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2.
针对 Viswanathan K为消除普通BOOST DC/DC变换器的非最小相位特性而提出的三态Boost DC/DC变换器,为进一步提高这种电路拓扑的性能,在建立了变换器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多变量、非线性特点,采用输入输出线性化将其转化为一个完全可控的线性系统,在此基础上应用现有成熟的线性控制策略进行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并且采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这种非线性控制策略可以确保输出电压在大范围内恒定可调,且即使存在大范围扰动(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均较大)的情况下,系统也可以确保稳定性和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Viswanathan K为消除普通BOOS DC/DC变换器的非最小相位特性而提出的三态Boost DC/DC变换器.为进一步提高这种电路拓扑的性能,在建立了变换器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多变量、非线性特点,采用输入输出线性化将其转化为一个完全可控的线性系统,在此基础上应用现有成熟的线性控制策略进行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并且采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这种非线性控制策略可以确保输出电压在大范围内恒定可调,且即使存在大范围扰动(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均较大)的情况下,系统也可以确保稳定性和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Boost变换器在负载和输入电压扰动下稳定的输出电压,针对Boost变换器的混杂动态系统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首先根据混合动态系统理论建立变换器的混杂自动机模型,从而将控制算法的设计问题转换为混杂自动机切换条件的选取.然后通过对电感电流连续模式及电感电流断续模式工作过程的分析,采用电路理论法计算得到切换条件.最后采用MATLAB的Simulink和Stateflow工具箱对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算法可以实现Boost变换器全范围的稳定运行,同时对负载和输入电压扰动都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算法对并联谐振全桥Boost变换器进行动态建模研究。利用系统辨识理论,将并联谐振全桥Boost变换器视作一个黑匣子,根据最小二乘参数估计方法,利用PSpice仿真输出的阶跃响应数据得到开关变换器的动态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结果,验证了此方法应用于并联谐振全桥Boost变换器建模的可行性。且所述方法对脉冲频率调制型变换器的动态建模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软开关发展中多关注主开关管的软化、而忽略对辅助开关管的软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交换式带有源缓冲电路的全软开关Boost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论述了其实现降低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实现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均为软开关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电路拓扑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运用多尺度熵分析开关变换器工作特性的方法.首先给出电感电流不连续模式Boost开关变换器的迭代映射函数;其次通过符号动力学理论得到开关变换器的离散时间序列,并运用熵理论对开关变换器的符号序列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电感电流不连续模式Boost开关变换器的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量转换理论,建立了电压控制升压式开关变换器Boost状态方程,运用Simulink搭建了Boost开关变换器电路模型,并通过调整电感、电容和频率参数,获得了Boost开关变换器输出特性及其典型工作状态对应的参数取值.本文研究结果丰富了开关变换器非线性运行机理,可为开关变换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超稀疏矩阵变换器(USMC)电压传输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含Boost升压电路的USMC新型拓扑结构.首先,在USMC的直流环节增加Boost电路,提高直流环节的输出电压,使得逆变级能够输出更高电压,从而拓宽电压传输比范围.然后,结合SVPWM调制策略,推导出新型USMC拓扑结构的电压传输比以及输出功率因数范围,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克服非最小相位特性对控制器设计的影响.方法 将DC/DC升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控制问题转化为对电感电流的控制,并采用了串级结构的电压和电流控制器.控制器的外环采用PI控制算法,以电容电压为被控量;内环则采用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算法,以电感电流为被控量.结果 DC/DC升压变换器的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方案是可行的.结论 该种结构的控制器不但可使被控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而且对负载电阻、电容、输入电压等参数变化有着很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输入电压Boost型DC-DC转换器的启动电路.该电路先通过开环工作使DC-DC芯片启动,再采用从输出端取电方式来提供电源让芯片正常工作,它的最小启动电压可达1.5V,电源引脚工作电流极小.此电路已在UMC 0.6μm BCD工艺线上投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芯片可以在大于或等于1.5V的输入电压下进行启动并正常工作,电源引脚静态电流仅为18μA,在1.5V转7V的应用条件下,电感峰值电流达2A.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变换器的效率,利用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详细分析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装置中常用的几种Boost变换器的损耗来源,并对这几种变换器的损耗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软开关技术的Boost变换器的损耗明显减少。与采用实验方法分析电路性能相比,计算机仿真分析具有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度高、可消除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能够得出与实验分析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连续工作状态(CCM)的Boost变换器的升压比小于5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高升压比Boost变换器,详细分析了它的工作过程,推导了等效电抗、升压比等参数,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B oost变换器的输入电压波纹干扰问题,设计了基于b ack-stepping方法的平滑模反步控制器,不但保证了系统的良好鲁棒性,而且削弱了普通滑模控制的抖动现象,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同步整流Boost变换器空载、轻载的工作效率,针对同步整流Boost变换器空载、轻载时存在的功率回流问题,分析该状态下电路的工作波形与工作特性. 根据电路工作特性,提出能够准确识别功率回流状态并关断同步整流开关管的功率回流抑制策略. 为了保证策略的精度与效率的优化,引入递推最小二乘法(RLS)和核密度估计(KDE),减少了电感误差和采样误差对策略精度的影响. 搭建1 kV·A航空静止变流器仿真和实验平台进行验证. 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对功率回流的识别精度高,能够显著抑制回流功率,提高了电路空载和轻载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电网不平衡条件下PWM整流器正负序分量新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的电网不平衡条件下电压型PWM整流器(VSR)控制系统正、负序分量的计算方法,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正、负序分量的计算方法——延迟法,并把它应用到三相无中线的PWM整流器控制系统中.该计算方法利用了正序和负序的特性来计算正、负序分量,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缩短计算时间和有效降低VSR交流侧电流的不平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