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Ͼ�������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东部油田已进入成熟勘探阶段,但由于受当时勘探技术条件的限制,使一部分老井尚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未被发现。随着现代勘探技术的进步,东部油田采用测井技术复查老井油气层,挖掘油田内部油气资源潜力,取得了“增储上产”的显著成果。大庆油田对测井一次解释数据进行了重新核实和校正,采用新研究出的测井解释图版和评价方法,根据裸眼井和套管井的中子伽马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重新评价老井是否存在气层,取得了良好效益。胜利、  相似文献   

2.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欢喜岭油田滚动勘探过程中,以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和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综合地质、录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充分利用老井、老资料,选择典型井可疑层进行试油试采,并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实现了欢喜岭油田低阻油层“水中找油”的突破,发现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同时也为低阻油气层的识别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木头断块油田 1986年投产开发 ,经历了 10 a稳产 10× 10 4t后 ,不断滚动勘探开发 ,不断有所发现 ,产油量连续上了2个台阶 ,实现了储量产油量翻两番的历程。其中主要经验是 :针对油田地质开发特点 ,成功地实施了 9大技术 :加密调整扩边技术 ;滚动勘探开发 ;构造精细描述 ;油藏形成机制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利用老井重新试油试采重新认识储层 ;隐蔽性油藏识别技术 ;储层精细描述和深化认识断块 ;老井措施增油技术 ;区块综合治理、稳油控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利用原有试油测试资料,结合录井、测井、地质等资料,进行老井重新评价,可以使老井重新利用,节省大量的勘探开发投资,并可以对老区的资源再认识。该方法投入小、见效快、成本低,是老油田进行精细勘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老井复查作为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增储上产方式,日益受到油田勘探开发部门的重视,已成为各油田增储上产的有效途径。在阐述老井复查前期工作初步确定复查井层的基础上,分别从岩屑含油性、气测以及其他油气显示可靠性复查,井筒与储集层污染复查,试油工艺与结论以及单试层与合试层复查方面论述老井复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并就复查中对可能油气层的确认,从解释评价参数选取和解释评价方法方面提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原油田重视老井复查中关键因素分析和储集层再评价方法研究,在油气挖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欢喜岭油田滚动勘探过程中,以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研究和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综合地质研究、录井、测井、岩心分析等资料,充分利用老井和老资料,选择典型井可疑层进行试油试采并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欢喜岭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水中找油"的突破,发现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同时也为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老井重新试油工艺分析与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难地层复查试油前必须进行特殊处理作业,包括钻塞、封堵、打捞、固井、浅层测试、探边测试、油气层改造等。先后对5口老井13个地质层进行了重新试油,均获得了新的发现。利用老井复查成果对疏松砂岩油藏以及低渗透油层进行重新试油,相继获得工业油流,进一步拓宽了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8.
随着辽河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产生了众多的老井,对现有的老井进行重修和改造势在必行。而侧钻技术则是恢复老井产能、老油田挖潜增效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侧钻技术对已钻无产能的现有套管直井进行再次利用,能有效开发剩余油,恢复并提高单井产量,减少钻井投资,提高油气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几种全通径的射孔工艺应用技术,结合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利用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油田储层的伤害程度,保护了油气的产层,将工程的试油周期缩短,提高了油田工程的效率,为开发石油气田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0.
曙光油田沙三段发育大凌河、莲花2套含油层系,属浊流沉积体系,由于其分布主要受构造和物源双重因素控制,油藏呈零散状分布,且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勘探难度较大.随着勘探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开展"三老"资料复查和储层特征再认识,结合"四性"关系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老井试油试采成功率,为曙光油田老区滚动勘探工作开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老井复查试油工艺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井、疑难地层复查试油前必须进行特殊处理作业,吐哈油田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套老井复查试油工艺技术,包括钻塞、封堵、打捞、固井、浅层测试、探边测试、油气层改造等,先后对15口老井24个地质层进行了复查试油,均获得了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勘探开发程度较低,已有成熟油田为曲塘次凹张家垛圈闭的张家垛区块以及曲塘圈闭的曲塘区块,而位于海北次凹的HY区块,从生、储、盖到圈、运、保所有地质资料均表明,该地区也具备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预示着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因此,针对外围区块老井开展了此次老井复查,寻找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3.
王勇  冯琦 《录井工程》2012,23(2):38-41,91
岩石热解录井技术已在多数油田重点探井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岩石热解录井分析参数地质意义研究,结合松辽盆地南部新区油气勘探特点,提出岩石热解录井应在钻井现场开展快速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烃源岩成熟度的工作,从而快速提高评价新区的勘探潜力,综合评价储集层及原油性质,有利于提升新区油气勘探信心,快速确定试油、试气及开采工艺技术方案。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岩石热解录井技术对加快新区油气勘探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3年7月8日至1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胜利油田召开了“滚动勘探开发与老井复查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总公司、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及各油田,共120人。会议认为,我国东部地区各油田,在经过近30年的大规模勘探后,已进入成熟勘探阶段,由于受当时地质认识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尚有大量资源未被发现。近年来,胜利等各油田在滚动勘探开发工作中取得了实效,积累了大量的经  相似文献   

