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滨谊 《风景园林》2022,29(9):12-17
基于笔者40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回顾了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中的重要影响及其60年来引领风景园林美学走向科学理性的积极作用。以生命体的视角,提出应从时空、能量、信息三维度重新审视风景园林,进而依据人类2 000年来走过的风景园林景观-感知“五阶段”,重新认识、定义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的关键作用;重温景观感知领域研究的缘起、初心及早期的科学研究观与创新成就,借以分析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成因:重复性的应用研究有余而开创性的理论探索不足,分析、分解思维方法有余而综合、整合体系的思维方法缺失。论证了以“交叉、综合、体系”理念发展景观感知理论的必要性,提出了景观感应理论的基本思想,阐述了涵盖全景观感应五方面的5个“元素体”及其组成的“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ד主客合一”的哲学主张,由此构建起了一个全面、综合、一体的景观感应体系化框架,旨在推进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研究与应用走向体系化,让景观感应在风景园林学科及其美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引领理论研究与指导规划设计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和艺术是风景园林学科的3个重要平台,生态特征是风景园林空间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多样性是将生态特征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连接起来的重要桥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成为风景园林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在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中,风景园林师已经为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业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立足风景园林空间的尺度及其嵌套特点,结合风景园林空间具有的景观构成、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和景观感知的动态体系,从城市——区域、城市公园、城市花园、微小绿地与群落4个空间尺度,建立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的“C-3P”(构成——格局、过程与感知)体系和框架,旨在构建全面和系统的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认知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费凡  岳邦瑞  聂静 《中国园林》2023,39(9):120-125
近年来,“生态-审美冲突”的提出在景观感知领域引发了精彩讨论。如何调和景观生态特征与公众审美体验间的差异成为风景园林可持续管理面临的长期命题。旨在通过文献综述对近30年的相关研究开展专项梳理。首先,从已有科研成果中检选了94篇重点文献加以分析,认为相关领域已初具共识。在问题表征、理论建构、研究方法与实践应用等层面均有涉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链条。然后从“生态-审美冲突的内涵与表征”“基于景观感知理论模型的冲突协调途径”及“专家-公众协同的研究方法”3个角度梳理了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基于“规范-机理-实践”的底层分析框架以贯通领域内的研究闭环,并围绕框架提出了四方面启示,以期为该领域的理论拓展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风景园林法制是从学科属性出发,探讨与风景园林 实践行为和现象相关的法律制度目标、原理、机制、体系等 议题的一种学理界定,是中国法制建设实践与理论的“横切 片”。法律制度在引导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规制规划、设计、 建设行为方面具有基础性地位。提出风景园林法制的立法综合 性、环境部门法两大学理特征,解析中国风景园林法制进程及 存在的典型问题,从目标和制度层面提出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 风景园林法制方向,提出制度意识与制度分析在风景园林教学 中的重要性,从法理学、法哲学、法律体系、具体法律制度层 面提出风景园林法制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5.
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确立至今,学科处于深化发展阶段,在开展"校园生态实践教育论坛"的契机下,以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系校园生态实践相关课程组成与教育内容为例,对景观场地设计、校园"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工作营、风景园林设计studio课程:绿色屋顶与雨水花园实践、校园空间改造等课程进行描述与评价,揭示现阶段校园生态实践教学面临知识体系破碎化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价值取向三个层面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并以生态学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教学内容,以课程教学、综合实践、研讨和独立研究的教学形式开展校园生态实践教学,构建风景园林专业校园生态实践教学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李莎  杨鑫  匡纬  林岩   《中国园林》2023,39(7):103-108
以英国存量更新风景园林实践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结合问题导向的跨学科分析,对生态资源保护进行政策、规范、技术理论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各级政策到工程规范,生态资源保护目标一致,主体逻辑相似重叠,层级间的结合对接紧密;存量更新项目中生态资源的特征、变化、补偿、价值是英国规划考评中风景园林与生态层面的关键;按地方生态资源发展需求建立跨学科团队,上下层级及平行联动的合作模式确保了治理目标的务实落地;空间规划体系中生态资源管控链条成熟,是政策治理走向效能落地的核心。面向中国未来空间规划治理,创新提出“政策叠合下放-地方管控升级-技术对接规划-学科阶段联动”的借鉴思路,为促进生态资源保护治理的有效落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吴尤  章明 《风景园林》2024,(3):51-59
【目的】基于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的模式转型,以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学科定位调整,拓展面向建成环境再生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在建成环境再生中的引领作用。【方法】在理论上,结合场域理论(field theory)和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指出城市建成环境再生范式的三大转变,即“场域”关系的视角转变、城市更新的路径转变、设计主体的身份转变。在实践上,依托从上海“一江一河”到全国“大江大河”的滨水空间营造、街区综合环境提升,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与景观化的大量实践,深化建成环境再生的“六维空间再生体系”。【结果】强化理论与实践层面对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拓展的影响,包括空间营造的系统性知识、历史文脉的文化性知识、基础设施的复合性知识、场景节点的建构性知识、环境修复的生态性知识和公共空间的艺术性知识。【结论】倡导“大设计观”下多学科、多领域、多工种的设计跨界与融合,优化范式转变下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的拓展路径,推动风景园林共同体为建成环境再生创造新价值、新范式。  相似文献   

8.
