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几天,耳边老响着一句老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当DEC第八次郑重辟谣“被收购一事子虚乌有”之后,DEC终于被Compaq收购了。现在又经常能听到Apple、Netscape站出来辟谣的声音,我是该相信“无风不起浪”还是“谎言说一千遍就成真理”呢?反正这次我要瞪大眼睛、支起耳朵。DEC的  相似文献   

2.
新秀场     
和娱乐圈一样,造谣和辟谣也是IT数码圈子里最常见的现象。之前有国外的网络媒体八卦说Intel的新Atom将会延迟出货,然后Intel的“官方发言人”就立马跳出来说没这回事;最近,又有许多媒体在报道备受关注的Acer的Android上网本会延迟推出的消息,随后,我们同样看到Acer“严肃地”进行辟谣:没这回事,今年第三季度Android上网本一定会出,没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blade 《大众硬件》2002,(10):46-46
最近的显示器市场可以说是够乱的,一会SONY站出来说他们从来没有生产过“特丽珑二代”显像管,一会PHILIPS在没有推出新品的情况下发表新闻发布会想趁乱捞一笔,然后就是一会这个辟谣一会那个辟谣的。不过我个人认为,只要是好的产品,不管它到底叫什么名字,消费者一样会去购买,所以“珑管事件”炒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息安全》2020,(2):16-17
当前疫情防控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保障“战疫”我们在行动,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持续粉碎谣言,为公众还原真相,科学防控,抗击疫情!  相似文献   

5.
微播客     
《数码精品世界》2011,(7):182-183
塑化剂之毒不及专家万一 实在不太想写食品安全的新闻,但又确实无法忽略不计,添加塑化剂的商家确实可恶,但一些跳出来辟谣的专家更加招人唾弃,什么“少量食用对身体无害”“塑化剂可代谢”如此避重就轻,歪曲事实,怪不得网友评价其是欠拍的“砖”家。  相似文献   

6.
竞技动态     
《软件与光盘》2009,(9):45-45
WC3L辟谣“我们没有死亡”;ESWC品牌以5万欧元的价格出售;E-STAR大赛Grubby,Fnatic登顶;《星际争霸2》传延期至2010年;《魔兽争霸》将被搬上银幕。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背景下,谣言借助网络、通信渠道快速扩散,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为了控制谣言扩散,从群体微观层面的信息协同视角研究辟谣信息扩散的过程及规律,借鉴SEIR模型,引入个体的异质性,采用异质元胞自动机构建辟谣信息扩散模型。研究表明:公共危机事件下辟谣信息交互策略对信息扩散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辟谣信息移出率与信息扩散效果负相关;初始辟谣信息传播者的分布类型决定最终辟谣信息扩散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网络中离线状态用户浏览信息存在延迟,辟谣信息可信度和辟谣者个体影响力存在差异的特点,本文基于传染病动力学的经典模型,建立基于时延机制和辟谣机制的新型谣言传播动力学模型.网络用户扩展为五大类,并引入辟谣函数表示其他类节点转化为辟谣节点的概率.利用微分动力学和再生矩阵谱半径方法,计算模型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实验证明平衡点的存在性以及稳定性.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实验,探究谣言的潜伏期、辟谣信息可信度和辟谣者个体影响力对网络谣言传播的影响,并与传统的谣言传播动力学模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降低传谣者密度,缩短谣言存在的时间,较好地控制谣言的传播.最后从个人行为角度、危机管理角度和技术角度给出有效控制谣言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码时代》2014,(4):1-1
我很喜欢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微博上的“微博辟谣”,比如“一个”,比如果壳网上的杂七杂八,再比如天涯上喷得昏天暗地的帖子。内容涉及方面极广,几乎没有我不看的。我不是为了打发时间才看它们,我就是喜欢。喜欢看那些关于自己懂个一点半点的东西的段子,不管对还是不对。  相似文献   

10.
何波 《互联网天地》2020,(10):50-54
一、引言有谣言就会有辟谣行为,但当网络谣言被证实是真实信息后,辟谣行为就变成了虚假辟谣。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这些行为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也是我国法律所规制的对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讨论网络谣言和虚假辟谣行为时不仅需要从正面去分析其行为模式和法律规制,更值得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构成要件,进行逆向思考,本文试图从网络谣言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网络谣言规制的必要性和责任边界,梳理当前我国对于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情况,并进一步分析虚假辟谣行为的性质和法律责任,以期对上述问题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朱楠 《电脑自做》2004,(4):9-11
当Opteron发布后,Intel的声音是“64位技术无用!”;当Athlon64发布后,Intel的声音仍是“64位无用!”不过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来自各种渠道的消息都隐隐约约的表明Intel会推出类似AMD64的产品,谣言与辟谣声回荡了几个月后,在新年的IDF上,Intel沉不住气了…  相似文献   

