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传统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宏伟,高度最高、体量最大、该类型年代最久远的建筑遗产,也是现存木结构中存在安全风险最大的一处,具有木结构的倾斜、位移、构件损坏、材料风化等问题。应县木塔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样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几十年关于保护与维修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探讨,提出了落架大修、木塔全支撑、上部抬升等方案,同时也对木塔的现状维修进行了探索,即在保持木塔现有建筑形态不动、原有结构受力体系不变、原有构件和材料基本不换的大前提下,针对木塔目前存在的有可能导致木塔安全受损的主要病害,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固、补强和修复。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古建筑处处闪耀着先人的智慧。中国的古建筑,特别主张天人合一,利用环境,而不是破坏这个环境。木结构的妙用中国的木结构体系,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能防震。如应县的木塔、辽代的木塔、独乐寺观音阁等都是古代重要的木结构。  相似文献   

3.
屹立世间近千年的应县木塔,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座保护完好的全木结构的佛塔。应县木塔建成于中国辽代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至今已有950多年。这座木塔位于山西省北部,为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全木结构塔式建筑,1961年成为首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宝贝文物居然是梁思成从一首民谣中“找到”的。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国家文物系统通过电视媒体,向全国公开征求维修山西应县佛光寺释迦塔(应县木塔)的方案,这无疑是件大好事,这座历经946年历史沧桑的世界现存最高、年代最老的木结构建筑将得到有效保护。应县木塔是我古建筑的珍品,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文化、科学和历史价值。正确而  相似文献   

5.
应县木塔普柏枋和梁栿节点残损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县木塔式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高67.31m,是世界上现存木结构古建筑中具有如此规模和历史的文物建筑孤例。 应县木塔本体是将1~2层的殿堂结构依次叠合而成,67.31m的高度使木塔自重大大增加,致使构架及构造节点压缩下沉,总值近860mm,其中普柏枋节点处的压缩总量达到281mm。应县木塔第1次大规模修缮距木塔建成仅137年,其原因即为普柏枋端头压碎和柱头劈裂。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消息报道,国家文物局向全国文物界和工程技术界专家征应县木塔的保护维修方案,一时应县本塔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山西应县木塔学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代,公元1056年,为八角形楼阁式木塔,全部由木材以榫卯形咬合搭建而成,总高度为67.3m,相当于20层楼房的高度,是当今世界最为古老高大的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应县木塔位于应县城内,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它是我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且年代最久的木结构佛塔。全塔逐层立柱,近60种斗拱相互交错,集我国古代建筑斗拱之大成,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8.
应县木塔维修加固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 ) ,是我国乃至世界仅存的高层木结构楼阁。历经沧桑之后 ,它以 94 5岁的高龄步入了新世纪。然而 ,被解体的命运 ,正步步向它逼近。解体 ,即古代建筑修缮术语的落架。应县木塔必须抓紧大修 ,各界并无异议。但如何大修 ,却很自然地分成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9.
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建筑,世界闻名。距今已九百多年。木塔上采用的材种为红杄、较红松更为坚硬、油脂大、耐腐性强。加之木塔地处高寒的雁北地区,气候干燥,易于木材的保存,又由于木塔结构合理,基础处理得当,得之保存至今,确实难能可贵。将木塔用材进行了自重估算。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木塔的结构组合、力学原理、抗震性能以及地基的处理提供资料。应县木塔自重按照分层分构件计算再合计计算的方法。同时还要核算塔内逐层都设置佛像以及瓦顶重量。计算以静荷载为主,活荷载不计算在内。在估算过程中,对木塔的各种构件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统计。  相似文献   