周详  李哲 《新建筑》2024,(1):148-154
在风景园林由一级学科变更为专业学位的背景下,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社会学理论需求,以及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现实任务。借鉴景观人类学方法,综合“空间生产论”的外部景观视角与“场所建构论”的内部景观视角,对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的理论方法与实施途径展开研究。通过设置4个实践模块,即景观社会观察、社区场所营造、城市治理转型、乡村振兴研究,探寻一种能够在实践环节有效联结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的专业实践方式。提出:打破“空间生产”与“场所建构”之间的内外壁垒与上下隔阂,创造一种“多相律”景观平衡、共融发展的模式,不仅是风景园林专业社会实践方法探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中拓展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孙天智  陈欣  王晓俊 《中国园林》2022,(S2):116-121
近年来,科学技术对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支撑作用日渐增大,然而学界对科技的认知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自古饱含人文精神追求和艺术造诣的中国园林与“自然科学化”的现代风景园林学专业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结构性差异。许多从业者强调科技对景观的生态及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却忽略了其在思想层面引起的消极反应,而后者比前者更需要被人注意和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不同门类艺术的从业者与风景园林师对数字信息科技的思辨,揭示风景园林界存在有别于其他艺术的技艺关系“两极化”争论,且这一争论与生态景观营建课题关系密切。其次,基于学科发展形成的3种“视差”视角,立足本土学术语境,剖析争论形成的内在逻辑,以及争论对生态认知、景观实践、学科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何昉 《风景园林》2020,27(10):13-18
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背景,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和人类美学的视角,创新研究人与自然、自然与城的关系,提出纯自然、近自然、人工自然和社会自然的“四个自然”方法论,以此来梳理和总结深圳特区40年来风景园林发展和实践的理念及成就;并研究“四个自然”如何在城市综合系统中良性共存,探索践行城市自然保护和韧性构建的创新发展之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1.
沈洁 《风景园林》2017,24(9):91-98
通过对西方美学发展史的研究,系统地梳理了西方园林美学演进的历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西方规则式园林与美学‘形式’之滥觞","理想化的自然: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产生与发展","美与艺术的分野:反叛背景下‘抽象’的风景园林"以及"当代风景园林美学范式的转向:环境科学影响下的风景园林"。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人对于"自然"观念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24,40(7):6-14
围绕风景园林美感的研究对象、个体与群体、文化 与科学、误区与症结、研究战略、如何创新突破等问题,以 “景”为主线,揭示风景园林美感成因与机制的流变性,构建 景境回路设计原理。分别从哲学、人居环境学、风景园林学 三方面展开,构建景的“人-境互动”模型,剖析景作为风景 园林美感的源头、成因、机制作用,揭示景的“人-境互动” 流变机制。为此,分析论述了景与园、与意境的关系,提出 “经”的概念。进一步阐明了建筑学非生命美学与风景园林生 命美学的根本差别及因偏离了基于生命美学的风景园林美学分 析评价的基本方向性误导,主张以风景园林的过程动态感受主 导风景园林美感评价,指出流变性这一风景园林美感美学的内 在属性,提出以“景流”作为评价风景园林美感的准则和标 准,并为风景园林美感流变理论奠定基础。具体成果如下: 1)提出了“风景园林美感流变理论”雏形;2)发展中国传统 八景理论,提出了主观、客观、主客观结合的“3类八景” 24位元素及其8条风景园林美感规划设计的流变线索;3)基于 美感流变理论,构建了由回路、景境、景阻、景势、景流组成 的“景境回路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3.
