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公司第二合成氨系统以壳牌煤气为原料气,壳牌煤气化装置生产的煤气经过变换、低温甲醇洗、甲烷化等单元净化后进入合成氨工序,产出合格的合成氨。该合成氨工序采用的是国外成熟的低压合成氨工艺设备和流程,并作了以下创新改造:新增一段进口氨冷器、分子筛干燥,由塔前分氨改为塔后分氨,压力输氨及回收产品液氨冷量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煤化工装置向大型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粗煤气净化工艺多采用低温甲醇洗技术脱除粗煤气中硫、二氧化碳等组分,脱除后的净化气可以作为生产甲醇、醋酸、乙二醇、烯烃、制氢气等多种基础工业原料气。由于氨压缩制冷工艺成熟,操作稳定,液氨作为冷媒介质,能为低温甲醇吸收液提供充足的低温冷量,在大型煤制气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CLL氨回收     
<正> CLL—氨回收是西德鲁奇公司和奥地利林茨化学公司联合开发的专利技术,简称CLL 装置。它的特点是从鲁奇发生炉产生的含氨很低的煤气水中制取无水液氨。由于煤气水中,除氨外,还含有酚,有机酸,硫化物等酸性物质,因此工艺流程复杂,付蚀性强,投资大。它的优点是产品纯度高,不造成环境污染,液氨便于加工和运输。  相似文献   

4.
章楠  方乔洪 《云南化工》2003,30(Z1):29-31
介绍了云南解化集团有限公司利用长期放空的氨合成尾气,通过技术改造,联产城市生活煤气和液氨产品,较好地回收利用了氨合成尾气,达到节能降耗,增收节支,改善环境效果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 合成氨生产中,氨压缩机的润滑油周期性地进入氨中,致使液氨的油含量超过技术标准。对于出口的高品级液氨,超标准就更多。作者为选找净化液氨中污油的过滤材料做过许多工业性的试验,其中,曾用活性炭AP-3、无烟煤(大小3~7mm)、玄武岩(大小  相似文献   

6.
浮法玻璃工厂在生产中使用的液氨、氢气、煤气、天然气、二氧化硫等都属于危险化学品。锡槽使用的保护气体氮氢气主要有氨分解制取,属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氨、氢气、煤气、天然气、二氧化硫为国家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着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  相似文献   

7.
赵春辉  苏华 《煤化工》2011,39(5):32-34
介绍了在蒸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剩余氨水洗氨,降低洗涤塔后煤气含氨量的工艺实践。通过对现有洗涤系统的管线、储槽和换热器进行合理搭接和改造,实现了用剩余氨水吸收焦炉煤气中的氨,从而达到大幅度降低煤气中氨含量,净化煤气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煤气净化湿法脱硫的化学工艺进行阐述,在介绍HPF煤气净化脱硫技术的基础上,更好的形成对当前煤气净化湿法脱硫技术的全面控制,有效除去交友、氨、苯以及硫酸物等,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目前我国大、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氨合成部分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中压流程,即液氨产品两次分离的典型流程。合成塔出口气在水冷却器中冷却、冷凝到一定程度进入氨分离器分离出液氨产品,气体再进入循环机加压到合成所需要的压力与补充气在滤油器中混合进入冷凝塔、氨冷器进一步冷却冷凝后,在冷凝塔下部的分离装置中再次分离出液氨产品,同时气体也得到进一步净化进入合成塔。两次分离得到的液氨产品经过计量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气氨的回收是经冰机加压后由蒸发冷凝器冷凝为液氨,此过程主要靠冰机提供冷量,均需消耗一定的电能。中、小型氮肥生产企业合成氨工段气氨回收流程:合成氨系统合成工段气体冷却(介质为液氨)与气体深度净化工段中液体冷却(介质为液氨)所产生的气氨汇合后(压力为0.10~0.15 MPa),一部分送往冰机系统,经过冰机加压后,当压力上升至1.50~1.60 MPa(表压)进入蒸发冷凝器,气氨冷  相似文献   

