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目前供水管道探漏主要通过耳机进行人工听漏的缺陷,采用互相关分析法对输水管道进行探漏研究,试验表明泄漏量大小除了影响功率谱的幅度值外,对泄漏信号频率分布影响较小;对信号滤波处理时应根据所检测的管道类型设置合理的频带范围;在检测过程中,检测距离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宜过长;传感器安装应避开阀门或接口,直接安装于管道的正上方。  相似文献   

2.
水下衬砌基础破坏无损检测是目前水下检测工作的一个难题。为解决水下衬砌结构和基础破坏检测问题,利用Biot-Stoll理论深入分析了水声信号在水下破坏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同时结合声波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衬砌基础破坏的声学信号反射特征,给出了进行基础破坏检测的声学参数。实际水下衬砌基础结构破坏检测案例表明,基于水声信号的水下衬砌基础结构破坏检测技术可有效分析水下衬砌基础破坏类型及破坏范围。  相似文献   

3.
故障特征信号的分析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将故障特征信号经除噪或提取反映设备故障征兆的量的特征信号分析处理工作这是由检测到实现技术诊断的必要步骤,并介绍常规的信号分析处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利用dq变换提取信号特征,并结合神经网络来识别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类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测量的某一相电压由单相延迟构造三相,进行dq变换提取扰动的特征量,作为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输入,从而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类型进行识别。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电能质量扰动的实时监测与统计分析。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现有电压闪变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平方检测法和补偿迭代检测法提出了抵消基波分量法,借助LabVIEW平台建立了闪变检测系统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此平台上采用基于抵消基波分量法建立的闪变检测系统,低频段具有精度高和实时性好的特点,多频调幅信号时更具优越性,更加适合风电场电压闪变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现有电压闪变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平方检测法和补偿迭代检测法提出了抵消基波分量法,借助LabVIEW平台建立了闪变检测系统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此平台上采用基于抵消基波分量法建立的闪变检测系统,低频段具有精度高和实时性好的特点,多频调幅信号时更具优越性,更加适合风电场电压闪变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在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OLTC)振动信号故障检测方面的模态混叠问题,提出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有效解决了EMD模态混叠的缺点。在EEMD的基础上对振动信号进行HHT,提取信号的边际谱,实现对触头松动故障的检测。仿真与实际试验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分接开关振动信号的分析,可有效地提取故障特征量,有利于对触头故障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振动监测是公认的检测和诊断燃气轮机初期故障的有效工具。总结了基于振动的燃气轮机叶片故障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频谱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预判分析法以及基于模型的分析法。采取合适的方法提取动态信号,可以诊断出大多数类型的叶片故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混凝土单轴抗压试验,采用声发射和红外热像技术对混凝土受压破坏的过程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受压破坏的过程中,红外热像检测的温度变化曲线呈降升循环式波动,随着混凝土内部的裂缝产生、扩展及摩擦作用,红外热像检测温度出现较快的升降循环。同时,引起声发射信号的产生和快速增减,声发射信号和红外热像检测温度总体呈正相关性,而在混凝土破坏时,红外热像相对平均温度和声发射信号能量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降低(减弱)。通过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合,由内向外较好地展现了混凝土的破坏特征,同时也为混凝土受力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发展质量检测 服务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质量评价依据,质量检测往往量小面广,但责任重大,质量检测的依据在不断地变化,精良准确的器设备是质检工作的必备条件与手段,高素质的人才是检测质量的重林保证,质量检测包括:监测检测,监理检测,施工自检三个类型,不同类型的检测层次和责任是不同的,反映在检测工作量上也有很大区别,质量检测必须达到计算认证的标准,通过贯彻ISO9001质量体系的标准,可提高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卿晓霞  王诚  周健  余建平 《给水排水》2012,38(1):103-106
研究开发了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经济适用的小型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一台控制器和一台上位机通过RS-485串口连接组成,具备污水处理全流程自动控制、工艺流程显示、设备运行状态监视、故障报警、趋势图绘制、报表制作等功能。控制器CPU选用了技术成熟的AT89C52,并扩展了X5045芯片。控制器硬件采用模块化结构,按照一般小型污水处理厂规模设计开关量输入板2块,共64路;开关量输出板1块,共32路;开关量输入/输出板1块,各16路;模拟量输入8路、输出4路。各种输入/输出板可针对不同污水处理厂实际规模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台达DVP-EH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PWD输入脉宽检测指令和DCNT高速计数指令开发出PLC测频系统。PLC测频系统提供了3路测频通道,3路频率信号同时输入的情况下,采用不同处理方法输出正确的频率信号,再经过区间比较、计数延迟的方法判断出频率信号的状态,给出了综合判断后的机组频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和可视化技术开发了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系统。该系统由输入模块、分析模块和输出模块三部分组成,即:输入模块包括许多危险施工单元。分析模块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层次结构的基础上量化各项评价指标,采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矩阵法计算综合安全指数。输出模块将计算出的综合安全指数与判断标准值进行比较,完成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本系统实现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定量辨识,方便快捷,实用性强,可为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粘弹性人工边界地震动输入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时必须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效应,粘弹性人工边界方法由于其优越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外源地震作用下结构-地基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还需要确定相应于粘弹性边界的地震动输入,目前一般转化为人工边界节点上的等效节点力处理,为此需要求解自由场位移、速度和应力,比较繁琐。本文首先对目前实现粘弹性边界的常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其次,对相应于粘弹性边界的地震动输入公式进行了详细的推导,使得自由场应力的求解也转化为自由场速度的求解,简化了地震输入公式,并给出了地震动输入的简便实现方法。然后,基于ABAQUS软件,进行算例分析并和理论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各种粘弹性边界实现方式及本文地震动输入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最后,对大朝山重力坝典型挡水坝段进行地震响应分析,通过施加粘弹性边界并输入相应地震动,评价了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影响。与无质量地基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坝体地震响应明显降低,故在实际工程抗震分析时对其影响应予以适当考虑。  相似文献   