15.
杨红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23(5):38-39,63
粗面岩储层预测技术成功地应用在欧利坨子和黄沙坨油田,特别是千万吨级储量规模的黄沙坨油田的建成,带动了整个辽河油区特种油气藏的勘探进程。欧利坨子和黄沙坨油田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北段,其发育的主要含油气储层为粗面岩储层。通过充分利用钻井、录井、测井解释及试油资料,并结合地震资料,采用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等技术,预测了粗面岩储层的厚度、分布范围及裂缝等,分析认为该区储层主要为裂缝型储层,且储层发育,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因而对该区下步勘探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油气勘探成功蓄和降低油气勘探成本一直是全世界油气勘探人员追求的目标。对老油田进行深入勘探得到的储量增长所需的成本比勘探开发新油田所需的投入少得多。许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介绍国外老油田深入勘探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包括三维地震技术、精细的沉积相分析,高分辩率层序地层学分析、新的航空和地面放射性测量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及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国外老油田深入勘探的一  相似文献   

17.
试油工作是取得勘探开发成果的重要环节,是搞清楚地下油气水层分布情况和认识油气层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下步勘探和开发措施的关键,而试油工程设计是指导试油工作的依据,要做好试油设计必须要准确掌握井筒各相关作业信息和区域的地质工程信息,以明确井况特点和试油作业的难点和风险,掌握区域作业实施情况,从而进一步优化试油设计,文章主要介绍塔里木油田建立试油工程设计一体化平台,充分利用塔里木数字油田提供的"大数据"资源,支撑完成试油工程设计的方法,为基于大数据信息平台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一些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8.
薄层处理技术旨在提高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运用纵向响应离散法,求取薄地层地球物理的真值,从而进一步求准岩性剖面和孔、渗、饱等储层参数,更加准确评价油气层。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及老井复查项目,在例举的两个实际应用中,较准确地识别出低电阻率薄层油藏,并通过试油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9.
试油是探井钻井中和完井后,直接测取油气储层压力、产能、流体性质和地层参数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勘探开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试油技术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其后,各油田结合不同的区块储层条件及工具装备实际,经过多年的试油生产实践,将上提下放类地层测试技术(MFE、HST、膨胀工具)、压控测试技术(APR、PCT、TTV、STV)、射孔技术、泵排技术、酸压技术进行单项或多项技术融合、创新,形成了适合不同储层条件、不同井况的试油工艺,为各油田的增储上产和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试油技术如何向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更好地解决各类复杂油藏、特殊井况仍然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七个泉油田试油工程是基于《七个泉油田储量复算方案》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七个泉油田2002年试油工程,包括8口老井试油和4口新井试油的试油工艺及试油成果,并对试油工艺、试油成果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自己的认识、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