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夹送辊在带钢刚咬入而又未到达卷简之前的受力,以及卷取3~5圈后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计算夹送辊和带钢的接触应力,并检验在此接触应力下是否损坏带钢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送入轧机的不同规格钢坯的中心线与轧制中心线一致,设计了一种下辊位置可自动调节的新型夹送辊.建立了该夹送辊的力能参数计算模型并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轴传动滚切式双边剪夹送辊厂内试车出现的问题,从夹送辊的作用、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参数入手,对夹送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完成了夹送辊的整改.  相似文献   

4.
地下式热带卷取机夹送辊偏转角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广泛用于热轧带钢车间的三辊地下式热带卷取机上下夹送辊的偏转角大小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利用弹塑性弯曲变形理论建立了带钢进入夹送辊后弯曲变形的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为夹送辊的国产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重卷检查机组中夹送稳定装置进行研究,介绍夹送稳定装置结构的组成特点,以及上、下夹送辊装配的设计要点,对前后张力分配原则进行讨论并验算电机扭矩。  相似文献   

6.
热轧板卷取机夹送辊的堆焊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热轧板带厂夹送辊的使用工况,选择了YJ254-S和YJ245-S两种药芯焊丝,用自动埋弧堆焊工艺对夹送辊进行堆焊修复,对两者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在实际生产中作了应用.结果表明:YJ245-S焊丝的性能优于YJ254-S的;YJ254-S堆焊后的上下夹送辊使用寿命为1a,而YJ245-S堆焊后的使用寿命是YJ254-S的1.2~1.5倍.  相似文献   

7.
连铸机是钢铁生产中的一种先进技术装备。它的很多动作是由液压传动实现的。在连铸机中,压力控制是液压系统的关键。本文介绍夹送辊的三种压力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邯钢连铸连轧厂夹送辊系统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夹送辊控制原理,从机械、电气、工艺、液压四方面对夹送辊系统进行综合优化,提高了夹送辊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热连轧卷取机夹送辊在卷取带钢过程中状态变化,提出现场安装调整的精密准确检测方法,对改善钢卷卷形,提高产品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珠钢CSP连铸机夹送辊密封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夹送辊在滚切式双边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红 《一重技术》2010,(1):19-20
介绍双边剪前后夹送辊的结构、功能以及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新型夹送矫直机的结构特点及换辊方式,并对矫直力进行理论及有限元计算。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的热轧板卷生产线上,通常配置有定宽压力机。定宽压力机位于一次除鳞机和R1粗轧机之间,它的作用是在粗轧机轧制前大幅减小板坯宽度,从而根据订单的要求,生产各种宽度规格的热轧板卷。本文分析了某热轧厂的定宽压力机所发生的一次较为罕见的液压系统故障,提供了一条处理液压故障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介绍热带钢连轧机轧辊轴向移动机构的技术问题,并以实例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柔性滚弯技术在国外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弹性介质对钣金件进行柔性滚弯成形,是一种先进的钣金制造工艺,将弹性介质的冲压优势和传统滚弯原理结合,成为钣金成形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柔性滚弯技术在国外的应用进展,并以通用机床、专用机床、自动化机床和CNC机床为例,简要说明各类柔性滚弯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转流程,为我国专业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扼要地论述了滚压成形的相关理论、变形机理和工艺设计步骤。通过近几年来笔者为工矿企业设计用不锈钢板料滚压成窗框的实例 ,介绍其设计原理、成形工艺、成形辊轮和滚压成形的特点 ,以使此特种工艺的加工方法得到推广、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快速辊系变形在线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工作辊和支撑辊弹性变形计算是板带轧机板形设定模型的关键,其计算速度与结果精度是当前制约辊系变形在线计算的主要因素。物理建模方面,在传统影响函数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工作辊中心倾斜角度这一变量,改进辊系弹性变形简化模型,使辊系在非对称工况下也能满足弯矩平衡条件。在辊系变形数值计算方面,根据Timoshenko深梁理论建立挠曲平衡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四辊轧机辊系变形进行数学建模,计算辊系的角位移和挠曲变形。该有限差分模型采用递推方式进行挠曲计算,避开了影响函数法中的大量矩阵乘法运算,计算效率有较大提高。分别通过与影响函数法、有限元法对非对称工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快速辊系变形计算方法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和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