15.
宿迁市农村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之初就先天不足,经过多年运行,老化失修,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针对宿迁市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历史欠账过多、现期投入严重缺乏和基层水利建设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加大建设力度、规范管理机制、加强投入和加强基层网络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魏加华  王光谦  李慈君  邵景力 《水利学报》2003,34(11):0059-0063
针对GIS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缺乏专业模型支持的缺陷,研究开发了地下水地理信息系统(Groundwater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GIS)。利用Delphi、MapObjects和OpenGL技术,实现了地下水模型与GIS组件的完全集成。GGIS具有集数据管理、可视化、建模、绘制钻孔柱状和水位剖面图、生成有限元网格等功能。开发的系统在建模、模型输入输出等方面变得更方便。实践证明,将GIS与地下水模型完全集成,极大地提高了地下水建模效率。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水域调查录入系统将调查数据与电子地图相整合,对分类水域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并对输入数据进行合理性和完整性检查,得到调查范围内现有水域的详细数据,实现了水域调查数据输入、计算、统计和查询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各地下阶段水域保护规划编制和水域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对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功能和技术设计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李家祥 《中国水利》2011,(16):24-26
围绕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就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问题,初步分析了水利资金筹集和使用中的政策优势及可能存在的机制体制不适应性,提出以强化、改进水利预算执行与管理为抓手,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新的考核制度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work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 rainfall-runoff model for the Iguaçu River basin in southern Brazil. The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upport the operation planning of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s and is intended to predict the natural flow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rain forecasts. A recurrent fuzzy system model was employed with parameters estimated by a genetic algorithm using observed rainfall as input. The model performs well using observed rainfall as input; however, its performance using predicted rainfall as input decays with the forecasting horizon, illustrating the effect of 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errors. The prototype implementing the model has been used for dispatch planning by the Brazilian Electric System Operator.  相似文献   

20.
GIS是反映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资源或环境)的现状与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征的属性,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本文介绍了GIS在防汛减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