10.
筑龙 《重庆建筑》2009,8(7):51-52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1.
高层古建筑木结构--应县木塔现状结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位于山西省应县、建于公元 10 5 6年、高度为 65 86m的应县木塔 ,由于材料受化学、物理、生物等的侵蚀 ,结构受地震、大风、竖向载荷及人为损坏等 ,面临修缮与加固。对其结构的详细评价成为修缮加固的基础。(1)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木塔构件及整体变形 ,对残损严重的二层平坐层变形进行了详细讨论。 (2 )以变形、残损和构件承载能力为依据对各类构件进行了可靠性等级划分 ,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构件和整体的残损状态。 (3 )根据应县木塔 1 10模型拟动力试验结果 ,得到结构非线性恢复力曲线 ,利用能量等效原则分析了木塔弹塑性地震反应 ,划分并标定了木结构地震损坏等级和参数 ,评价了木塔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位于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塔。木塔上的众多牌匾因具有独特的本体特征,并与木塔形成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而被广泛关注。本文对释迦塔牌匾的本体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运用现代建筑的视觉分析方法,归纳古代工匠在木塔设计、悬挂牌匾时的尺度考量和传统工艺模式。为今后木塔牌匾的保护修缮工作以及其他古建筑牌匾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今年四月在山西朔州召开的“应县木塔抬升方案评审会”,经与会专家认真讨论,否定了采用抬升方法修缮木塔的方案。这对这座世界仅存的高层纯木结构建筑来说,实在是天大的幸事。“抬升方案”是在2002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召开的专家会上,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的。之后,由太原理工大  相似文献   

14.
根据应县木塔层间模型(比例为110)的拟动力试验结果,考虑材料性能劣化和残损状态,得到了木塔实体结构四线型非线性恢复力模型;根据能量等效,分析计算了在选择的地震波作用下相应层的最大位移及不同损坏状态下各层的耗能;提出古建筑木结构的双参数地震损坏准则,初步划分了震害等级及标定参数。通过对地震引起的残损指标的计算,指出在烈度8度的地震影响下,应县木塔二、三层有倒塌的可能;在烈度7度的地震影响下,这两层可能产生严重破坏。发现在地震作用下,木塔各层倾斜和残损部分耗能能力的降低是木塔损坏加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制定和实施各种规模的低碳建筑解决方案十分必要。多高层木结构建筑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满足城市密集人口对住房的需求,是城市开发的重要策略之一。高层木结构建筑并非全新的建筑形式。实际上,高层木结构建筑已经存在几个世纪了。位于山西省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左右,高67米,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高木结构建筑之一。从  相似文献   

16.
位于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塔。木塔上的众多牌匾因具有独特的本体特征,并与木塔形成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而被广泛关注。本文对释迦塔牌匾的本体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运用现代建筑的视觉分析方法,归纳古代工匠在木塔设计、悬挂牌匾时的尺度考量和传统工艺模式。为今后木塔牌匾的保护修缮工作以及其他古建筑牌匾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西应县木塔进行了比较,从平面、构架、斗拱、小木作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辽代重层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术要点,对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燊  李子剑  刘鲁 《华中建筑》2003,21(1):54-57
以应县木塔三维模型重建为例,分析了一种可动态修改的建筑三维建模方法。对于中国木结构古建筑而言,此方法不仅提高了模型制作的效率,而且提供了一种量化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9.
应县木塔是现存世界上年代最早高度最大的木结构古代高层建筑,且经受过历史上多次地震和战争等损毁,至今巍然屹立,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建筑奇迹。但是近几十年来塔身木结构变形严重,有塌毁的危险,而过去提出的修复保护设计方案又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实施。本文分析总结了应县木塔倾斜变形的原因,分析了过去提出的修复方案的利弊,提出了一个新的修复加固方案的设想——“斜向顶推法”。通过对比,总结了这种新方法的六个方面的优点,同时分析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预防和补救的措施。可供专家们进一步研讨论证,为以后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现代模拟分析技术进行传统木结构的保护研究, 具有快速、直观和重现的优势。本文针对传统木结构保护的重点研究内容, 分榫卯节点连接性能模拟、斗栱的构造与力学性能模拟、木构架建筑的建模与分析、应县木塔的建模与分析和木结构数字化与信息技术等五个专题, 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应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的主要成果, 探讨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