11.
刘亮 《煤化工》2014,(3):8-10
针对传统焦化蒸氨废水工艺余热未全面回收利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蒸氨废水余热回收利用新技术。通过蒸汽、热水两用型制冷、采暖双工况吸收式热泵机组,可夏季回收蒸氨废水余热制取热水,作为制冷机驱动热源制取工艺冷却水,满足煤气净化回收系统冷却需要,冬季回收蒸氨废水余热并辅以蒸汽为热源生产取暖水,实现了蒸氨废水余热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工序能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变压吸附净化合成氨原料气中CO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勤  马正飞  姚虎卿 《化肥工业》2001,28(2):14-16,51
采用载铜吸附剂进行了变压吸附净化合成氨原料气中CO的工业侧线实验。在部分产品气体作为再生气和抽真空再生2种条件下,考察了合成氨原料气中CO的净化过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载铜吸附剂用于净化合成氨原料气中CO,可使产品中的CO的浓度小于1mg/m∧3。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分析了变压吸附净化过程应用于合成氨工业的可行性。变压吸附净化合成氨原料气中CO能量消耗仅为铜洗法的2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边书田 《煤化工》2007,35(6):26-29
结合实地考察和生产实践,提出合成氨、尿素18·30项目废水综合治理方案,包括:造气废水的处理,气体净化、压缩系统废水的处理,尿素冷凝液的处理,锅炉排污水、脱盐水站废水的处理及污水处理站的设立,建议在旧厂改造或新建合成氨、尿素项目中采用这些措施,以保证合成氨生产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4.
布朗合成氨工艺是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低能耗合成氨工艺,深冷净化是其中的核心,也是其独特之处。它利用原料气自身过量的氮,对原料气进行洗涤,除去几乎全部的甲烷、60%的氩气及过量的氮气,以使出口气体氢氮比达到3∶1。深冷净化的作用主要是把新鲜气的制备和氨的合成这两个系统完全分开,显著地提高了整套装置的操作弹性,使工艺操作更为灵活、方便、稳定。本工艺现已在大型合成氨装置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未来可以将其应用于中小型合成氨厂,以降低生产合成氨的能耗。  相似文献   

15.
剩余氨水蒸氨工艺及设备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介绍了水蒸气直接蒸氨工艺、导热油加热间接蒸氨工艺、管式炉加热间接蒸氨工艺以及水蒸气加热间接蒸氨工艺的工艺流程和特点。国内大多采用水蒸气直接蒸氨工艺,该工艺成熟、简单安全;导热油加热间接蒸氨工艺、管式炉加热间接蒸氨工艺相对较为复杂,但降低了蒸氨废水排放量,在节能减排、增加效益方面有优势。并对蒸氨过程中采用的塔盘形式和性能及塔设备的材质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为企业在选择蒸氨工艺及塔设备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技术改造,采用单塔脱酸脱氨加压汽提技术,塔顶排出酸性气体,侧线汽提出氨去精馏提纯,釜液进行萃取除酚.经过试验分析,优化萃取剂,使脱除酚氨效果显著提高,满足下游入水指标的要求,为国内外鲁奇炉煤气化废水处理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7.
在焦炉煤气净化及合成氨工艺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对合成氨煤气进行脱硫、脱碳和甲烷转化.新工艺流程短,能耗低,合成氨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8.
陈赟  王卓 《煤化工》2013,41(4):44-48
介绍了国内煤气化污水酚氨回收的3种化工处理流程:(1)脱酸、再萃取脱酚、而后脱氨及溶剂回收工艺;(2)脱酸脱氨后、萃取脱酚及溶剂回收工艺;(3)酸化后萃取脱酚、再脱酸脱氨及溶剂回收工艺。并对这3种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对比,前两种工艺流程已有大量工业实例,第3种工艺仍停留在研发阶段。工艺过程换热网络优化与集成、新型萃取剂的开发是今后煤气化污水技术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无水氨技术的工艺流程、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状况;详细介绍了山东焦化集团无水氨装置国产化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工艺指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节能降耗的氨吸收制冷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春玉 《大氮肥》2008,31(4):262-263
粗煤气净化采用氨吸收制冷工艺为低温甲醇洗提供冷量,两级精馏,三级吸收。粗煤气的余热代替蒸汽为精馏系统提供热源。粗煤气热量转移给氨蒸发过程所需的热量,既节省氨蒸发加热用蒸汽量,又节省冷却介质。降低了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