水、防腐等特性,在追求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柿染工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扎染技艺在非遗活态传承中的表现,从白族扎染历史、生活环境和现代服装再设计等方面探寻如何更好地传承赋新非遗染缬技艺。分析认为:现代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生活相结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赋新落实进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活态传承,拥有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