12.
最近老朱也玩起了微博这玩意,除了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大佬,老朱还发现了某微博的不实信息辟谣专区也挺好玩,什么“筷子变竹笋”、“肯德基用激素饲养怪胎鸡”都被揭穿是假信息。老朱这里也想起来一个不实信息,准备放在《Geek》上曝光曝光,这个假信息虽然有点久远了,但相信很多Geek应该还有印象。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一直是今年的热门话题。无论是近期纷纷扰扰的电商开银行传言,还是多家金融机构陆续的“触网”计划,都在为这个话题添柴泼油。一直以来,坊间盛传阿里巴巴和腾讯要进军传统银行业。尽管阿里巴巴和腾讯相关人士不断辟谣.但阿里巴巴和腾讯要进军银行业的猜测却越来越多。尤其是苏宁银行已经通过工商注册核准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业内人士惊呼:“互联网巨头的银行梦要实现了”。  相似文献   

14.
谣言猛于虎,花样几番新。最近有两则谣言搅动了公众神经。一是某男子将《阳江日报》政协会议开幕报道的标题篡改为“开放二妻政策”,并制成图片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另一个是某主流媒体通过微信公号及客户端发布“北京邮电大学等多所北京高校即将搬离北京,迁往北戴河”的消息,被许多其他媒体转发,最后被北京市教委辟谣。这两条谣言看似不同,却存在一个潜在的共同点——利  相似文献   

15.
近来有关Office软件的消息被媒体炒得特别火,其中最火的当数微软的office软件了。首先是一些媒体报道微软要提前两周发布Office System,没过几天,就有媒体出来帮微软辟谣:Office System还会按预期的日子正式发布。这简直有点“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感觉,让一向精于分析判断的老买也开始有点糊涂了。  相似文献   

16.
谣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真相,引导网民当好网络谣言的"把关人"理应从一种科学辟谣的系统、一种对网络舆情及时且有效预警应对的公共机制入手,形成即时预警、科学辟谣、网民参与这一"三位一体"的融合协作式网络谣言传播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社交网络中微博舆论的传播特点,考虑到不同心理倾向的网民对舆论观点和传播特征的不同,建立了基于网民心理的微博舆论传播模型,并通过网民的心理倾向将网民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个体,研究了有向社交网络中,不同群体下舆论观点的形成和传播特征,以及辟谣者发布的辟谣信息对网民观点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理性群体相比,群体中非理性个体的存在加速了信息的扩散与传播,并且在信息可信度较低的情况下,刺激群体产生大量与初始传播者意见相反的观点。研究还表明,网络事件的辟谣信息,发布时间越早,可信度越高,该信息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另外,当辟谣信息发布不及时或者可信度不高时,群体中非理性个体会加剧该信息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谣言传播模型未同时考虑个体兴趣度差异和辟谣机制的问题,提出基于个体兴趣度差异和辟谣机制的IWSR谣言传播模型。计算了模型的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Hurwitz判据和LaSalle不变性原理,得到部分谣言传播平衡点局部稳定和全局稳定的条件。通过数值仿真得出加强政府辟谣力度或提升个体判断能力等均能有效抑制谣言传播的结论,最后在WS小世界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上的仿真结果得出在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谣言传播影响因子的影响力度存在差异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新闻聚焦     
《微型计算机》2011,(21):38-39
最近手机行业备受关注的一件事,是百度可能正在进行的,手机操作系统计划。据称百度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系统命名为”秋实“。有意思的是.这一系统会基于谷歌的Android系统.将以类似创新工场点心系统的方式包装上市。对于这一消息.百度并没有证实.但也没有完全否认,只是在所谓的”辟谣”声明中说这是百度新的广告产品。不过此前媒体在采访百度CEO李彦宏时,李彦宏对“百度手机系统”的相关问题含糊其辞.多少也让这件事多了几分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2月15日,用友软件在北京发布了其2006年战略及业务发展策略。用友软件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京不仅对“裁员”传闻正式辟谣,更着力强调了在2006年调整内部架构,加快ERP普及并确立国内销售模式,加速国际化进程等一系列“新政”,对其早已确定的“2010年成为世界级软件企业”的目标进一步锁定。打造“矩阵式”内部架构王文京表示,为了更快响应客户需求,用友软件对本部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按ERP产品线组建U8、NC和HR三大业务本部,并组建小型管理软件、培训教育和在线应用服务三大事业部;成立统一的销售服务平台,统筹规划、管理公司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