:“时景”也称时间景观,是中国风景园林的重要组 成,是风景属性、时间属性与人文属性的结合,体现了“天- 地-人”的彼此联系。通过对历代重要诗词、哲学文献、园林 文献的分析,探讨背后的时间逻辑,得出时景观念源于“对时 育物”的传统,与观象授时、物候观测确定时间密不可分,时 景审美源于天体观测与崇拜中诞生的美学雏形,以及物候农业 劳作中产生的观生意审美。时景审美经历了“雏形-建构-繁 荣-世俗化”4个重要时期,并与山水诗画的产生和发展紧密 相关。时景发展历程的分期特征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既关联 又具有独特性,同时体现了待时而动、阶段发展、时境相依的 生态哲学思想,对时景营建、风景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23,39(1):6-13
围绕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阐述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生态文明“生态化”“集和化”“体系化”的三大趋势意义,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命题。以史为鉴,阐述中国风景园林始终以人类为本、以自然为根、以生态为脉、向着“集和化”迈进,主导了中国人居环境数千年的哲学、价值观和实践,成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主力和先锋。与古为新,概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风景园林学科的划时代发展:自主的现代性转变及开拓创新、自主的知识理论实践体系构建、举足轻重的国际影响,以及为新中国人居环境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等。前瞻超越,面对学科的未来使命,探讨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顺应三大趋势发展的未来,提出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安身立命的根本、学科知识组成特性、学科的核心体系,构建了感知行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5.
章明  吴尤 《中国园林》2023,39(5):21-26
当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既 有模式,造成了人地关系的异化。“游目与观想”以更积极的 方式,重新构建人与环境更丰富的联结,形成综合认知。通过 辨析“游观”的审美文化意涵,从艺术感知的角度,梳理“复 合意象”的生成机制:“具身性感知”“全局性认知”“延伸 性觉知”;与之对应,结合景观实践的具体语境,构建“感知认知-觉知”3个层级的认知体系:关注身体经验、拓展认知 维度、构建身心契合。从以人为本的视角,紧扣人地关系的议 题,为当代景观设计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引领的新型工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后工业景观公园”作为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主要载体,因其标志性和典型性成为风景园林界实践的重要对象,研究其生态设计思潮的演变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后工业景观公园近60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公园建设背景、指导理论、生态设计手法,将生态设计思潮划分为1960—1985年探索期的环境修复模式、1986—2005年融合期的郊野景观模式、2006—2019年发展期的自然景观模式以及2020年以来兴盛期的生物友好模式4个阶段。生态设计思潮经历了从消除场地污染的环境修复到兼顾科学修复与艺术表达,从利用自生长植被群落、保护生物栖息地到设计适应生物多样性的友好环境,从被动到主动、从以人为中心的安全防控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审美转变。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与文化”1996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登·关于模拟景观的建筑美问题@喻学才...  相似文献   

18.
提出“能量美学”这一全新的理念,该理念的核心 在于通过能量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创造美好空间,同时促进环境 保护和社会进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背景与 缘起、概念与解析、价值与意义、路径与实践、趋势与影响、 结论与展望6个方面,阐释“能量美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理 念,在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战略 意义,并通过应用实例,得出“能量美学”不仅在理论上具有 创新性,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展现出极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提升能量使用的效率和审美价值,创造更加绿色和谐的生 活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构建更加和谐、绿色 的未来提供新路径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杨锐  侯姝彧  曹越 《中国园林》2021,37(7):6-12
山水是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核心,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自然观、人文观和实践观.中国古代山水营建智慧是基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核心思想,在"人与天调"的实践观下形成的实践理论体系.在其指导下的山水营建实践以人地关系的和谐为核心,主要体现为"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地"和"时"分别对应空间和时间的维度,"营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