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瑞仁 《门窗》2020,(6):101-102
为了对地铁盾构施工对上部管线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某地铁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利用先进的软件全面监测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化和应力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模拟,从研究结果中充分证明地铁盾构施工会对上部管线产生沉降和变形,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上部管线的安全性,必须对地铁盾构施工更加重视,避免地铁盾构施工对上部管线产生严重的影响,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李世忠 《山西建筑》2009,35(15):157-158
叙述了机械式接口球墨铸铁管的优点,结合地铁供水管线的特点,探讨了地铁工程中供水管线设计和施工时的注意点,通过机械式接口球墨铸铁管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的应用,证明该管材适用于地铁工程。  相似文献   

3.
对地铁车站机电安装工程综合管线施工管理与技术做了指引性阐述,对综合管线施工安装布置原则作了介绍,在地铁车站施工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袁正辉  贺美德 《市政技术》2006,24(5):317-320
地铁隧道施工对近邻管线的影响已成为地铁工程中的重点问题之一。概述了目前地铁遂道施工对管线影响的因素。进一步论述了管线变形沉降机理及预测方法。结合有关管线安全性的评价标准,论述了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对地下管线的安全性进行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在地铁建设工程当中,管线的改迁问题是地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地铁建设中改迁设计的是否合理及施工是否正确,将直接决定地铁建设的效率和地铁建设的质量。因此,本文对地铁建设中管线迁改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善地铁建设中管线改迁施工的策略。本文以某市的地铁建设中管线迁改为实例,利用现代经济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地铁建设中的管线迁改工程过程进行了具体地分析,阐述了在地铁建设中管线迁改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利益矛盾。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迁改方案和模型,以达到提高地铁建设中管线施工的效率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地铁车站施工中,地下往往存在复杂的管线,严重影响地铁车站的施工,尤其是地下连续墙成槽及钢筋笼安装施工,同时重型器械容易破坏地下管线。本文基于深圳某地铁车站工程,通过钢平台的安装,实现重型器械作业区域内对地下管线的保护;地下连续墙成槽采用先开挖两侧后开挖中部的方法,钢筋笼采用拼幅结构,预留横穿槽段管线的空位,管线采用钢板盒安装,实现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对复杂管线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为了更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很多城市开始修建地铁。在地铁工程中,由于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做好线路的勘查工作,对原有的市政管线进行迁改和保护,更好的保证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市政管线的迁改与保护的影响因素和地铁前期施工中市政管线的迁改与保护实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杭州地铁火车东站站施工中,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既有管线只能改移至紧邻河边,鉴于改迁管线埋设于临河软弱土层,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容易引起管线产生较大变形,由此,该工程采用拉森钢板桩对迁改管线进行保护,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铁地下车站管线综合设计具有的独特性,结合宁波地铁某车站管线综合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阐述管线综合在地铁地下车站设计及施工中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一些经验性建议,以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地铁建设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工程是一项建设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社会效益倍受关注的工程。沈阳地铁工程穿过的地层主要为砂性地层,沿线地上穿越多个商业繁华区,地下管线密集,安全要求高,施工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地铁建设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沈阳地铁一号线工程,结合明挖法、盾构法、施工降水等主要施工工法和手段,分析了砂性地层中与地铁施工相关的支护结构变形、位移,流沙、管涌,因土体变形和沉降引起的地面、管线和相邻建筑物的沉降和破坏,以及与施工降水相关的土体固结和地下水环境的变化等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利民 《山西建筑》2011,37(27):100-101
以杭州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为例,介绍了地铁隧道消防管道施工方法,分别阐述了施工工序,各关键工序施工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对今后同类隧道消防管道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忠诚 《山西建筑》2014,(3):192-194
以北京地铁八号线出入段线区间暗挖隧道近距离下穿污水管道施工为例,介绍了具体的施工方案,从施工准备及隧道下穿施工两方面阐述了方案的实施方法,并对隧道下穿管道沉降数据进行了监测,指出各数据处于控制范围内,管线变形微小,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军军 《山西建筑》2012,38(2):96-97
结合地铁十号线二期前期工作经验,并依据规划和设计部门提供的管线综合设计图,制定出实际可行的管线改移初步方案,邀请管线产权单位及设计单位对管线改移方案不断优化,尽可能避免二次改移,以保证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管线探测是地铁建设前期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根据管线探测的有关理论,结合地铁建设项目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地铁建设项目管线探测的主要技术方法,指出了质量控制的  相似文献   

15.
陈彦冰 《城市建筑》2014,(15):204-204
本文根据黄贝站施工工法、围挡要求,分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管线改迁方案,包括管线迁移的走向路由、管线加固、管线悬吊等多种方案。在不影响周边用户使用的前提下,满足了地铁车站及区间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管线悬吊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伟  胡长明  梅源 《建筑技术》2011,42(6):534-536
某地铁车站工程管线悬吊施工中,根据工程特点制定了采用自制钢梁与军用梁悬吊管线两种技术方案。根据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自制钢梁不能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施工中选择了军用梁悬吊管线。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军用梁悬吊污水管线科学合理,技术得当。  相似文献   

17.
在已运营地铁车站超近距基坑开挖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地铁四线换乘枢纽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难点及相应的施工措施以降低对运营车站、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整个基坑开挖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地铁车站设计中合理地采用明暗结合方案,能够充分发挥明挖方案的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以及暗挖对地面交通和地下管线的干扰小,在埋深较大的岩石地区造价低的优点。以青岛地铁车站设计为例,探讨岩石地区明暗结合的车站设计特点,结合周围环境保护要求确定了明挖基坑的钢管桩+锚杆和喷锚不对称的支护形式,暗挖段以围岩条件为依据,分别采用了全长粘结型砂浆锚杆和中空注浆锚杆的支护形式,并通过数值模拟证实该方案均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为岩石地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FLAC3D有限元模拟软件,模拟在既有地铁荷载下进行北京直径线开挖。结合实测结果,研究了隧道周边管线的位移、应力及地表沉降。结合相关管线安全性评价标准,对地下管线的安全性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管线水平及倾斜变形均在标准控制范围内。利用地表沉降预测管线安全性时,发现地表沉降最大值、地表最大斜率、地表损失系数及地层移动坡角值均小于控制值。但管线的部分区域最大主拉应力集中于1.6~1.72 MPa范围内,略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1.43 MPa。为了保证管线的正常使用,需对管线周围土体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20.
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浅埋暗挖施工安全通过雨、污水管线工程的实例,对施工中采用的注浆加固地层和注浆止水方案通过地下管线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注浆加固地层和注浆止水方案满足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